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刀张着嘴,半天合不拢,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不卖一粒米,只卖几张纸,就能让四大米行倾家荡产,还能把他们的粮食全抢过来?
这是什么神仙手段?
康承民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死死地盯着卢璘,眼睛里写满了震撼。
他终于明白,沈师信中所说的“泼天的好事”,到底是什么了。
“大宗交易市场?”康承民反复咀嚼这几个字。
这哪里是商贾的牟利之术,分明是一把不见血的刀!
一把可以操控市场,聚敛财富,甚至能影响一地安稳的国之利器!
卢璘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丝毫不觉意外。
把金融这个大杀器拿到这个时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夏朝的商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尤其是在江南这种富庶之地,资本的流动和汇集,已经初具规模。
前世宋朝,就已经出现了交子这种纸币的雏形,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也并非天方夜谭。
自己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进程,稍微加快一些。
“此事若成,四大米行破产,临安粮价回归平稳,百姓免于饥荒。”
“而我们,不仅能一文不花,尽得百万石粮食,更能借此机会,将这个大宗交易市场的规矩,彻底在江南立起来!”
“以后,不止是粮食,盐、铁、茶、丝绸,所有大宗货物,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
“朝廷只需坐收赋税,便可财源滚滚,国库充盈!”
卢璘站起身,走到康承民面前,一字一句地开口。
“师兄,这,才是我请你来的真正目的。”
“这桩生意,你我,连同漕帮,三家来做。”
“你以转运使的身份,为这个市场背书,确立官方地位。”
“漕帮负责货物的仓储与运输,保障交易的执行。而我来制定所有的规则。”
“事成之后,你可得青云之功,胡二当家,也能带领漕帮兄弟,走上一条正经的阳关大道。”
“一举两得。”
卢璘说完,整个房间里,只剩下康承民和胡一刀粗重的呼吸声。
一举两得。
青云之功,阳关
大道。
一句话对应自己和漕帮分毫不差。
可小师弟偏偏落下了自己
康承民不是傻子光是一句“由我来制定规则”就能想得到小师弟想要的东西。
不过康承民一点都不眼红这一份泼天富贵是小师弟该得的。
甚至若没有师弟自己连闻一闻这富贵气味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这里康承民的心里竟生出几分惭愧。
来时路上自己还以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师弟是想借自己的身份在这场粮价风波里赚些不义之财心中颇有微词。
现在看来人家哪里是想分一杯羹这分明是给自己送上了一份青云之功!
自己的格局比起这位师弟简直是云泥之别。
朝廷正为了北境战事钱粮短缺而焦头烂额自己若是能将此法推行于江南稳定物价充盈国库……
那将是何等巨大的功绩!
怪不得沈师在信中言之凿凿让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来临安府一趟。
想来沈师早已洞悉了师弟的全盘计划。
想到这里康承民重新仔细地打量着卢璘满是意外的开口:
“师弟你这个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学问好也就罢了怎么连这商贾之事也如此精通?”
说完康承民转头看向一旁还处在震撼中没回过神来的胡一刀竟主动开起了玩笑。
“胡二当家你瞧瞧我这个师弟原本以为他只是文道天资纵横没想到这算盘珠子拨弄起来怕是比我们这些俗人加起来还要响亮!”
胡一刀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亲近态度搞得一愣随即受宠若惊连忙躬身附和。
“是是!卢案首神人也!神人也!”
卢璘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心里暗自发笑。
自己这位康师兄也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先前还对自己这个胡一刀不咸不淡一听完漕帮在这“大宗交易市场”里起到的关键作用后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也难怪能在这鱼龙混杂的江南道坐稳转运使这个肥缺绝非等闲之辈。
胡一刀被康承民这么一打岔情绪也总算冷静了几分。
可冷静下来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又浮现在他心头。
“卢案首,康大人,就算我们把这粮引放出去,四大米行也确实慌了,可……可他们的资金链,怎么会说断就断?
“钱庄那群吸血鬼,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上门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