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眀智

第274章 先下手为强

小说: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作者:

眀智

分类:

网游科幻


烈日高悬,玻璃幕墙上映出一抹金光。

柏油路热浪蒸腾,裹挟着汽车尾气扑向人行道。

蝉鸣在密匝匝的叶浪里起伏,四个男人站在树荫下,依依不舍。

吴晖言辞恳切:“王教授,小林,要不多留几天?”

王齐志摇摇头:“来了已经一周,西京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再者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要带林思成各处转转。”

吴晖默然。

好不容易捡了个宝贝疙瘩,以王齐志的性格,肯定要显摆显摆。光是他家里那一群亲戚,拜访下来都得一周。

咦,照这么一想,林思成并不是立马就要走。有什么问题,随时都能请他过来……

转着念头,吴晖半开玩笑:“小林,电话存好,千万别不接!”

林思成笑了笑:“吴司长,怎么可能!”

两人道别,又握了一下手。

马所长站在一边,神情落寞。

林思成只是在屏幕上列了个标题,然后讲座就结束了,压根没有给专家们提问的时间。

所以,马所长主动跟了下来。

但下楼时还一肚子的话,临了,却不知道从何问起?

默然好久,他怅然一叹,正打算做罢,林思成主动伸出手:

“马所长,我如果说对你有多仰慕,你肯定不信。但不管从哪里论,你都是前辈。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指正……”

指正?

人家的研究进展甩自己八条街,怎么指正?

转着念头,马青林伸手握住:“林老师……”

“别!”林思成忙笑了笑,“你叫我小林就好!”

“好,小林,我确实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

“你言重,请教谈不上,咱们相互探讨!”

“谢谢!”马所长点了一下头,“我想问,BTA基础溶剂,真就没搞头?”

林思成顿了一下,觉得还是直接点的好。

“马所长,我说话直,你别介意……先说一点:如果只说缓蚀率,BTA水溶剂比例达到100mg/L,就能使缓蚀率达到99.28%,但为什么都不用?因为这东西有毒。”

“会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慢性暴露或高剂量摄入,会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会挥发,又因其化学稳定性强,难以降解,对环境的影响极大……”

“不说对研究、保管人员的危害,就说展览:你总不能让游客一进展厅,就先戴面罩吧?所以各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先降低毒性,再说如何提高缓蚀效率。如果继续研究基础溶剂,只能以环保复配体系为重心……”

马青林点点头。

方向肯定是对的,包括文研院金属研究所、国博,乃至北大,之前都是以此为目标,无非就是侧重点和研究单体不同。

但那是之前,现在,这个赛道基本已被林思成给堵**:

BTA+无机盐,BTA+有机树脂,BTA+植物源/动物源,乃至有机树脂+石墨分子封护体系。

现在想来,张院长的那句话真没有说错:咱们和人家差的不是多远的问题,而是整整一个维度。

所以,老院长根本没犹豫,就此停了项目。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国家科技支撑重点专项,不能说停就停,你得有个说法。

可马青林着实不知道,应该怎么交待?

看他一脸踌躇,茫然无措,吴晖心里急的冒火。

老马啊老马,你搞研究的时候,为什么脑子就能转那么快。但一说到人情世故,你这脑子怎么就不转弯了?

林思成的研究成果出来那么久,他为什么没发表论文?

还有今天的讲座,瓷器工艺探源讲的好好的,他为什么最后突然放了个“铁质文物保护”的课件标题,甚至还留了资料?

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正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下,林思成笑了笑:“马所长,我有点另外的发现,不知你们遇到过没有:大型鉴定机构鉴定文物时,经常会用到紫外线荧光或紫外线成像仪检测,以确定文物的真伪,有无修复痕迹等……”

“但金属文物,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经过紫外线检测后,会变色?”

马青林点点头:“因为紫外线会促使金属锈层氧化……嗯?”

说到一半,他猛的一顿。

能负责西北大学的重点实验室,这么简单的原理,林思成怎么可能不懂?

马青林狐疑了一下:“然后呢?”

“然后,我们研究了一下,发现紫外线照射铁器,会使锈层中氧化活性最强的β-FeOOH(羟基氧化铁)转化为较为稳定的Fe3O4。如果照射铜器,则会激发锡元素形成SnO(二氧化锡)保护膜……”

马所长精神一振。

引起铁质文物腐蚀最大的元凶,就是β-FeOOH:铁质文物出土出水接触空气之后,FeCl2或碱式氯化亚铁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都是β-FeOOH。

这玩意本身不含Cl-,但会在表面吸附Cl-,晶体结构中更可以容纳Cl-,从而引起一连串的电化学腐蚀。如果把β-FeOOH转为Fe3O4,它还怎么容纳Cl-,还怎么腐蚀?

等于从根源上阻断了腐蚀链。

铜器更绝:所谓的SnO钝化膜,即博物馆里经常看到青铜器表面裹着的那一层银膜或黑膜。

俗称水银古,又称黑漆古,能使青铜器千年不朽……

马副院长越想越是振奋:“小林,缓蚀率最高能达到多少?”

“铁质91%,铜质93%!”

看他双眼发光,林思成连忙提醒,“但有一点:照一次不行,需要定期补充。更关键的是:紫外线会使文物材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化。如果深入研究,必须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乍一听,好简单:时不时的拿紫外灯照一下,就能解决铜、铁文物出土腐蚀的问题。而且效果还好:零外来物质引入,最小干预,无损且高效。

但首先,你要解决紫外线对金属的穿透影响。

转念间,林思成叹了一口气:“马所长,我感觉,很难!”

当然很难。

但话说回来:如果不难,还要研究机构做什么?

马院长在意的也并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接下来有没有方向……

他再次伸出手:“谢谢……小林,太感谢了……”

“您客气!”

感谢了好一阵,双方道别。王齐志招了招手,赵大开着大奔,停到了路口。

上了车,王齐志看了看后视镜,目露狐疑:“我怎么感觉,你刚才提的这个紫外线防锈的课题,应该不小?”

何止是不小?

前世,这个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2023YFF0906400)项目的子项目,全称:铁质文物β-FeOOH抑制领域光致钝化技术。

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承担,与中科院联合研究。

但不是一般的难,直到他穿回来的时候,都还没研究出个眉目。

看他不说话,王齐志顿然明白,自己猜对了。

顿然,他皱起眉头:“不是……林思成,这么大的课题,你就这么白送给别人?”

搞研究最难的什么?不是过程,也不是技术,而是方向、思路。

所以,绝大多数的科研机构,愁的不是有没有成果,而是有没有项目。说难听点,只要能竞标,只要能立项,就代表着巨量的研究经费和研究岗位。

至于能不能研究得下去,会不会有结果,那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林思成倒好,白送?

林思成却笑了笑:“老师你放心,不会的。”

光是一个BTA复配体系,耗费了马所长多少心血?却堂而皇之的被自己拿来就用,搞不好就此就能让马所长的研究生涯判**。

所以即便真的白送,林思成也不后悔。

更何况,马所长只是不擅于表达,而非真的不通人情世故,就算白给,他也不可能白要。

再者,别说修复中心,哪怕放眼整个西大,以现如今的体量和研究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这个课题。

如果非要研着头皮上,只能是源源不断的往无底洞里扔钱……

不知道林思成是从哪来的自信,但王齐志从来只会建议,却不会置喙。

他岔开话题:“哪天回西京?”

“下周吧,叶表姐说,西冷春拍后天开始,让我陪他去看一看。”

“尽是她的事!”

王齐志嘟囔了一句,突觉不对,“等等,你说什么拍卖?”

西冷春拍一般都会放在八月份,这个他知道。但之前一直在杭州,这次怎么到了京城?

“听说是想沾边奥运会的光,今年改在京城办专场!”

“哦哦……”

王齐志猛点了两下头。

过完年就到山西,不是忙着跑关系,就是跟着林思成找窑,竟然把奥运会给忘了?

“好,下周就下周!”

王齐志一脸惋惜,“可惜老爷子和我爸去了广州,大哥、二姐和老三都不在,不然还能趁机聚一下!”

林思成也挺可惜的:去年中心挂牌,老爷子专程写了幅字,他还想着这次来道个谢。

转着念头,他突然想了起来:“记得叶表姐说,他爸爸好像也在出差?”

不然呢?

而且是在陕西出差。

林思成甚至还不知道,姐夫去过学校,还和他见过面。

王齐志模棱两可:“对,在出差。”

……

空调开的很足,凉风一股一股的吹了过来。

到了电梯口,两座电梯都在往上走。马青林看了看表:“现在一点五十……吴司,下午的会是两点半对不对?”

吴晖点了一下头,又瞅了两眼。

马青林双眼盯着指示灯,恨不得电梯马上掉下来。

眉头微皱,表情略显焦燥,眼神中却又透着几丝兴奋。

吴晖叹了口气:“老马,再着急,工作一天也干不完,先静静心!”

略嫌说教,但马青林听进去了:确实有点着急。

但国家级课题说停就停,身为负责人,搁谁都得急。

他呼了口气:“小林刚说的这个课题,应该不好研究。”

肯定很难,不然的话林思成自个就干了。

就像BTA,够难吧?从前到后,林思成也不过用了一年。

但话说回来:就凭缓蚀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只凭无害、无损、无干预这三点,即便难的像上天,这也是一个可行性极高,具有完整研究方向,且价值并不比文研院金属所之前研究项目低的大课题。

给次一级的研究机构,从上到下至少够吃两三年。哪怕最后研究不出任何结果,负责人拿两个省级奖项,骨干研究员提一级职称,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