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想了想还真是,若是卖汤面成本的确要大许多,不提需要耗费的柴,光是和面就得不少功夫。
而且码头这些扛包的大多不会舍得中午在外面吃一碗不便宜的热汤面,而那些有点身份的人也不会到混杂的码头解决午饭。
不然码头建成多年,大大小小的吃食摊子,罗氏就没见有撑过一年半载的。
要么嫌贵要么嫌太难吃,想做到又便宜又好吃,很难。
不过她说要卖金汤菜,罗氏想了想,成本只是一些蔬菜,哪怕第一日卖不出去也亏不了几个大子。
思及此,罗氏也不再说什么,只道:“你心里有成算就行。”
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先前询问不过是怕她一个处理不当耗光了家当再饿死在她家里。
总不能为了点租子,却让家里的房子里死了人,那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金汤菜只是姚椿的第一步,尽管原料便宜,可她并没有打算卖太贵,像码头这样的地方,只适合薄利多销才能尽可能快点卖完,保证金汤菜一直温热。
待攒了点本钱顺便打出名头后再图以后吧。
确定姚椿真的要摆摊做吃食,罗氏重新思索:“碗筷就不要在铺子里买了,集市上有家摆摊卖自家烧的土陶碗,样式是差了些,但比铺子里便宜不少。”
“样式无所谓,没有豁口就行。”反正姚椿是受够了自家那三个豁口碗。
罗家以前也就罗氏和她丈夫两个人,碗筷自然也就两副,姚椿仨人搬过来后用的还是从纪家带出来的那三个豁口碗。
豁口锋利,每回吃饭溜边都不能溜全。
罗氏压了压嘴角道:“自然不会。”
除了碗筷还需要一个装汤的木桶,这个罗氏建议她在村长女婿那里定。
姚椿懂,因此并未反对。
剩下的就是油盐酱醋什么的,姚椿一样买了点,共花费了两百文。
好在这些都是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平均下来一日本钱不过几文。
做金汤菜暂时用不上那些昂贵的调料,姚椿眼下就没买。
一旦确定了所需物品,买到手就很快了。
小摊上的碗筷果然便宜,铺子里四文钱三个的土陶碗,这里能买到五个,姚椿直接买了二十三个。
几乎包圆了整个摊子的货,摊主见她如此阔绰,在她拿起配套的筷子时不动声色试探:“妹子你买了我这么多碗,这些筷子就算五文,你全部拿走吧。”
原以为会很顺利,然而……姚椿拿起那捆筷子,脸上始终带着一股亲切和蔼的笑容,最后嘴里却幽幽吐出一句“您看我都买了您这么多东西,这一捆筷子一文钱意思意思卖给我得了。”
“一文钱哪成。”摊主一听直接少了四文立马急了。
“一文钱不少了,您摊子上的碗是不错,可筷子质地和做工就差了许多。”姚椿笑眯眯道,“不卖就不卖吧,这样式的回头我自己也能做,不过费些时而已。”
姚椿当即背起筐子要走。
那摊主见她真不要了,更急了:“唉唉!等等!两文钱你拿走行了吧?”
筷子是家里爱木匠活的小儿子随手划拉的,除了费点时,的确不值几个钱。
姚椿回头,依旧是那副看着和气实则半分不退的态度:“那再送我木勺呗。”
“行。”摊主当即捡了两个小木勺说,“我送你俩!”
“不是这个。”话罢,姚椿指了边上那个大的。
摊主顺着她的视线低头,内心不知道还说什么好,这个大木勺一文钱可买不来!
然而他并知道姚椿从始至终的目的都是他摊子上的这个大木勺。
“算了算了,卖你了。”摊主边将筷子和勺递过去一边道,“妹子你有这杀价的耐心,将来生意肯定差不了。”
目的达到,姚椿也笑得真心了:“借您吉言,您也是。”
全程看到尾的罗氏对她今后的吃食买卖莫名又多了两分信任。
一旁纪满月则是越看越佩服,嫂子也太厉害了吧!
她也要学!
一条集市才逛了一半,姚氏身后的筐便装满了。
平安只能放下来让她自己走,好在姚椿早有准备,从原先门帘下撕下了一条布,一头系在平安腰上,一头在自己腕上。
罗氏见她这个做法,眼底闪过新奇和意外:“这个法子不错。”
姚椿道:“以后有机会弄条牛筋的,不容易割破。”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最后才去村长女婿家定木桶。
姚椿定了两个,虽说码头扛货的大多不富裕,但她是在码头附近摆摊不是去船上。
除了码头工人外,附近也有其他铺子里的伙计,考虑到二者需求上的差异。
姚椿决定做两种金汤菜,一锅纯素,一锅有肉。
大雍虽繁华,但牛肉依旧难得。
后世的金汤肥牛,姚椿决定做个小改良,用五花肉薄片代替。
赵村长的女婿姓张,张木匠家祖祖辈辈都是木匠。
得知姚椿是山前村的,当即就拿了把小木勺出来当添头。
张木匠的媳妇,也就是赵村长的小女儿赵翠翠闻声走出来,和罗氏姚椿打过招呼后,看到乖巧懵懂的平安没忍住从家里库房拿了两个巴掌大小的木马送给她玩。
而张木匠一句话也没说,就笑眯眯地看着妻子。
姚椿心下了然,赵村长夫妻人好,找的亲家也是好人。
平安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过什么正经玩具,突然多了两个小木马,她渴望极了,只是还没忘看向姚椿。
在平安心里,娘没开口,就不能拿。
“拿着吧,记得谢谢你翠翠姑。”姚椿笑了笑。
“谢谢翠翠姑~”小平安握紧手里的小木马,冲赵翠翠露出几颗小米牙。
“不用谢~”赵翠翠夹着嗓子逗她,“多喊两声翠翠姑就成。”
平安不疑有他,老老实实又喊了两声,直接把在场所有人逗笑。
平安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大人们为什么总莫名其妙地笑。
不过疑惑归疑惑,手里的动作却没耽误,她将其中一个小木马分给纪满月:“小姑一个我一个。”
“谢谢平安。”别说平安了,纪满月都七岁了,也没玩过什么玩具。
因此对小侄女递过来的小木马,她内心小小挣扎了下就顺从本心接了过来,欢喜地把玩。
张木匠夫妻大方,姚椿也跟着爽快。
订了两只木桶并未像先前在摊子上买碗一样杀价。
虽说主要是看在赵村长的面子才来张家订木桶,但不得不说张木匠的手艺的确不错。
木桶表面打磨得光滑,用料也实在。
张木匠心里清楚像姚椿这样照顾自家生意的山前村人不少,因此大部分人来他都会给些添头或主动降点价。
有来有往,生意才能长久。
从张木匠家出来,东西都置办齐全了,最后才去肉铺。
她们赶得巧,到郭屠户的铺子跟前,五花肉就剩最后一斤半。
姚椿想了想决定都买。
天凉快下来,肉放得住,一锅金汤菜放半斤就足够,留下两天的量,剩下半斤留给自家人肚子里添点油水补补身体。
时下肉价稳定,上好的猪五花不过二十文一斤,普通肥肉在十五文左右,瘦肉十文,剩下的内脏下水更是便宜。
除了一斤半猪五花,姚椿还买了两斤肥肉,打算回去熬猪油。
见她买的多,郭屠户顺口问要不要猪下水,便宜点全拿去。
姚椿没要,她不爱吃猪下水,且这玩意搓洗费劲不说,要想做的好吃得下重料,综合下来所要耗费的本钱一点也不低。
郭屠户也没坚持,一般能买得起肉的人家的确看不上这猪下水。
在集市逛了大半日,中午就在铺子边上的小摊上点了几碗羊肉汤就着早上没吃完的韭菜玉米饼。
说是羊肉汤,几乎全是汤,一碗汤里能找到一片羊肉都是好的。
好在老板也明白,所以卖得便宜,三文钱便有一大碗。
姚椿点了三碗,她和罗氏一人一碗,平安和阿月合喝一碗。
每碗羊肉汤里老板还会另外烫些青菜放进去,有肉有菜,再加上韭菜玉米饼也算是不错的一餐。
美滋滋饱餐一顿后,恢复了体力,四人片刻不再耽误回村。
赚钱的买卖只能早不能晚,姚椿决定明日就开张。
不过她今日没去铁匠铺子订铁锅,罗氏的厨房里只有一个灶眼。
她已经和罗氏商定好,在屋子盖好之前先借用一下。
为此姚椿又将那充当房租的粮食还了回去,并道:“在我们搬出去之前,婶子您每日的饭食,我都包了。”
“您先别拒绝,听我说。”姚椿又道,“日后我去镇上卖金汤菜,平安年纪小总不能日日跟着去,若是留在家中少不得需要婶子您帮着看顾,只是包您每日饭食,已经算是我占便宜了。”
罗氏想了想便没跟她客气。
“对了。”姚椿想到什么继续,“我还得跟您买后院菜地的菜,哦还有您那两坛子酸豆角和酸萝卜。”
罗氏不以为然:“你摘便是,说什么买不买的。”
姚椿却摇头:“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婶子说个数吧。”
罗氏闻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