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过年打酱油

第61章:侯君集倒戈

小说:

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作者:

过年打酱油

分类:

古典言情


广场上的人群开始慢慢散去。
那些玄甲军的百夫长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刚才看到的一切。
侯君集站在原地,目光还停留在那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身上。
他征战半生,见过太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去的袍泽。如果真有这样的神药...
”侯将军。"林浩走了过来,”既然来都来了,不如到处转转?我想您应该对凉州的情况挺好奇的。"
"转转?"侯君集回过神来。
"对啊,参观参观工坊,看看军队训练。”林浩摊摊手,“反正您也是来了解情况的,总比听别人汇报来得直观。”
侯君集沉吟片刻,"好。"
长孙无忌在一旁急了,”侯将军,咱们此行的任务......"
"任务就是调查真相。“侯君集打断了他,”既然要调查,就要实地看看。"
半个时辰后,侯君集站在凉州第一钢铁厂的巨大车间里,看着眼前的一切,整个世界观都在坍塌。
流水线上,十几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种他从未见过的机械。
红彤彤的钢铁在模具中成型,锤打声有节奏地响起,一把把制式横刀在他眼前诞生。
“这些刀的硬度如何?”侯君集拿起一把刚出炉的横刀,仔细端详着刀身上的纹路。
负责讲解的工匠师傅递过来一把长安武库监制造的标准横刀:“将军可以比较一下。”
侯君集将两把刀放在一起,用凉州制造的横刀轻轻一磕,长安的那把刀刃上立刻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缺口。
这怎么可能?长安武库监集结了天下最优秀的工匠,他们制造的兵器一向是天下第一。
可现在,凉州这个边陲之地,居然能批量生产出更优质的武器?
侯君集心中涌起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不亚于刚才在白狼口经历的那场诡异战斗。
如果凉州真有这种实力,那么长孙无忌口中的“叛贼”说法,就显得格外可笑了。
“将军,请往这边走,下一站是水泥窑。”马周在一旁引路。
水泥窑的规模更加惊人。
巨大的旋转窑炉冒着白烟,工人们将石灰石和粘土按照精确的比例投入其中。
出炉的水泥粉末细腻均匀,散发着独特的气味。
“这就是您前些时日见识过的神奇建筑材料。”
马周指着一堵刚建成的样板墙,“将军可以试试这堵墙的坚固程度。”
侯君集走到墙前,用拳头重重锤击。
墙体纹丝不动,反倒是他的拳头隐隐作痛。
这种坚固程度,比夯土墙强出不知多少倍。
难怪吐谷浑的大军无法攻破凉州,有了这样的建筑技术,凉州简直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
“这些技术......都是林都督研发的?”侯君集问道。
“不仅如此。”马周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都督还设计了完整的工艺流程,培训了所有工匠。如今凉州有十几家这样的工坊,都能独立生产。”
从钢铁厂出来,侯君集又参观了纺织厂。
看着那些高速运转的纺纱机和织布机,他彻底明白了凉州财富的来源。这样的生产效率,一天就能织出普通工匠十天的产量。
最让侯君集震撼的,是学校里的那些孩子。
几十个年纪不大的牧民子弟,正在跟着先生朗读《千字文》。
他们的声音清脆嘹亮,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这些孩子原本都是游牧民,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陪同参观的老师介绍道,“自从都督开办学堂,他们不仅有书读,还能学到各种实用技能。”
侯君集看着这些孩子,想起了自己征战时见过的那些满脸菜色、瘦骨嶙峋的牧民娃娃。
短短几年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还是叛乱吗?这明明是德政啊!
参观结束后,侯君集独自走在凉州城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来往行人脸上都带着淳朴的笑容。
牧民和汉人和睦相处,没有一丝紧张气氛。
这时,百夫长张三悄悄走到他身边。
“将军,属下有要事禀报。”张三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
“何事?”
张三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书:“这是弟兄们联名写的万民书。”
侯君集接过文书展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密密麻麻的血手印布满了整张纸,上面是数千名玄甲军士兵的联名**。
“恳请将军向陛下澄清误会,林都督乃我大唐忠臣,绝无叛逆之心......”
“弟兄们还请将军将青霉素带回长安,救治更多袍泽......”
“凉州百姓安居乐业,实为我大唐盛世之象,不应受兵戈之祸......”
一行行血字,一个个手印,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侯君集的手微微颤抖,这份万民书的分量,比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