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一幕,李世民眉头紧锁,但并未出言阻止。
不过是一个侏儒般的倭奴,杀了也就杀了。
再说他了解魏叔玉,知道混小子行事看似乖张,实则每一步都自有深意。
混小子坦言倭奴活着污染大唐空气,足以见得他有多讨厌卑贱的倭奴。
然而他又对铁勒少年郎的处置,是怀柔、是教化。
更是树立一种“归化大唐,即为汉人”的典范,有利于大唐边疆稳定。
对倭奴的雷霆手段,则是毫不掩饰的蔑视与惩戒,意在震慑仍对天朝上国心存不轨的宵小。
一柔一刚之间,彰显出大唐的自信与威严。
“辅机,季辅,你们看到了吗?”李世民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玉儿行事,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深合朕意。
教化异族,当如对这铁勒少年,赐予希望、使其归心。
惩处冥顽,当如对这些倭奴,雷霆万钧、以儆效尤。
何为王道?
何为霸道?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玉儿此举,非但不是过错,反而有功于大唐!”
长孙无忌和高季辅连忙躬身称是,背后却惊出一身冷汗。
陛下是在明确表态,力挺魏叔玉。任何想从“招收异族”或“擅杀倭奴”的角度,**魏叔玉压根行不通。
狗东西真有几把刷子,竟然如此深得帝心。
与他们仨的想法不同,百姓们则显得要兴奋得多。
魏叔玉处置倭人遣唐使的雷霆手段,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剧烈反应。
短暂死寂之后,是更汹涌的喧嚣。
有拍手称快的:“杀得好!这些倭奴贼心不死,区区侏儒也想学大唐技艺。如今还敢主动叨扰魏驸马,死有余辜!”
有心生敬畏的:“魏驸马爷……好重的杀性!不过对付狼子野心的侏儒,就该如此!”
也有部分儒生打扮的人,面露不忍:“虽说其行可诛,然则如此当众行刑,未免有失仁恕之道…”
招生考核仍在继续。
有李挺的先例,原本因身份卑微而怯懦的少年,眼中也燃起希望之火。
考核项目除了力气,还有简单的数算、辨识图形、以及应对问题的机敏程度。
魏叔玉并非要招全才,而是要发掘不同特质的人才,因材施教。
就在此时。
一身材瘦小、面色蜡黄,但双眼格外清亮的少年走到场地中央。
他考的并非武力,而是算学。考官出的题目颇有些难度,涉及比例换算,不少孩子抓耳挠腮。
但瘦弱少年只是略一思索,便拿起炭笔在沙盘上飞快演算,片刻即得出准确答案。
引得百姓们纷纷叫好:
“胡浣娘生了个好儿子呐,他的算学是真厉害呀。”
“谁说不是呐,那陈默一天学都没有上,算学进如此厉害。”
“稳了稳了,陈默入长安学堂后,胡浣娘的压力要小不少。”
“说起来胡浣娘也是个造业之人,一家七口人的生计,全靠她给勋贵人家浣洗衣裳。”
...
高台上。
房玄龄轻“咦”一声。他是治国能臣,尤善经济庶务,一眼便看出少年在算学上颇有天赋。
“陛下,此子心思缜密,于数算一道,似有奇才。”
魏叔玉也注意到眼前的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家中以何为业?”
少年有些紧张,但还是清晰作答:
“回驸马爷,小子名叫陈默。家…家父早亡,母亲靠给人浆洗衣物为生。”
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卑不亢。
“哦?”魏叔玉点点头。
“看你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想必你母亲是个勤快人。你能有如此算学天赋,可是曾启蒙过?”
陈默摇摇头:“未曾正式进学。小子常去西市帮母亲结算工钱,看坊间账房先生算账。偷偷学了些,平日也在沙地上自行演算。”
“偷学就能至此?”魏征闻言,素来严峻的脸上露出一丝惊异。
“此子若得名师指点,将来或可成为户部干吏。”
魏叔玉心中更是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有天赋、有韧性,懂得在困境中寻找机会的苗子。
“陈默,你很好。长安学堂,需要你这样的学子。
进去后好生学习,莫要辜负你母亲的辛劳,也莫要辜负你这份天赋。”
陈默眼中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光彩,朝她重重磕个头:
“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