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是大反派早死的“爹” 过耳不闻

96. 春闱

小说:

我是大反派早死的“爹”

作者:

过耳不闻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九十六章:春闱

在人手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北境第一次春闱正式开考。

当楚怀北拿到应试人员的名单时,摇了摇头,报名的人不多,世家子弟更少了。

这种情况,楚怀北心里早有准备,毕竟这大半年来,她对世家喊打喊杀的,世家不恨她才是怪事,不是所有人都是郑文晓。

这世道,知识还是掌握在世家手中的,百姓中能供孩子读书的,少之又少,商户因为科举的局限性,只要求孩子识字,能不能考中并不是十分在意。

科举的主力军还是世家弟子。

哼,以为这样就能压住她,让她对世家低头?做梦去吧!

楚怀北将自己的想法先写下来,等春闱结束后与诸位监考大人一起商讨。

-

楚怀北拿着试卷挨个看,说实在的,有些人用字晦涩难懂,一篇时政看的她云里雾里。

后续索性挑着看,只看考官圈起来夸的,这下基本都能看懂了。

她最看好的几张试卷,最后发现杜季平的两个徒弟占据了两位,还有一位是郑文晓的孙子,那孩子才十五岁,不得不说,状元家的孩子,是真的不差。

不过,既然答应他了,就要做到,十五岁的官员,也是稀有物种了,至于能不能干好,一点不担心,孩子不会还有老子,老子不会还有老老子······

忙完春闱,楚怀北将考官们聚在一起。

“各位大人,今日找你们过来,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商讨本王的一个想法。”

“王爷请说。”

最先接话的是箫老。

“大家也看到了,这次春闱参与人数不多,且能取用的人更少,本王想过两个月再办一次科考。”

楚怀北见大家皱眉不语,继续说道。

“这次科考,不考四书五经,考商经和手艺。商经中需要至少有一半经算题,手艺涵盖更广,瓦匠、木匠、铁匠、雕刻、造纸、就是炼丹师也能参加,只要识字能读能写就行。”

说完,考官们不止眉头皱一起,脸皮也开始皱了。

“王爷,老夫对于商经还能理解,可以从中挑选出能担任税赋相关的官员,后面的匠人,勉强是补充工吏的人选,这雕刻造纸还有这炼丹师是做什么用?”

箫老自认不是刻板之人,但这个炼丹师着实有些触碰底线了。

这还没当皇帝呢,就想长生不老了?没听说过楚家还有这爱好。

楚怀见其他人都点头附和,心道这帮搞文学的老头子居然没她想象中那么死板,她还以为一开始就要否决呢。

“嗯,诸位大人,如今的书册都是由书局的雕刻匠人先在石板上雕刻好一整篇文章,然后拓印的是吧?”

“正是如此。”

接话的是袁大人,他娘子的陪嫁铺子里有一间书局。

“这种整篇雕刻对师傅的手艺要求极高,通篇不能错一个字,雕刻一本书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但是本王知道一种新的印刷方式,拿到一本新书,只要半天时间就能开印。”

“这不可能!”

袁大人从未听说过有这么厉害的手艺人。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等本王做出来后,你们就知道了。”

“做成这件事,本王需要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

“老夫明白了,加上造纸匠人,王爷是想将读书的成本降下来,让更多人能读的起书。那炼丹师何解?”

箫老听完楚怀北对雕刻师傅的解释再加上造纸,将她的心思猜的七七八八。

“对于这个,各位大人,你们见过或者听过本王的霹雳弹吗?”

楚怀北反问道。

“老夫听说过,会发生巨响,将人炸伤一大片。”

“老夫也略有耳闻。”

“下官见识过了。”

“那就好,这东西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炼丹师炼的。”

楚怀北平平无奇的语气在屋里掀起巨浪。

“什么!”

“怎么可能!”

“令人难以置信!”

······

不怪他们,毕竟如今的炼丹师名声狼藉。

“王爷,老夫主考商经还能勉强胜任,这后面的工匠,该让谁来考核?”

箫老已经接受楚怀北提出的想法,只要王爷不是找人炼仙丹就行。

箫老的话让屋子里的人陷入沉思,他们这帮四书五经读了大半辈子的人,好像不太适合当这次的考官。

这个问题,楚怀北已经考虑到了。

“各位大人,本王认为既然是考验手艺,那么就准备一个宽敞的地方,让所有人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比如瓦匠就砌一堵墙,木匠做一个模型,铁匠打制一件器具等。”

“时间到后,按照所做物品的完美度进行排名,甚至还能将场地圈起来,让附近百姓过来围观,参与评判,做到公平公正。”

“这样往后再举办这类型的科考,本王认为前来应考的人会越来越多。”

楚怀北说完,看着诸位大人,等着他们的看法。

“是个好办法,和文试不同,这事不存在抄袭的问题,王爷考虑周到,老夫佩服。”

“箫老谬赞。”

楚怀北面上不显,心中感慨,不枉费她在书房想的头发都揪掉几根。

“王爷您这次举办的科考,准备在全境选人才,还是先在北境选?”

一直坐着没说话的冯大爷开口询问。

“全境,只要愿意报名前来的,都可以,或许人数要远比春闱的人多,各个府州最好先比试筛选掉一部分。”

“是,王爷,那科考时间具体定在何时?”

袁大人接下话茬。

“这个还需问问各位大人,你们觉得何时适合?还有刚刚忙完春闱,各位大人都还没用好好休息,身体可还扛得住?”

楚怀北将决定权交给他们,免得定的时间紧了,让这帮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人累坏了。

这些人精,闻弦知雅意,王爷又想让他们快点干活,又不想惹他们不高兴,让他们自己选时间。

屋内诸位一阵小声商量后,由箫老拍板。

“王爷,老夫觉得七月中旬比较合适,不会耽误农忙,天气晴朗可以让大家在室外参加考试,百姓们也有时间过来观看。”

“可以,就听箫老的。”

楚怀北心中属意的时间也是七八月份,对他们的决定非常满意。

楚怀北正式下令七月中旬再开科考的消息,有人嘲笑,有人深思,有人跃跃欲试。

建邺自然也听到了风声,三皇子嗤笑一声,得罪了这么多世家,春闱必定是没寻到几个有用之人,这才重新来了这一出。

至于看似滑稽可笑的炼丹师,三皇子不认为镇北王选人用来炼仙丹,定是有奇用。

“你去找两个炼丹师送到北面,看看镇北王想要他们做什么?”

“是,奴这就去。”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