首页 > 古典言情 > 召龙 燕生羽玄

55. 较量

小说:

召龙

作者:

燕生羽玄

分类:

古典言情

四皇子迟迟未到,见时辰已晚,太子便宣布开了宴。

庆功宴上出现了好些新奇的玩意儿。

一尺长的大虾,两只大钳子拉开竟然有三尺长的大螃蟹,眼睛长一边的大扁鱼,竟然还有一条十尺长的大鱼,长得像条绸带般被切成一段段蒸了用巨大的盘子盛了,还有一条五六尺长的鱼,那鱼长的新奇,长上笔直一根粗粗的刺,跟那长枪一般,竟是生的便端了上来,那大厨就在现场拿刀薄薄地片成一片片的就着酱吃,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叫红薯的新鲜玩意,烤了来满屋又香又甜的。

腿长腰细的黑侍女们鱼贯而入,一人一位托着一瓶玻璃瓶儿装着的酒,那酒倒出竟是琥珀一般红亮亮的颜色,在阳光下端得是好看,那些黑侍女们将酒拿那高脚的水晶杯子盛了也不就递给众人,等了好一会儿才侍候着众人品尝,那酒入喉醇美,与梁国本地的高粱烧格外不同,在宴会上又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这一个接一个的新鲜体验,除开几个权贵豪门见过世面的还稳得住,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识,好生新鲜了一阵。

推酒把盏,品鲜尝新一番后,太子说了许多赞许此番出海的话,奖赏了周仪及出海的一干人等,又在宴会上展示了许多周仪带回的海外风物,其余的还好,最重要的是几样,一是几块乌漆漆的石头,一是没看过的一团雪白的花絮,一是普通人都认识的雪花花的盐。

陈相一直稳如泰山,看到那乌漆漆的石头,坐不住了,问太子拿了来仔细端详,边看边点头,问太子:“殿下,此物出于何处?”梁国少矿,成色这么好的铁矿石更是少有。陈相掌管着梁国制造,军需等一总事物,自是十分关注。

“便是此次周仪此番出海发现的子留国,此国独处海上,与周围各国相距颇远,本国物资贫乏,靠渔获为生,唯盛产铁矿,又无制造业,因矿山多,不能开垦种植经济之物,因而视被为废山,几匹丝绸,竟能换一座小山的原矿石!”

“好啊,好啊,梁国这几年制造技术颇有进益,却因缺少矿产,颇受几国辖制,若能从海外除此根瘤之忧,真乃大快之事。”陈相喜道。

“如此说,陈相也觉得海外建交通贸可行?”太子趁热打铁。

“值得商榷!”

“我这还有一项物事,苏织造,你看可有兴趣?”

“哦,殿下请讲。”

连奕命周仪取了给苏织造,苏织造拿在手上一看,是一团软绵绵,雪白白的物事,却长在杆子上,似是植物,却认不得,但用手轻轻捻去,倒捻出细细长长的线一样的物事,心下一动:“殿下,这莫非是织造之物?”

“苏织造果然慧眼如炬!”太子直直夸赞道,又转身对周仪说,“此一物的妙处,你来讲。”

“此一物,叫棉花,产于夏夷国,此国三面临海,却地域广大,特别是天气炎热,盛产此物,当地人以此为捻,家家纺线织布,轻暖牢固,便宜量大,平民日用之度皆能自足。”

梁国及周遭各国此时仍以丝、罗、锦、纱与麻布为日用,因丝、罗、锦、纱昂贵,只有官宦富贵之家方使用得起,平民多用麻布,那麻布粗糙不防寒,织制亦工序繁多费力费时,只也无别物可替。这棉花尚是第一次听到。

苏织造眼都亮了,如果可行,这可是梁国织造史上的大改变,且可产量大增,解决国民所需,亦必增强梁国国力。

“梁国多山地,不利种植,不如去那夏夷国当地设立织造局,在当地织成布匹运回,当地人工极其便宜,当抵得上部分出海所用。”周仪又接着说:“况内陆之地尚不知棉布之物,梁国所用足够之余,尚可售与周遭之国,奇货可居,只要我国控制住海上通路,控制住棉种,便是一项极大的收入。”

苏织造连连点头。

席间原本对周仪颇有非议的几人,此时也听入了神,跟着周仪的思路重新考量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