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四合院:早穿20年 柳絮居士

第366章 又是粮食问题

小说:

四合院:早穿20年

作者:

柳絮居士

分类:

悬疑推理


苏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认真汇报道:
“粮食方面,
得益于新开垦的土地,
以及新近抵达的劳动力,
产量正在稳步爬升,
基本能维持现有人口(含新移民)的消耗,
还能有部分支援内地的额度。
但是,
这个月能拿出来卖钱的商品粮,会大幅减少。
我们需要开源节流,熬过这个阵痛期。”
顿了顿,苏珊脸上重新绽放出光彩,说道:
“不过,党,有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的手扶拖拉机厂,
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了!”

作为一个工业党,党建国是深知工业建设的艰难,
听到这个消息,这次是真的惊喜交加了,说道:
“这么快?!
这才几个月?
生产线调试好了?”。

苏珊的语气充满感慨,由衷的赞叹道:
“党,多亏了你,
当初提出的钢结构厂房!
建设速度比传统方式快了一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从内地来的那些工人……
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他们吃苦耐劳,
学习能力超强,纪律性更是无与伦比!
为了早日投产,很多人吃住在车间,三班倒连轴转!
党,
你坚持接收他们,
引进人才,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没有他们,
不可能这么快就见到成品!
我带来一台到这里了。”
苏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内地工人的敬佩。

“太好了!
你是带过来一台吗?
走,带我去看看!”
党建国这次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楼下不远的花园外,
他看到了那台披着红绸的”手扶拖拉机。
嗯,苏珊也学会了披红挂彩了
机体还显得有些粗糙,
油漆也刷得不够均匀,
但它那敦实崭新的身躯和崭新的,
象征着南洋工业体系,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几个工人围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党建国抚摸着冰凉的钢铁机身,心中百感交集。
他详细询问了性能参数,最后问到了核心问题:
“发动机……
是我们自己产的吗?”

苏珊的笑容略微黯淡,说道:
“暂时……还不能。
关键的核心部件——
柴油发动机,目前还是从意大利菲亚特进口的CKD散件组装。
不过,铸造厂和机械加工车间的设备,
正在安装调试,我们的工程师团队也在全力攻关仿制。
相信很快,我们就能听到‘南洋心’的轰鸣声!”

党建国点点头,理解这其中的差距。
钢铁厂还在建设,
轧钢厂尚未完工,精密铸造和复杂机加工能力更是短板。
能这么快实现整车组装下线,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时间和积累。

喜悦过后,是更加尖锐的矛盾。
党建国看着庞大的船队规划图(17艘自由轮),
又想到瓷主任那沉甸甸的三百万人,
再盘算着南洋粮食产能的爬坡速度,
党建国的眉头再次紧锁,说到:
“苏珊,
以我们现在南洋的农业基础和运输周转能力,
一个月最多能接收、
安置并养活多少新增人口?”

苏珊显然也深思过这个问题,立刻回答:
“从农场开垦、
工厂用工的角度看,工
人和技术人员我们永远不嫌多!
大片肥沃的土地等待开发,
工厂的机器需要人手操作。
但是,粮食是硬约束!
考虑到新移民抵达后的口粮消耗、
开荒种粮的周期(新垦地第一年产量有限)、
以及必须维持的工业人口基本口粮,
我认为,新增人口速度,
最好控制在每月40万以内。
超过这个数字,
粮食供应会非常紧张,
甚至可能引发恐慌。”

40万!
这已是极限数字!
但相比于三百万的总需求,
还是要七八个月啊。
更让党建国无奈的是:
“我们的运力……
现在也跟不上啊。
17艘船全开,一个月两趟,
理论极限也就68万人(17艘,1万人,2趟)。
但这是理想状态,
实际运作中,船只维护、天气影响、港口周转效率都会打折扣。
而且,为了维持现金流和必要物资运输,
不可能所有船次都用来运人。
实际能用于移民的运力,
可能只有理论值的一半左右。”
运力的瓶颈,如同另一道沉重的枷锁。

党建国想起海上漫长的航程,
以及拥挤的船舱,好像是三角贸易啊……
赶紧补充道:
“另外,还得想办法在船上补充些鱼获。
光靠储备的干粮和淡水,
六七天天的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