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念念今天下楼吃午饭,芳姐神神秘秘的把她扯到一边。
“小妹,最近报纸上都在传以后不准娶姨太太呢。”
这的确是最近讨论过最多的流言。
大嘤一夫一妻,内地一夫一妻,港城的婚姻法算是上古遗留产物,因为最早港城用的是大清的律法,允许男人娶小老婆。
港城几十年前就一直说要废除这条法律,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改。前几年港城发生了不小的骚动,大嘤那边终于想起来要改正了。
叶念念知道,的确是再过不到一年,港府就会颁布改革条例。
她装作无所谓的说道,“没事,以后不准娶姨太太,先前娶的总不能不算数吧。”
芳姐道,“我不是指这个。”
她压低音量,“四老爷外面那个好像想要进来,今天太太那边的人让三姨太四姨太都过去呢,肯定有事情。”
叶念念对于亲爹叶兴德的事情有时候还挺关注的,毕竟那么一大堆钱在那,哪怕知道自己继承不到多少,也不能无视这座金山啊。
叶兴德一直挺风流,最近十年因为叶家分家的缘故算是老实点了,但老实的不多。
叶兴德的五姨太叫单水儿,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演员,叶兴德刚到港城的时候为单水儿着迷过一段时间,但几年过后也淡了。
后面叶兴德拿到麻将牌照开了麻将馆,他便整日打麻将,有时也和些女的不清不楚,因为一直没闹到旬太太那边,家里也就当做不知道。
最近几年,叶兴德和一个有夫之妇搞到了一起。
叶念念这边也知道那人的名字——罗秋芬,是个二十多岁快三十岁的女人,长得挺漂亮,但是命不太好,嫁了个病秧子,生了个小病秧子,公婆年纪又都大了,没办法,家里没钱,她就出来工作了,干的是饮料推销,跑到麻将馆推销的时候和叶兴德认识了。
叶兴德这人裤腰带松、手也松,对漂亮女人来者不拒,给钱也真爽快。
两人一个求财一个求色,也就勾搭在了一起。
稍微有点新奇的地方是,罗秋芬那个病秧子老公知道这件事情,并且默许了。
其实啊,让自己老婆背着这么大的经济压力出来工作养全家最后会弄成什么样他心里没数吗?
他知道,他也还是做了。
巧妈和翠妈都是待过舞厅,对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比起罗秋芬,她们更看不惯这一家子吸罗秋芬血的。
原先巧妈和翠妈都打过赌,赌罗秋芬什么时候跑。
那家子人也就是压着罗秋芬的孩子当把柄,面对颇有资产还和几个红花棍都能称兄道弟的叶兴德完全没有一点用,根本没胆子闹。
叶兴德给罗秋芬钱,但也只是睡人,其他的事情他不管。只要不吵到他面前,他无所谓,反正是他给别人戴绿帽,又不是别人给他戴。
叶念念听到芳姐说罗秋芬想要进门,她也只是觉得这一天终于来了。
她能忍那一堆吸血虫这么久,已经算厉害。
叶念念问,“把巧妈和翠妈都叫走了吗?那个真的准备进门了?我爹那边有什么说法么?”
芳姐喜欢八卦,和旬太太身边几个佣人也都是老相识,知道不少事情。
“说是怀上了,四老爷心比较软,求一求就带着去见太太了。”
叶念念懂了,罗秋芬应该是终于打算摆脱那吸血的一家人了,或者说,是终于舍得孩子了。
叶兴德会让她进家门,却不一定能同意她带着前夫的儿子一起来。
也许罗秋芬早就有谋划,因为那不准娶小老婆的流言越来越真,就加快了动作,怀了孕才有胆子去求叶兴德。
叶念念点头,“太太肯定会留下她,我又多了个小妈。”
芳姐道,“可不是嘛,太太最要脸的,就是这有夫之妇的名头不好听,不知道那个女人离婚了吗?没离婚……孩子就会有点说不清楚……”
叶念念道,“反正爹清楚,太太认就行,巧妈和翠妈过去应该也就是走个过场。”
她们这边两个妈三个孩子一家人过得舒服,但一到了那边就没人在意她们,两个妈的地位也就比佣人高一点。
叶念念不喜欢过节,因为过节就要‘团圆’,就要去那边‘团聚’。
晚饭是三个孩子一起吃的,巧妈和翠妈晚上八点左右才被车送回来。她们对多一个‘姐妹’也没多大反应,反倒是提起了二太太。
她们去了太太那边,除了罗秋芬的事情,也知道了以前二太太的消息。
叶兴德的二老婆名叫方之华,是叶兴德的同学,当时那阵子自由恋爱的风气很厉害,叶兴德愿意的时候,他是真的会哄人,哄得方之华以为自己是叶兴德的真爱,就嫁进来了。旬太太那时候正好怀孕,瞧着自己丈夫和另一个女人结婚,还搞什么西式婚礼,就把巧妈和翠妈买进来给叶兴德做了妾。
一对漂亮姐妹花就让叶兴德的进步青年形象破产,方之华大失所望,只是那时候她也怀孕了,没能鼓起勇气离婚。
叶家离开沪市前往港城的时候,方之华坚持带着孩子留在内地,甚至主动去申请了离婚证。
叶念念那时候年龄小,但仍然记得她拿到离婚证时候的神采奕奕,她重获新生了。
方之华来信了。
叶家搬到港城十多年了,这位曾经的二太太第一次写信过来。
信的内容很简单。
儿子叶盛和前几年下乡做了知青,今年跟同一个知青点的女知青结为革命伴侣,已经结婚。
叶兴德是叶盛和的父亲,有权利知道自己孩子的婚事,所以她特地写信告知。
叶兴德已经十多年没见过自己的二儿子了,忽然间收到这么一封信,这还是他第一个结婚的儿子呢,说不准过一两年,他就会多出来个孙子孙女。以前没有的慈父心莫名其妙的涌上来,觉得自己这个前妻耽误了自己儿子的前途。
当知青可不是就是吃苦么?
港城可有不少逃来的知青!
反正看到信他生气了,觉得自己的儿子不能随便娶一个村姑!立马让旬太太写一封信过去骂人。
顺便他还寄了一万港币过去。
不是他不想多寄一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