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目光在空中相触。
或许真是血脉牵绊,一刹那间,大家都认出了对方。
最先有反应的,是林念霄。
看到姐姐,她先是一愣,然后欢呼一声就扑了过去,一把抱住姜凌的腰:“姐?姐姐!你是我姐对不对?
林念霄抱着姜凌不撒手,一边笑一边喊着姐姐,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这就是我的姐姐!
我也是有姐姐的人了!
此刻的林念霄幸福得想飞。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有个夭折了的姐姐叫林霄,生下来只活了三天就咽了气。
为了纪念那个可怜的小生命,爸妈给自己取名林念霄。
林念霄是独生女,有时候看着身边有兄弟姐妹的同学,真的很羡慕。
她最想要的,是一个姐姐。
一个可以包容她的缺点,和她一起玩耍、一起吐槽爸妈、一起逛街买衣服的姐姐。
有时候林念霄也会叹息:如果姐姐没有死,那该多好啊。
现在,这个梦想成真了。
天知道,当爸爸打电话回来,告诉奶奶林霄没有死,被人调包后送往福利院,现在已经长大成为警察,想要寻找亲人的时候,林念霄有多么欢喜。
她有一个姐姐!
还是一个和爸爸一样当警察的姐姐。
一想到从此以后有姐姐撑腰,林念霄恨不得立刻飞到姜凌身边来,好好体验一下有姐姐的快乐。
她超想知道自己的亲姐姐长什么样,是不是和她一样的瓜子脸、大杏眼,是不是和她一样的个子,是不是和她一样喜欢红、黄两色,是不是和她一样喜欢吃甜食。
林念霄知道姐姐这些年受了很多苦。
被遗弃时,光着身子裹在一床被子里。
独自在福利院长大。
六岁时曾被人贩子拐卖。
光是听着,心就疼得厉害。多可怜的姐姐啊,她一个人艰难地生活,却能那么坚强、那么优秀,16岁考上警校,20岁当上了警察,21岁破格升为三级警司,简直太厉害了!
林念霄感觉自己的崇拜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她必须第一个见到姐姐,告诉她,自己爱她!
爱得不得了。
真的见到姜凌,林念霄第一个就冲了过去,抱着姜凌的腰,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啊,姐,你比我长得高!
“姐,你看看我,我和你长得很像。
“我一直想要有个姐姐,现在我有了,太开心了!
“姐,你真的好漂亮,特别漂亮!比我还漂亮。
……
一双温热的手箍紧了自己的腰,姜凌身体有些僵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硬。
可是,她没有推开眼前这个眉眼与自己很像的女孩。
仔细打量着林念霄的脸庞,姜凌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杏眼、瓜子脸。不同于自己的冷静,她的眼里闪着勃勃生机,和梁九善一样率真、直接、可爱。
林念霄的身上有一股好闻的气息,淡淡的甜香味。
被这股甜香味围绕着,姜凌身体里那种抗拒与陌生人的意愿在减弱,身体接触带来的别扭感也轻了许多。
林念霄的话太多太密,姜凌一直没有机会插话。
考虑到有那么多人看着,姜凌抬起手,轻轻拍了拍林念霄的肩:“那个,你松一下,还有奶奶呢。”
林念霄这才意识到自己是陪奶奶过来的,她松开手,拉着姜凌的胳膊往前走,一直走到那个银发老人面前。
郑惠淑老人此刻的心情很复杂。
看着身形挺拔、目光沉静的姜凌,她满心骄傲。这是她的孙女,长大了,成为了一名警察。
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这份愧疚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二十一年。如果那天晚上她能多长个心眼,如果她能多看那孩子一眼,或许就不会让姜凌在外面漂泊那么久。
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姜凌,郑惠淑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她的眼神一直停留在姜凌身上,上下打量着,仿佛要把这些年的思念和牵挂都化作这一眼。
姜凌看懂了奶奶的眼神。
善良的人们,遇到问题总习惯自责、反省。
但其实在整个事件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走得近了,姜凌主动踏前一步,扶住奶奶的胳膊,温声道:“奶奶你好,我是姜凌。”
郑惠淑连连点头,泪水纷纷而落。
林念霄有些无奈地说:“奶奶,见到姐姐是好事,我们说好了不哭的。您的眼睛刚做过手术不久,可不能再掉眼泪了啊。”
手术?
姜凌看向林念霄。
林念霄解释道:“奶奶年轻的时候绣花太多,用眼过度,得了青光眼,去年年底做了手术,现在已经没问题了。”
姜凌点了点头:“奶奶,您进来坐吧。”
旁边媒体记者想要拍照,但都被魏长锋派人劝阻,最后协调之下,他们只拍了张林念霄与奶奶的背影。
送行的还有省厅随行的人,都是林卫东当年的好友。
姜凌一一见过他们,听到了无数赞美和评价,也知道了自己长得像父亲多一些。
“唉哟,小姜可真像你爹。”
“可不是?冷着脸的样子简直和卫东一模一样。”
“不错不错,卫东终于有了**人啊。”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
同时与这么多人打交道,姜凌有些头疼。
不过,好在有魏长锋等人分担了接待任务,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记者同志采访结束,心满意足地离开。
省厅来人没有留下吃饭,将郑惠淑、林念霄二人送到派出所,和姚所他们说了一会话就离开了。
看热闹的人群也散了。
终于,会客室里只剩下祖孙三人。
林念霄好奇地打量着派出所的陈设:“姐,你住哪里?我可不可以去看看?”
姜凌想了想:“就在派出所后院,我可以带你们转转。”
林念霄开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姐,我想看看你工作的地方。他们都说你很厉害,我超崇拜你的!”
带妹妹和奶奶参观过派出所的后院之后,姜凌将她们带到自己的宿舍。
派出所女性只有两个,另一名已经成家不住在派出所里,姜凌便独占了一间宿舍。
宿舍布置简单朴素,只有一张床、一个铁皮柜子装衣物、一张书桌、一把椅子。
不过,姜凌特地借了两把椅子过来,摆在书桌旁。
郑惠淑有些心疼地说:“孩子,你受苦了。”
姜凌摇摇头:“我觉得挺好的。”
林念霄扫了一眼房间,看着床上那套军绿色被褥说:“姐,你用的都是单位发的东西啊,好节俭,我觉得你特别像爸爸,除了工作,什么都不在乎。”
说完,她转过头喊:“奶奶,快把咱们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郑惠淑打开带来的行李袋,取出两套床上用品:“小凌啊,这是奶奶亲手绣的,送给你。”
不等姜凌反应,她又拿出两条裙子、两件上衣、一盒子首饰、两大盒糕点交给姜凌:“来得匆忙,没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这衣服是我挑的,首饰是家里传下来的,糕点是你妹挑的,希望你喜欢。”
长者赐,不可辞。
看着这么多衣物、食物,姜凌心里暖暖的。
以前在福利院的时候,孩子们总盼着有陌生面孔过来。因为只要有人过来,不管是收养家庭还是慰问单位,或多或少都会带些礼物,水果、糖、零食、衣服这些。
现在姜凌有了亲人,礼物收到手软。
幸福感爆棚。
姜凌也将梁七巧准备的红绳结手链送给了奶奶。
林念霄最积极,立马戴在手上左看右看,美滋滋地说:“我姐对我真好,做的手链好看得很。”
姜凌微笑不语。
这手链其实不是她亲手做的,不过就让妹妹误会吧,这样大家都开心。
三个人坐在一起聊了很多。
林念霄话最多,讲她的成长经历,讲她的大学生活,也顺便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吐槽了爸妈几句。
“姐,你不知道啊,妈妈看着温柔,其实非常严厉,我要是不好好学习,她脸一板,吓**。”
“爸爸平时忙,三天两头的出差,去年我刚参加完高考,他就申请去什么国际刑警组织,我妈身体不好,顺势提前退休,一起去了M国。我觉得,他俩就是嫌我烦,恨不得躲我远远的。”
“幸好我还有奶奶疼,对吧?”
郑惠淑瞪了她一眼:“你这小皮猴,一天到晚调皮捣蛋,你妈为你操心受累,好不容易能够休息一下,你还好意思说。”
林念霄像没骨头一样攀着姜凌的胳膊,头靠在她肩膀,撒着娇说:“姐,我以后跟你混,好不好?”
姜凌很认真地回答:“不行,你学的是工商管理,和我的工作没有关联。”
林念霄嘟着嘴:“你总要休息的嘛,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逛街、睡觉,好不好?”
姜凌依旧不为所动:“你还要上学,等放假再说吧。”
林念霄求助地看向奶奶:“奶奶,你让姐姐回京都吧,一家人就要在一起,是不是?”
郑惠淑看着大孙女,温柔地询问:“小凌,你爸妈的意思,是想把你调到京都去。一来家人团聚,二来你爸还能关照一下你,你觉得怎么样?”
姜凌早就想过这些,当下便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我的根在晏城,不想去京都。”
林念霄与郑惠淑有些受挫。
林念霄可怜巴巴地看着姜凌:“姐,你不想和我们在一起吗?”
郑惠淑也问:“好不容易找到了你,我们都想好好弥补一下这二十一年来对你的亏欠。你难道不想和奶奶、妹妹、爸爸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吗?”
姜凌解释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得很清楚。知道你们没有抛弃我,而且一直记挂着我,我已经心满意足。我在福利院长大,独立惯了,和太多人在一起会不适应。”
“孩子,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郑惠淑没有再强求,她年纪大了,早就活得通透无比。
她看得出来,姜凌和她爸一样,是个有主意的人。一旦做好决定,谁也改变不了。
林念霄听到姐姐提及福利院,满眼都是心疼:“姐,你吃苦了。莫怕,以后我罩着你!要是有谁欺负你,我帮你揍他!我和大院的孩子从小打到大,打架很厉害的。”
姜凌笑了。
自己的妹妹,果然很可爱。
接下来的两天,姜凌一直陪着奶奶和妹妹。
奶奶首先感谢的人,是江守信。
“江警官,谢谢你,你是我们家小凌的救命恩人,也是她的指路明灯。是你给了她家人的关爱,也是你给她立了个好榜样,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指引她当上警察,真的非常、非常感谢。
江守信并没有居功,笑着说:“是姜凌自己努力。现在她找到了自己的亲人,我也为她高兴。这孩子不容易啊,你们多疼疼她。
听江守信说起六岁姜凌受过的苦,林念宵摸着姜凌额角上的伤疤哭得成了个泪人。
呜呜呜……我的姐姐小时候好可怜,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她。等我将来毕业后开公司,把奶奶的绣品卖到国外去,赚多多的钱给我姐花。
郑惠淑也恨得牙痒痒。
可恶的人贩子!
好在我家孙女坚强,而且善良,她当上警察,抓了那么多人贩子,真优秀。
接下来,奶奶让姜凌带她去了福利院。
奶奶紧握着姜院长的手,老泪纵横:“感谢政府,感谢你们,如果不是有你们这些好人,我家小凌早就活不下去了。
姜院长笑着说:“姜凌很争气,她聪明好学、读书刻苦,这才能够考上警校,我只是尽职尽责罢了。
感谢了一圈帮助过姜凌的人之后,郑惠淑与林念宵彻底打消了把姜凌调回京都的想法。
姜凌说得没错,晏市是她的根,是这片土地成就了她,她现在想要扎根于此,回馈这片土地,这样的情怀让人赞叹、感动。
带着对姜凌的认可与喜爱,郑惠淑和林念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晏市。
送走她们之后,姜凌立刻回到案件组办公室,拿起电话找袁毅:“陈暮还在不在?我要见他。
袁毅二话不说便应了下来:“没问题,我这就派人把他从戒毒所带回来,你下午直接过来吧。
姜凌看向李振良、刘浩然、周伟:“愣着做什么?抓紧时间准备对陈暮的审讯,你做笔迹学鉴定,刘浩然和周伟准备题目。
李振良“啊?了一声,“陈暮不是会说话吗?干嘛还要用笔迹学鉴定?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陪完奶奶和妹妹,你就不休息一下?这么快就投入工作,我们都没准备好。天呐,我的搭档是工作狂,怎么办?
姜凌摇头:“他嘴太硬,什么也不说。他的表情控制能力太好,语言表达能力太强,不如舍弃传统审讯方式,直接上测试题。
虽说目前市局没有引进测谎仪,但有了笔迹鉴定,用测试题的方式或许能够问到些真东西。
姜凌可没忘记,前世陈暮反复**,他父亲亲自制毒,这才有了晏市**交易市场的形成。
现在必须把陈暮背后的团伙揪出来!
至于应玉华,应松茂只要放下亲情滤镜,依他的专业能力,应该能将她掰回来。
李振良他们三个已经闲了两、三天了,见姜凌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都兴奋地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站了起来:“是!”
小黑板推出来,纸笔拿出来,大家开始热烈讨论。
刘浩然问:“小姜,问题还是分三个部分吗?”
姜凌“嗯”了一声,“老规矩。”
刘浩然开始在小黑板上写字。
1、建立信任关系;
2、询问**史;
3、了解戒断不了**的心理学原因。
姜凌冲他比了个“OK”的手势:“挺好。”
一回生,二回熟,刘浩然和周伟他们现在拟起题目来比第一次轻松多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一个又一个题目被记录在纸上。
忙忙碌碌一上午,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吃过午饭之后,四个人出发前往市局。
在审讯室里,姜凌见到了陈暮。
强制戒毒之后,陈暮的脸色愈发苍白,一张脸瘦削似刀,但那双桃花眼依旧迷人。
他有些坐立不安,身体时不时抽搐一下。
这是正常的戒断反应。
讯问开始。
李振良让陈暮写下“是”和“不”这两个字,重复三遍。
陈暮有些莫名其妙,但却没有反抗,依言写下。
姜凌盯着他的双眼。
陈暮被姜凌看得有些发毛,抬眸对上她的视线,眼里带着股挑衅的意味。
姜凌慢条斯理地说:“接下来,我会问你一些问题,你只需要回答是或不,在纸上写下答案。请记住,我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只需要在纸上写下是或不,不需要多余的话。”
陈暮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审讯,原本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