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密集的排练与蘑菇屋的温情休憩间悄然流逝。林琛已逐渐适应了央视一号厅的节奏,与灯光、镜头、大屏的配合愈发默契,对《黄河颂》的演绎也日臻化境。然而,春晚舞台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门槛——终审,始终如同一片悬于头顶的云,不知何时落下,也不知是甘霖还是雷霆。
这日午后,林琛刚结束与乐队老师的又一次细抠,正坐在排练厅角落休息,小口喝着保温杯里黄雷准备的胖大海雪梨水。王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一种极力压抑却仍透出激动的神色,快步走来。
“小琛,”她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通知下来了。后天上午,一号厅,终审。”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林琛握着保温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平稳。他抬眼,目光沉静:“具体什么流程?”
“台领导、总导演组、核心策划团队,还有几位特邀的专家评审,都会到场。”王姐语速加快,“算是直播前最后一次,也是最严格的一次整体审查。节目时长、内容、表现形式,都在审查范围内。李导让我转告你,按最后一次联排的完整版准备,但要做好应对各种提问和调整要求的准备。”
“我明白了。”林琛点头,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踏实感。该来的总会来,全力以赴便是。
回到蘑菇屋,他将消息告知家人。气氛瞬间变得郑重而充满鼓励。
“终于到这一步了!”何老师用力拍拍他的肩膀,“放松心态,你的节目质量绝对过硬!”
黄雷立刻起身:“我去看看还有什么好料,明天给你炖个十全大补汤!保证后天嗓子亮堂,精神头足!”
彭昱畅搞怪地做出一个“过关斩将”的动作:“琛哥!终审BOSS团出现!准备开大!”
妹妹轻声却坚定地说:“林琛哥,没问题的。”
家人的反应让林琛心中一暖,压力被浓厚的支持所包裹、化解。他笑了笑:“谢谢大家。我会准备好。”
晚饭后,他没有立刻投入练习,而是独自一人来到屋后的小溪边。夜色如水,溪流潺潺。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让心绪彻底沉静下来。
他唤出系统界面。积分充足,但他不打算依赖兑换。他更相信这段时间以来,通过无数次排练、磨合、思考所积累下的扎实功底和深刻理解。
【系统,调出《黄河颂》全曲的‘情感脉络图谱’和‘技术要点标注’。】
光屏展开,复杂而清晰的脉络图呈现眼前,每一个气口、每一个情绪转折、每一个灯光配合点、每一个镜头预判位,都已被他烂熟于心。这已不仅是演唱一首歌,而是驾驭一个精密而宏大的综合艺术工程。
他闭上眼,在脑海中完整地过了一遍表演。从第一个音符响起,到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浮现,甚至能模拟出台下评审可能关注的重点和提出的问题。这种“颅内排练”法,是他在高强度压力下练就的本领。
【叮!通过深度冥想完成‘全息模拟演练’,心理预演完成度100%,抗压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隐性提升,积分+300!】
回到房间,他并没有熬夜苦练,而是早早洗漱休息。保持最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比临时抱佛脚更重要。他用了妹妹给的温敷眼罩,在淡淡的草药香中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终审前一整天,林琛的生活节奏反而放缓了。上午,他只在凉亭进行了常规的开声和气息练习,没有过多消耗嗓子。下午,他帮着黄雷收拾了菜园,和何老师下了盘棋,陪彭彭打了会儿篮球,甚至和妹妹一起安静地看了会儿书。
这种“刻意为之”的放松,是为了让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让身体和声音都处于一种既兴奋又松弛的最佳待命状态。家人们也默契地配合着,不再过多谈论终审,只是用陪伴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傍晚,王姐发来了终审的最终流程和注意事项,事无巨细。林琛仔细阅读后,回复:“收到,已准备好。”
临睡前,他收到苏晚晴的信息,很简单,是一张星空图,配文:“明日,天清气朗,诸事顺遂。[星星]”
林琛看着那星空,嘴角微扬,回复:“借你吉言。[月亮]”
【叮!获得重要他人精准情绪支持与祝福,心境澄明度提升,积分+150!】
终审日清晨,林琛准时醒来。精神饱满,嗓音状态极佳。他换上那套已成为“战袍”的深灰色西装,仔细整理好衣领。何老师帮他最后检查了仪表,黄雷塞给他保温杯和几块巧克力:“补充体力。”
彭昱畅和妹妹站在门口,用力挥手:“琛哥!凯旋!”
没有过多言语,一切鼓励尽在不言中。
再次踏入一号厅,气氛与往日联排截然不同。观众席前方,一字排开坐了十余人,神情肃穆,气场强大。除了熟悉的李导等人,还有几位不常露面的台领导和文化领域的权威专家。空气仿佛都凝重了几分。
候场时,能听到前面其他节目组的审看过程。评审们的提问犀利而专业,从主题立意到艺术表现,从技术细节到演员状态,无所不包。有的节目被当场要求调整,甚至有一个语言类节目因为某个包袱分寸问题被暂缓决定,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王姐在一旁,手心微微出汗。林琛却面色平静,默默进行着最后的开声和情绪调动。他注意到,一位满头银发、气质儒雅的老者(后来知道是文联的副**、著名文艺评论家)听得格外专注,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下一个节目,歌曲《黄河颂》,表演者:林琛。”工作人员报幕。
林琛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舞台中央。追光亮起,将他笼罩。他首先向评审席深深鞠躬。
没有音乐前奏,李导直接开口:“林琛,请先阐述一下《黄河颂》的核心创作理念和舞台视觉构思,重点说明创新点和预期艺术效果。”
这是一个下马威,也是展示理解深度的机会。
林琛目光平稳,声音清晰有力:“各位老师好。《黄河颂》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