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山野归鸿(种田) 巫山有段云

2. 第 2 章

小说:

山野归鸿(种田)

作者:

巫山有段云

分类:

古典言情

边鸿微微起身,但仍旧低着头:“军中拼杀不易,家中又有孩子要养,因此三年期满后请辞回乡,谁料家中大灾,只得带着孩子到这里投奔亲友。”

副尉点头,虎贲军凶名在外,升迁快,死的也快,像他这样的人虽然不敢去,但还是比较敬佩的,于是也不为难边鸿,核准了他要去的地方后,就放行了。

不久,军兵们就吆五喝六的带着抓来的壮丁走了,只留下些妇孺老幼,还有些像边鸿一样有路引的男人们。

边鸿修整片刻,打算带着孩子启程,他刚才已经和一个小兵打听到了南崎洼子的所在,说是在南边横斜岭下头,不过那小兵还再三嘱咐他别往南走过了头,过了头就是灭蒙山了,那里不能去。只是没等细说,小兵就跟着大部队走了。

边鸿手牵元定,背着官宝,打算和人群分开,往横斜岭而行。

却不料半路变故突生,身后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跑快跑,土匪来了!”,顿时难民们就一窝蜂的炸开了,四散奔逃。

他们碰上了一群土匪,趁着官兵离开的时间差,前来劫掠杀人。

大灾之年最易出匪患,这些个匪徒一个个杀人不眨眼,转瞬就从坡上冲了下来,连问也不问,抬刀就杀人,更有甚者抢了东西还不算,一刀抹了女人的脖子趴上去喝血。

边鸿顾不得其他人,抬手把早已迈不动步的元定抱在怀里,冲着前方稀疏的林子里跑去。

只是两个小孩儿太过显眼,他还是被盯上了,一个独眼的壮硕汉子舔着一口尖锐的黄牙垂涎着跟了上来。

在这个世界艰难求存的这些年,边鸿已经知道,这样的牙齿特征,多半是喜食人肉所致。

边鸿本就饿了几天,食不果腹,没有力量带着两个孩子极速跑太远,后背上年仅三岁的官宝吓的直哆嗦,七岁的元定也脸色青白,但犹豫了一会儿,元定还是咬牙下了狠心。

“熙哥,你先跑吧,带着我俩你也跑不脱的。”

边鸿低头看到元定惊惧的眼睛,而后不做声的咬牙跑到一面松软的枯叶坡上,扯过破棉袄卷住两个孩子,并匆忙嘱咐元定。

“照顾好你小弟,等不到我的话,就带着他先跑,一直往南走就能到表叔家的南崎洼子。”

说罢,将两个孩子以棉袄做缓冲,从枯叶软坡上推滚下去,元定和官宝连一声哥都来不及喊。

那土匪追到近前一见孩子滚到坡下不见人影,哪里还肯,挥着铜环大刀就扑了过来,边鸿灵敏的一个就地翻滚躲开,随即抽出大腿上绑的尖头木钎子,和人高马大的土匪缠斗到一块。

没一会儿两人都挂了彩,边鸿的力气渐渐不支,土匪趁着边鸿手抖的功夫大喝一声,挥起一刀猛把他手中横挡的木钎子砍断,下一刀就直奔边鸿的脖子去了。边鸿狠咬牙根,抬手抓起断木钎的尖头,直扎进土匪脚窝里,土匪吃痛的一松劲儿,就被边鸿巧力夺下铜环刀,发疯似的朝土匪胡乱砍去。

土匪连连求饶,边鸿眼神发直,不一会儿,土匪就没了声息。边鸿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血肉模糊的土匪,他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双手不受控制的调转刀刃朝向自己的脖子,面露痛苦挣扎的俯身朝刀尖而去。

就在刀尖离脖颈不到寸许的最后时刻,边鸿额头青筋暴起,剧烈喘息着逼迫自己放下手中朝向自己的尖刀。

他努力的告诉自己,不能死,他得活着。

“熙哥!”元定发抖的声音在枯叶坡下传来,官宝也忍不住大哭起来,两个孩子不但没跑,还艰难的要往坡上爬。

铜环大刀“当啷”一声倒在地上,边鸿浑身湿透,像是从水中刚来出来一般,汗水冲淡了满脸满手的血迹,他就着地上的干土擦了擦,狼狈的转身朝坡下找去。

“别怕,哥来了。”

边鸿找到两个哭到脚软的孩子,一起躲在坡下隐蔽的枯叶堆里,直到上头渐渐安静下来,危险过去,才抱着孩子,一路朝南去。

但官宝半夜发起了高烧,浑身滚烫。他出生时农妇就没了,从没喝上一口娘奶,稀里糊涂的长到三岁,又遇上饥荒,本就身体孱弱,今天又被土匪吓了一跳,就这样病了。

边鸿实在没办法,终于在第二天找到人烟后,典当了自己身上唯一值些钱的长命锁,去给官宝抓药看病。

年头不好活,小当铺就格外兴隆,伙计见了太多被逼倾家荡产的人,就连问询也变得麻木:“活当还是死当。”

活当半贯,死当二两。

边鸿愣神片刻,留恋的摸了摸长命锁上雕刻精致的飞鸟,“死当。”

灾年疫病横行,药石金贵,抓了药之后剩下的钱,也只够吃一顿饱饭了。

话音刚落,身后当铺的大门“砰”的一声打开,看到来人是谁后,当铺伙计即刻笑脸相迎,不过表情不太自然,仿佛还有些害怕:“诶呦,您来啦,稀客稀客。”

边鸿往后一看,就见一个体格极高大,扛着一大卷皮毛,走起路来也很矫健的男人到了柜前,他扶了扶斗笠,肩一抖,一卷皮毛就沉沉的卸在了柜台上,砸的柜台“嘭咚”一声。

而后男人开口简短说话,声音很沉厚:“二十张皮子。”

“好嘞,老价钱给您。”

这人压迫感太强,边鸿不是很舒服,于是他赶紧放下长命锁,拿了二两银子就离开了。

那人看了带着两个孩子的边鸿一眼,边鸿怀里的官宝烧红着脸,乖巧地趴在哥哥肩上,好奇的朝那人眨了眨眼,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人呢,这一天得多少煎饼能够吃啊。

边鸿不管其他,带着孩子直奔药铺。已经是家家户户锁门吹灯的时辰,药铺里的郎中也终于空出功夫。

他一看边鸿就知道是逃难过来的,衣衫褴褛,身体孱弱。老郎中感慨,带着两个孩子还能活到这里,也殊为不易,且人家虽然是逃荒过来的,但又不拖欠药钱,于是痛痛快快的给官宝看病开药,还格外体恤,让兄弟三人在这陈旧的小药铺里将就着歇上一晚,明日再做打算。

即便如此,对着难得的善意,边鸿依旧话少,他只抱着两个孩子,安静地窝在靠着炉火旁,那个药柜狭窄的空地里,尽可能蜷缩着。

炉上的药锅“扑啦啦”的沸着,满屋弥漫着苦涩浓郁的草药味儿,老郎中摇着扇子扇火,他看了看边鸿的状态,觉得他有些异常,又看着两个极其依赖他的小孩子,思索一会儿还是开口。

“小后生,不如也给你把把脉,错过了我这,附近少说百里以内,可没有第二个药铺子了。”

边鸿听到人的说话声,眯着的眼睛骤然睁开,里头毫无困意,只有戒备,可见他一直没有放松下来。

“不必,多谢了。”

老郎中摇摇头,叹了口气,也罢。

第二天清晨,边鸿就告别老郎中,结清了药钱,又把剩下的铜板换了几个粗粮窝窝头,带着两个孩子开始赶路。

官宝的烧虽然退了,但还是有些虚,边鸿就把他绑在袄子里一路背着,每每走到岔路,他都停下来,拿出一张简单的地图出来对照路线。

清早临行前他和老郎中问路,老郎中因为年轻的时候也翻山过河的挨个村子出诊行医,路线颇为熟悉,并直接给边鸿简单画了一张路线图。

只是他老了之后腿脚不好,多年不出外诊,只怕山间的小路有变化,就叮嘱边鸿,但凡迷路,要沿着横岭走,万万不要翻山而行。

沿岭而行早晚能遇到人家,翻山却是险地,灭蒙山凶名在外,几乎没有人能活着从山里走出来。

边鸿谨慎的辨别着岔路的方向,这一路上几乎死里逃生的奔波终于到了尾声,就更要小心。

不过天公不作美,天还没黑透,就闷雷阵阵,眼看就是一场滂沱的秋雨。

边鸿只得挟起元定一路小跑起来,因为老郎中的地图上,不远处正有一处破庙,它伫立多年,一直为行路人遮风避雨。

兄弟三人紧赶慢赶,还是被大雨浇了个透,破庙就在眼前,元定赶紧从边鸿的胳膊里跳下去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