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鬓影钗光皆敛了声息,连青瓷茶盏碰撞的轻响都歇了,显然是等着她给个说法。韦柔则声音轻柔道:“让诸位久等了。从前落下的腿疾总缠人,今日走得慢了些,倒扰了大家的兴头。”
“你说呢,五娘子?”段乐雅转向顾明玉,唇边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毕竟,将来韦娘子可是你的嫡母,你可要记得好生尽孝才是。”
“乐雅。”清平公主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自带一股威严,“佛门清净之地,岂容妄言是非。”
斋堂一时寂然,连香灰落在炉沿的轻响都清晰可闻。
段乐雅脸上的笑意一僵,忙转向清平公主,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唤了声:“姑母……”
清平公主却未看她,只抬手吩咐:“进斋。”
斋堂大门应声而开,小沙弥捧着素色食盒轻步而入。盒盖揭开,几碟精致的素斋香气四溢,为这略显凝滞的气氛带来一丝暖意。
顾明玉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落在面前的素斋上,指尖却微微收紧。方才那句像一颗石子,在她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她悄悄抬眼,正与韦柔则的目光不期而遇。那双眼眸清澈温和,没有丝毫逼迫,只有淡淡的善意。顾明玉心中一松,却又生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就在此时,斋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粉衣婢女匆匆进来禀报:“殿下,另有贵客到访,想与殿下同席。”
清平公主眉心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目光淡淡扫过婢女。能被称为贵客的又能在此时要求同席的,更是不简单。
斋堂的大门再次被推开,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逆着烛光而来。来人着一袭月白常服,腰间只系了一枚温润的羊脂玉,步履沉稳,不疾不徐。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眼清俊,气质温润。
“烟桥?”清平公主看清来人,竟是段君彦。
“请姑母安。”段君彦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声如清泉击石。“君彦受圣上旨意,来珞珈山请通明大师入宫做法事。听闻姑母在此设斋,便冒昧前来请安。”
清平公主目光在段君彦身上流转,难得带了丝笑意道:“既然如此,便一同用斋吧。”
段君彦落座时,目光不经意地从韦柔则身上掠过,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斋堂内的气氛再度变得微妙。清平公主端起茶盏,指尖轻捻杯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顾明玉抬眼望向段君彦,四目相接的刹那,她心头微不可察地一颤,随即垂下眼帘,将那一丝涟漪悄然压下。
“堂兄可真是碰巧。”段乐雅唇角含笑,声音甜得像沾了蜜,“听闻王府好事将近,乐雅在此恭喜了。”
话音一落,斋堂里的气氛像被人轻轻拨了一下,细不可察地起了波澜。
段君彦端起茶盏,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礼:“多谢永宁吉言。只是八字还没有一撇,怎好劳烦永宁挂心。”
段乐雅唇角笑意更深了,“堂兄,说起来正是刚好,这位韦娘子恰好是韦九娘子的姐姐,左右说起来以后都是一家人。”
韦柔则垂眸,像掩去那点被窥破心事的窘迫,声音依旧温温的:“郡主说笑了。我与九妹虽为姐妹,可九妹为嫡女,我只是庶女……”
话音微顿,她抬眸,恰好与段君彦的视线相撞。那一眼,眼波流转,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柔意与无奈。
真是……我见犹怜。
段君彦握着茶盏的指尖微不可察地一紧,盏中碧绿的茶汤荡起一圈涟漪。
他微微一笑,将茶盏放下,声音依旧温润如初:“嫡庶之分,不过是世俗之见,君彦以为才情和品性才是最重要的。”
韦柔则没再看段君彦,倒是一旁的顾明玉听闻此话又望向了段君彦。
这一句,像是在替韦柔则正名,又像是在替桌上其他几位二房娘子说话。
殿中几位娘子交换了个眼色,连清平公主也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韦柔则却没再看他,只垂眸拈了颗莲子,慢慢放进嘴里。
倒是一旁的顾明玉,听闻此话,忍不住又望向了段君彦。
他坐在光影交界处,眉目温润,笑意恰到好处,像一幅精心描绘的古画,让人挑不出半点瑕疵。
——————————————
用过斋宴,天色已暗。珞珈山礼佛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诚心之人需在正殿守夜一晚,以表敬意。
清平公主带着众人移步至正殿。殿内香烟袅袅,灯火摇曳,珞珈山住持通明大师已在蒲团上等候。
“诸位施主,守夜只需静心,不必多言。”大师合十,目光慈祥。
清平公主颔首,又命婢女为诸位娘子取了大氅,“夜里凉,莫要着了风寒。”
众人谢过,各自就座。殿外风声渐起,灯火摇曳中,一颗细小的火星从灯芯上跳起,又迅速归于平静。
夜色渐深,正殿里只余木鱼声与风声交织。
“韦娘子……本宫有几句话想与你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