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听到贾雨村这个名字,心下微动。突然想起来,当日他决定为女儿延请西席的时候,似乎有个人为他推荐了一位先生,就叫贾雨村!
后来为什么没成呢?似乎是夫人接到了京城大舅兄的来信后,劝说他另请高明?
当时贾敏并没有明说为什么淘汰掉贾雨村,原来那人竟是个白眼狼不成?
心里存着疑惑,可是想想这些年,再想想贾赦身上的神异之处,林如海不得不相信贾赦的判断。他十分庆幸当时听了夫人的话,没请贾雨村成为林黛玉的西席先生,否则被这样的人粘上,怕是不好脱身呐。
想到这里,林如海不自觉的补充道:“后来,海听人说,那位贾雨村先生,被友人推荐去了京城,给一位姓贾的小公子当了先生。”
说到这里,林如海一愣。姓贾?他夫人的娘家不就姓贾吗?
贾赦挑眉。
“那位小公子,是不是姓贾,名宝玉?”
林如海木然的点了点头。
【很好!没想到啊,这绕来绕去的,贾雨村不是和政老二搭上了关系了。不用问,贾雨村最后还是能够通过政老二,搭上王子腾,被起复!】
【啧,有点不高兴怎么办?那个白眼狼,明知道薛蟠和冯渊争抢的被拐女孩儿是他曾经的恩人甄士隐唯一的女儿,他却因为一张“护管符”,硬是把甄英莲做实成了香菱!】
涂锐拍拍贾赦的手,无声安抚。很好,贾雨村这个名字,他记下了。等回到京城,他一定要和皇兄好好说一说这位都干了些什么好事儿。
哼哼,凡是让他家恩侯不高兴的人,他也不会让他高兴!
*
白太医做到了他对贾赦的承诺。在贾敏生命的最后这几天,吃了白太医的药,她的气色看起来果然和没生病前一样,只是虚弱一些。
趁着这个机会,贾敏又交待了许多事,让林府在主母过世后,能够从容应对。
长安和黛玉两个孩子,也趁着这最后的时日,放下手里的一切活儿,再不理会其它,只专心呆在母亲的身边守着,等待母亲清醒时,好陪着她说说话儿,让她能走得安心些。
如此过了两个月,贾敏在睡梦中,魂归离恨天。
过了贾敏的百日热孝,送林长安上了返回林家祖籍姑苏的船。第二天,贾赦和涂锐就带着林黛玉,一同启程,返回京城。
一行人一路北上。为照顾年纪小的林黛玉,这趟赶路并不快,一边游玩,一边赶路。等到抵达京城时,已经是两个月后了。
*
这日弃舟登岸,换上带有王府徽记的马车,不多时,就到了荣国府。
自从正式接手荣国府后,贾赦已经从东大院换到了荣禧堂。随他回来的林黛玉,自然也是随他到了荣禧堂。
林之孝前来回禀。
“林姑娘的院子已经预备好了,就在以前姑奶奶住的‘青竹院’。现在时候还早,林姑娘先去看看,若是有哪里不合心意了,和小的家里那口子说一声,自会有人去做更改。”
早在决定随着大舅舅北上京城时,林黛玉已经大致了解了大舅舅家里的情况。包括大舅舅贾赦,和大舅夫忠顺亲王身边得用的一些人,黛玉都有所了解。
此时见到林之孝,便知道他是荣国府里总管内务的管家,很是得贾赦信任。
知道这人是贾赦的左膀右臂之一,林黛玉对他也很是客气。
“有劳了。”
林之孝连道不敢。
贾赦道:“你先去稍做休息,吃些点心,等王爷回来,再带你去二房,见见你外祖母和二舅舅一家。”
林黛玉自然是客随主便,并没有一点意见。
想了想,贾赦又道:“林之孝,我记得你有个女儿,大概可以上工做活了吧?”
如果他没记错,那个叫林红玉的孩子,办事利落,妥贴。是那话本里,难得有情有义,又结局不错的孩子。把她放到黛玉身边,再好不过了。
林之孝笑道:“正是呢,那孩子七岁了,正跟着她娘学规矩呢。小的想着,等过了年,就给她在府里找个活儿先做着。”
贾赦道:“也不用等过年后了,玉儿刚来京城。虽说妹夫给她备齐了服侍的人手,到底都是初来乍到的,人生地不熟的,正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在玉儿身边。哪怕干不了多少活儿,也能帮着跑个腿儿。你女儿正合适。明儿让你婆娘带去给玉儿看看。若是合玉儿眼缘,就留在玉儿身边吧。”
这等好事,林之孝自然是巴不得一声儿。忙跪下给贾赦和林黛玉磕了个头,这才喜滋滋的出去了。
黛玉见他行事有趣,倒确实颇合她眼缘,对那位能够被她大舅舅记住的,尚未见面的小丫头,充满了好奇。
*
“青竹院”,院如其名,一进院门,迎面就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微风拂过,沙沙作响。
地上还有冒出头来的竹笋,很是可爱。
黛玉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刚才听大舅舅说,这院子之前是她母亲贾敏的闺阁,对这个院子,更加喜爱了。
此时的院子,早已经被人打扫干净了。林之孝家的迎上前来,给黛玉行礼。
“姑娘可来了,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姑娘看看还有哪里不合心意的,尽管和奴婢说,奴婢让她们改了。”
同时伸出手,扶住黛玉,带着她走进院里。
黛玉道:“这样就很好了,不必改。”
黛玉在美人榻上坐下,看向跟在林之孝家的身后的女孩儿。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