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三涧雪 桥奚

13. 十个疑问

小说:

三涧雪

作者:

桥奚

分类:

现代言情

明月昭昭映清霜,故人此意何处寄。

商隐之在屋顶找到了晏熙。

晏熙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她的瘦削而白皙的脸庞在夜色中看不分明,唯有一双眸子清澈而明亮。

商隐之缓缓靠近她那看起来单薄而落寞的背影,轻轻坐在她身旁,在她的头顶撑起一把伞,“怎么了?”

晏熙回过头来。商隐之这才发现晏熙的眸子是湿的,里面百转千回,似在诉说着千千万万。

商隐之有点不知所措,他下意识地轻轻抚上晏熙的眼,想把里面的怅惘全部抹去。

晏熙向后避了避,商隐之瞬间清醒过来,他收回自己刚才触碰过晏熙的手看了看,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一点病了,居然想要把一个男人揽入怀中,还是一个盗取了他身份的男人。

可是,他这么做,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和理由吧。

商隐之掏出一方粉色的罗帕,“你是在因为找不到它而难过吗?”

这方粉色的罗帕上面绣着一对栖息于连理枝上的比翼鸟。“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①赠予他这方罗帕的人,一定是位女子。

这方罗帕用料上等,做工精细,绣工斐然,上面的比翼鸟栩栩如生,可以想象制作它时那人有多用心。而晏熙又将此物一直随身携带,当真是……郎情妾意,红豆青丝。

晏熙从商隐之手中接过了罗帕,仔细地查看过后将它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

没由来的,商隐之羡慕起了那个素未蒙面的女子。

“它怎么在你这儿?”晏熙的语气似在诘问。

商隐之凝噎望天,“是你自己昨天晚上落在我房里的,我好心还给你。”顿了顿,他又看向晏熙的脸,打趣道,“看你这么仔细,送你这罗帕的人是谁啊?是你宜室宜家的姐姐,还是青梅竹马的妹妹?总不会,是李小姐送的吧?她不是送过你一顶帽子了吗?”

晏熙的声音听上去像是凋落了的花。她说,“是我已故的母亲。”

商隐之想把自己刚才说话的那张嘴缝起来。

晏熙继续说道,“我母亲留下的遗物不多,我和这方罗帕各算一件。”

先前那点莫名的情绪一散而尽,留下的只有懊恼。商隐之想起之前兄长每次批评他说他做事轻浮时,他都很不服气。他觉得自己明明一直谦逊有礼,进退有度,定然是兄长想骂他找不到理由所以随便胡诌了一个。

可是这一刻商隐之突然理解了兄长。他好想回到兄长责骂自己的那个时候,和兄长一起给当初的自己一巴掌。

一滴泪顺着晏熙的颊边流淌了下来。商隐之手忙脚乱地解释道,“抱歉啊晏公子,我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

“怪我怪我都怪我,我不是故意惹你伤心的,那些话,我,我确实是乱说的,对不起,我错了,你别难过啊。”

晏熙摇了摇头,她将颊边的那颗泪拭去,“无事,风雪太大,迷了眼睛。”

晏熙深吸一口,闭目停顿片刻,再睁眼,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现在云娘店中所有的人我们都问询完了,按照大理寺的规矩,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

商隐之想了想,“下一步,我们需要核查证词,判断哪些是真,哪些为假。”

晏熙点了点头,“好,我们回去吧。”

商隐之跟着晏熙起身,一不小心,商隐之脚下一滑,差点从屋顶掉下去。千钧一发之际,晏熙一把拉住了他。

商隐之爬回屋顶,“吓死我了,多谢晏大人出手相助。多亏晏公子你功夫好。”

屋内,喜松正在教福砚写字。

“不对,这一笔是这样写的,先这样,再这样。”

“胡说,你可别仗着比我多写几年字就蒙我,我看你家公子明明是这样写的。”

“是我家公子他写错了,真的,我没骗你。他从前就习惯这样写,被先生批评过很多次,但他就是不改。”

“可是这样写很好看啊。”

“再好看也是错的啊。”

“咳咳。”背后传来一声咳嗽,喜松和福砚转过身来,看见是商隐之和晏熙。

“公子,你可算回来了,我都好久没见到你了。”福砚扑进了晏熙的怀中。

“诶,公子,你这就回来了?”喜松眼里只有意外。

商隐之双手叉腰,“你看看人家福砚,再看看你什么态度?还有,我不在你就偷偷和福砚说我的坏话是吧?”

喜松脸上闪过几分慌乱,“啊,公子你怎么知道?你听见了?你听见的是哪一句啊?我可以解释的,你别生气。”

商隐之两眼一黑,掏出一包点心全部递给了福砚,“这是我专门给你们带回来的,想来反正喜松也不喜欢吃,就都给你了。”

喜松连忙在一旁喊道,“公子,我喜欢吃的,你是不是记错了?”

商隐之无视了喜松,“只许你自己一个人吃啊,不然下次就没有了。”

喜松上前帮商隐之揉肩捏胳膊,“公子,我错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你知道的,我最喜欢吃点心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公子,你就行行好吧。”

喜松哀嚎着跟着商隐之打转,看到一边的福砚毫不客气地独自开始吃起了点心,他一把抱住了商隐之的双腿,“公子,你要是不让我吃,你就哪儿也别去了。”

“知道错了?”商隐之低头问道。

喜松连忙点头,“知道了知道了,请公子放心,我再也不敢了。”

“可是我刚才已经把那包点心全部给了福砚,自然不可能再要回来,你若是真的想吃,就去求求福砚吧。”

于是喜松一脸可怜劲地看向福砚,还眨巴眨巴眼睛试图挤出两滴泪来。

“你脸抽筋了?”福砚看着喜松一脸扭曲地表情甚是疑惑。

“不是,我在难过,在祈祷,在哭泣。”

福砚嫌弃地摇了摇头,然后把剩下的半包点心递给了喜松,“给你留着呢,别再用这副表情看着我了,你就不能用些体面一点的表情吗?”

一旁的晏熙被喜松逗笑,商隐之看着晏熙,一同笑了起来。

商隐之整理出了这些日子所有的问询记录,“晏公子觉得,这些问询哪里有问题呢?”

晏熙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下:

一、秋琴提到的,对明武明礼不满之人究竟是谁?

二、李绍成、王嗣及李素织究竟为何在这个时候上山?

三、云娘店中众人为何如此口径一致,坚信是山魅作祟?

四、齐怀章是否真的只给李绍成下了药?

五、能不能确定杨远的心上人到底是谁?

六、杜仲奇怪的回答究竟有何用意?

七、突然冒出来的“一夕烟”是真是假?

八、山魅阿紫、校书郎案与明武明礼案是否有关联?

九、凶手到底是山魅还是人?

十、凶手还会不会有下一个目标,有的话,真的会是李绍成吗?

晏熙将手中的笔放下,“我暂时有这十个疑问。第一个疑问,秋琴在接受问询时曾说过,她听到有人似乎对明武明礼不满,却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

“她是刻意没有说出那个人的。”商隐之立刻指出。“云娘店就这么几个人,她看不见人也知道说话人房间所在的位置,再加上声音,很容易就知道那个人是谁了。”

“所以,”晏熙看向商隐之,“她这样半遮半掩,是因为害怕遭到那个人的报复?还是因为不敢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其实说这话的人并不一定是凶手,明武明礼在宴席上那般行径,想要一吐为快的不在少数,所以我觉得,她大多是因为不敢。”

晏熙赞同的点了点头,“第二个疑问,李绍成、王嗣、李素织都声称是为了看云岫山的冬日日出而上山,可是王嗣提前好几天便上了山,只是看一场日出需要这么久的准备时间吗?李绍成和李素织父女更是,那日明明天降大雪,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天气根本看不见日出,他二人却依然执意上山。”

“李绍成父女说与王嗣有约在先,不想违约。可据我这几日所看到的,王嗣在与李家父女的交往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他更多是在讨好这对父女。以李绍成的倨傲姿态来看,他并不像是会在乎王嗣的样子,更不可能为了王嗣冒雪上山,他来这里的背后必然有更为重要的原因。”

晏熙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记不记得,在那日的宴席上,李绍成本不愿退场,是李素织用‘明日还要看日出’为理由才将他劝离?”

商隐之眼睛一亮,“我记起来了,这‘日出’必定另有指代。可是,它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呢?”

晏熙没有告诉商隐之她得到的那一箱金子,但她猜测李绍成他们上山或与其有关。

晏熙摇了摇头,表示不知,“第三个疑问,云娘店中上下一词,都坚称是山魅作祟,苏云碧讲了一个十五年前的案子来佐证,张大虎更是讲出了一堆云岫山中的禁忌,可他们言行过于一致,反倒令人生疑。”

商隐之翻了翻问询记录,“不止,云娘店中这几位本该是对这里最熟悉的人,也应当是最能发现异常与不对的人,可是在问询的时候,他们所有人却都说什么都没有发现。”

“这样听起来,不是更像山魅在作祟了吗?”晏熙轻轻一笑,“以云娘待人处事的能力,我相信无论在哪里她都可以大有一番作为,可是她却偏偏选择将云娘店开在这孤山上偏安一隅,真的只是因为她喜欢这里的风景吗?”

晏熙指向下一个问题,“第四个疑问,当年之事,无论是谁恐怕都难以释怀。贪官污吏视人命为草芥,意气风发的少年被自己想要拯救的人们背弃,在最热血良善的年纪他见识到人性最虚伪、麻木、自私的一面,如今与那一切的源头再见,他当真只是选择给他下了点儿泻药?”

商隐之想了想,“或许真如他自己所言,他早已不在乎了。”

“既然都不在乎了,又何必再下药呢?”

讨论不出结果,晏熙继续提出下一个问题,“第五个疑问,你是否也觉得杨远的心上人,是那个人?”

商隐之转身看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