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修行三年后,四个哥哥跪求我原谅 池鱼不羡渊

第二百三十章 混乱(2)

小说:

修行三年后,四个哥哥跪求我原谅

作者:

池鱼不羡渊

分类:

古典言情


很快,刘贵妃便带着那份圣旨,在三皇子谢明翊及一众心腹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皇后的坤宁宫。

皇后早已听闻皇帝病重,前线危急的消息。

她多次想去看皇帝,没曾想却被刘贵妃的人把持住了,如今朝政被刘贵妃母子二人攥在手里,她竟然什么都做不了。

皇后正忧心如焚,见刘贵妃如此阵仗前来,心中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只是皇后毕竟当了许多年的皇后,强作镇定,端坐主位,“贵妃妹妹今日前来,所为何事?陛下龙体欠安,后宫当以安静为宜。”

刘贵妃假意行礼,脸上却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皇后娘娘说的是。正是因陛下龙体欠安,叛军又步步紧逼,臣妾才不得不来打扰娘娘清净,商议关乎国本的大事。”

皇后只是冷笑一声,“国本大事,哪里是我们这样的妇道人家该过问的?本宫和你要做的,便是服侍好皇上,教导好儿子。却不知道妹妹照顾着皇上不让我这个皇后进去瞧瞧,这是什么道理。”

“姐姐真是错怪妹妹了,若非皇上现在身子实在是不爽,不宜太多人前去看望,妹妹我又怎么会出此下策。”刘贵妃如今可谓是丝毫没把皇后放在眼里,只冷笑道,“姐姐是不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今时今日。”

皇后见着刘贵妃如此嚣张,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如今兵临城下,山河破碎,妹妹就算猖狂,又能狂到几时?朝廷还有哪个将才可以力挽狂澜?”

刘贵妃神情微愣,转而轻笑一声,“姐姐说的是,妹妹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她不等皇后开口,便直接拿出那份圣旨,朗声道,“此乃陛下昏迷前,口授于臣妾,由秉笔太监记录用印的旨意。命太子殿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即日前往前线督师,平定谢家叛乱,收复失地。请皇后娘娘过目,并请太子殿下接旨。”

“什么?”

皇后闻言终于坐不住了,霍然起身,脸色煞白,“让太子去前线?这绝不可能。陛下……陛下怎会下此乱命?太子乃一国储君,身系国本,岂可亲涉险地?朝中大将无数,何须太子亲征?”

刘贵妃知道皇后定然会大惊失色,已经早有准备,皮笑肉不笑地道,“皇后娘娘此言差矣!正是因太子是储君,国难当头,才更应挺身而出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如此方能彰显我皇家平定叛乱的决心,振奋军心士气。若储君都贪生怕死,缩于深宫,岂不让天下人笑话,让前线将士寒心?”

“刘氏,你休要巧言令色!”

皇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刘贵妃怒骂,“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前线战况何等凶险?郭威尚且不能胜,你让太子去?你这分明是借刀**,欲置太子于死地。”

“皇后娘娘!”刘贵妃如今把持着皇帝,根本没把皇后放在眼里,冷笑道,“您这是抗旨,是诅咒太子,更是污蔑臣妾对陛下对朝廷的忠心。陛下旨意在此,白纸黑字,玉玺为凭,您难道要违抗圣意吗?”

她逼近一步,目光咄咄逼人,“还是说,在皇后娘娘心中,太子的安危比陛下的旨意,比江山的稳固更重要?您是想让太子殿下担上不忠不孝,畏战避祸的罪名吗?”

刘贵妃说着,轻笑一声,瞧着皇后出声道,“哦……本宫忽然想起来,从前皇后和国公府联络颇多,不会是想里应外合,等援军一到便做出乱上作乱的大罪吧?”

“你……你血口喷人!”皇后被她的颠倒黑白气得几乎晕厥,踉跄一步,被身旁宫女扶住。

她知道这圣旨十有**是刘贵妃伪造或趁皇帝昏聩时骗取的,但她没有证据。玉玺是真的,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明显的问题。

“太子何在?难道太子殿下也要学妇人一般,躲在自己母后身后,不敢接旨吗?”

刘贵妃转而将矛头指向闻讯赶来的太子谢明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