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梨花突然腹痛如绞,抱着肚子来回翻滚。
小川喊来守门的小吏,小吏一脚踢在梨花肩头,“装什么死?”
梨花坐起身想说话,却吐出满口白沫子。
小川大惊:“不好,她得了鼠瘟!”
难民营吃的饭比潲水还差,指不定多少老鼠先享用过,得鼠瘟不奇怪。
小吏嫌恶地捂住口鼻,探头确认梨花的情况,小川赶忙把人拉开,“官爷,这玩意儿传染,会死人的,得赶紧把人丢出去,不然要出大事。”
小吏犹豫,毕竟已经报上去,到时候人没了不好交代。
梨花看小吏一眼,朝着他的方向爬过去哭求,“我不想死,救救我。”
她一张嘴,嘴里的白沫子差点滴在鞋尖上,小吏立刻退到门外,死一个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整营出事他可不好交代,孰轻孰重他分得清。
就这样,梨花被人抬着丢出去,呻吟声弥漫整个乱葬岗。
直到乱葬岗再次恢复宁静,确定人已走远,梨花从草席子里钻出来,腹诽小川这家伙也不算白痴,想了这么个装病的法子。
她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弯腰把嘴里的墙灰吐干净,这时才看见脚边前前后后全是卷起的草席子,她心中隐隐升起不详的预感。
她解开离她最近的那一个,草席中是一具森然的白骨,几处大骨头都被折断,只能从骨架大小判断是个女人。她又解开几个草席,有的身上没一寸好皮,有的被放干了血,无一例外全是女人。
梨花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乱葬岗的,进城时天已经亮了。
沿街卖早餐的小商贩支起摊子,老板把馄饨下进开水,葱花猪油一烫,味儿一下就上来了,梨花闻着反胃,忍不住呕了一声,老板拧眉:“你什么意思,砸摊子来的?”
梨花讪讪道:“抱歉,请问老板,将军府怎么走?”她还记得逃出来的目的,找宣威将军赵世成求救。
赵世成是兴州卫的一名将军,主管青阳关各项事务,将青阳关治理得井井有条,从无盗匪乞儿,深得民心。
老板斜她一眼放下长勺,“往前再走两条街,左转过一条巷子,看见有一面大鼓的宅子就是将军府。”
“大鼓?”梨花嘀咕。
““对,大鼓。”宣威将军府外放了一面大鼓,百姓有何困难,都能敲鼓求助。“去那儿能吃好。”
————
梨花到将军府的时候,大门紧闭。一大早,门口已经站了许多人,整齐排成一队。
“你们都是来敲鼓求助的吗?”
“是呀。”
“别插队,往后头去。”
敲鼓还得排队,业务挺繁忙呀,梨花无奈挑挑眉站到队尾。
不一会儿,府门打开,几个小厮鱼贯而出,记录众人的情况,然后领进府,乞食的、要钱的、伸冤的……分别送到不同院子。
难怪青阳关人人称颂,这宣威将军简直是活菩萨。
等了不大一阵,梨花也被侍女带进院子。
院子里有一条石子路,路两旁的花圃中花朵盛放,一个穿粗麻短衫的矮胖男人正蹲在花圃里拔草。梨花一眼就认出那花是美人面,以前在家时老爹也养过,她学人家用花瓣做糕点,差点把自己毒死。
“将军,人带来了。”
侍女通报一声,梨花朝屋里张望,花匠突然站起身,头上汗津津的,满是土的手掌抹一把,立刻和成泥。
“带人进屋稍等,我这就来。”
梨花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花匠竟然就是赵世成,没有一点架子,乍一看和乡下老农别无二致。
在房中稍坐一会儿,赵世成换好衣服进来,“姑娘久等了。”
梨花起身,“民女不敢,将军养得美人面真特别,竟是红色。”美人面多是白色粉色,如此红艳欲滴的她也是第一次见。
赵世成笑道:“我平时就爱侍弄些花草。”他坐在椅子上,“不知姑娘找我何事?”
“将军是否知道城中有个难民营?”
梨花不知道难民营的事是否与赵世成有关,试探问了一句。
赵世成抿了一口茶道:“城中偶有食宿困难者,本将军也曾派人接济,姑娘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他语带关怀含笑看向梨花,不知怎的梨花打了个寒颤。
“我——”
梨花正要开口,管家从外头进来,附耳对赵世成说了什么,赵世成径直出去,管家轻声道:“将军有客至,姑娘稍等。”他带上门出去,转眼房间里只剩梨花一人。
两个侍女过来打扫庭院,见院中无人,偷懒立在一旁说闲话。说着说着,其中一人道:“这些人真烦,每天来要吃要喝,我还得装模作样伺候他们。”
另一人回道:“没这些讨饭的,谁出去传扬将军的好名声。”
“就该把他们也关进难民营。”
“谁说不是呢。”
“最近那里送来的人不够了,美人面没有以前红,将军发了好大脾气。”
“小心些,别去触霉头。”
说话声渐远,梨花指尖死死抠进掌心,血珠一颗颗沁出来。什么深得百姓爱戴的好将军,全是做戏,那些娇艳的美人面,竟然是用女子鲜血浇灌出来的。
难怪当时她装鼠瘟,小川偷偷提醒她:“不要相信青阳关任何一个当官的,有多远跑多远。”原来小川早就知道赵世成的真面目。
当她说出“难民营”三个字的时候,赵世成就绝对不会放她活着走出将军府。
梨花背靠窗户,闭上眼缓缓蹲下去。
————
会客厅里,正中一把紫檀圈椅,下面两溜儿各摆四把椅子,赵世成坐在下首第一把椅子上,正座的是礼部侍郎蔡嘉铭。
北方草原的漠风部落派使团来京,谁料在青岚山遭歹人截杀,使臣下落不明。消息传回宫里,皇帝震怒,派蔡嘉铭亲自来寻人,既要寻到人,又不能大张旗鼓弄得人尽皆知。蔡嘉铭犯了难,先来青阳关探探路。
“早听说宣威将军治理有方,本官一路过来,街巷人人称颂,的确名不虚传。”
比自己职位高的人的称赞,不是称赞,是出难题的先行词。赵世成深谙官场说话这一套,起身拱手,“下官惶恐,不知大人此次前来有何贵干?”
“你确实该惶恐!堂堂天子脚下,竟有歹人在青岚山官道行凶,你犯有办事不力之罪,知情不报又罪加一等。”
赵世成从圈椅滑跪到地上告罪,心中快速谋算蔡嘉铭突然发难的原因。
难道是青岚山的山匪?这些山匪确实是他故意放任,他们交足了保护费,他又向上多加打点,是以尽管有百姓告官,山匪的事还是被压下去。可这些山匪大多小打小闹,怎会引起上头的注意?无非是借题发挥。
想到这儿,他小心翼翼问道:“下官可有赎罪之法,还请大人明示。”
蔡嘉铭听出赵世成是个上道的人,不再和他兜圈子,将此行目的说出来。
“找到一个人。”
“什么人?”
“一个女人。”
赵世成眉头一皱,他已经猜到要找的人是谁,只觉大祸临头。
五年前,先帝在位时,宁国与漠风部落打仗连连败北,大厦将倾,先皇后杨盈与太子赴漠风为质子,换喘息之机,后来大将军谢谦力挽狂澜,击退漠风人守住江山。不久先帝病逝,留遗诏命年少的二皇子即位,二皇子养母为太后,太后垂帘听政,而谢谦通敌造反,事情败露死于狱中。
两国形势焦灼,先皇后与太子一直在漠风没被接回来,两年前传来太子病故的消息,宁国要求送还先皇后,漠风拒绝。今年草原大旱,为交换足够生存物资,漠风主动派使者求和,并且暗中送回扣留多年的先皇后。
赵世成没想到,这次山匪劫的是漠风使团的车队,失踪的人还是先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