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世界江山一统志 唐风万里

第48章 巡游故事

小说:

世界江山一统志

作者:

唐风万里

分类:

网游科幻


近年以来,李纯都是在长安,接触的都是北方女子,经常陪他的就是那三个嫔妃,相处久了,早已**以为常。
加上自己平时忙于政务,没空多想男女之事,平时都是被基本的欲望激发,两三天去一次后宫,轮流到各个妃子那里,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既没有什么激情似火,也没有所谓的缠绵悱恻,在两性体验上平淡无奇。
这次被李端端和那些扬州女子挑动一下,似乎有了一些怦然心动的感觉,在娇柔美丽南方女子身上,看到了女性更加诱人的魅力。似有一个火种,点燃了内心的激情,那种对女性的占有欲、征服欲,幻想那种酣畅淋漓的男女之事。
自己其实也想过,让那个李端端晚上侍寝,甚至可以带回长安宫中,只是一个青楼女子,被皇帝选中为妃,将成何体统,大臣和百姓们会怎么说。
再说,自己要办的事情太多,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男女之事上。酒色财气,伐性之斧,削志之刃,今天收了李端端,明天就会去找李师师,自己可不想做宋徽宗。
人生吧,有舍才有得,为了做更大的事,总要放弃一些次要的事。要振兴大唐,要一统世界江山,还有太多的事去做,必须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放在一边。
李纯怕再待下去,就不想走了,决定第二天上午准备一下,下午就出发返程。柳公绰没想到李纯这么快就走了,不免有点小失望,但是看到李纯作为皇帝居然能够做得了柳下惠,不免暗暗佩服,觉得李纯确实是一个能办大事的君主。
李纯一行,回去时乘船沿着运河北上,一路通行顺畅,几日后到达楚州。楚州,后世又称淮安,在当时也是一个大州,经济富庶,人口众多。
进入楚州地界后,李纯明显感到运河两岸的衙役、公差比其他州要多些,警卫更加森严,不允许百姓靠近李纯一行的坐船,甚至连远远观望都不行。到了楚州城以后,楚州刺史汪大兴,早带着一帮人在恭候圣驾。
李纯到达后,汪大兴执礼甚恭,一路上鞍前马后的招呼安排,接待标准属于中规中矩,但态度确实热情周到,让人挑不出瑕疵。
但是李纯隐隐感觉似乎是太热情了些,有些溜须拍马的感觉,但一想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没往心里去。
用餐完毕,乘车往休息的地方赶的路上,李纯挑开车帘往外看,远远的看到一群百姓,大声喊着要向车子靠近,一群官兵和衙役大声呵斥着、驱赶着,将这群百姓赶走,有的百姓不服,还被官兵抓住,捆绑住押走。
李纯就感觉背后似乎有些事情,为了弄清原委,就让纪奎过来,问问情况。
纪奎说:“陛下,我们的人三天前就提前来到楚州,汪大兴大规模布置人力搞**,防止百姓接近圣驾,沿途给皇上看到的都是表面文章,今天的那群百姓是要告御状,被汪大兴派人驱逐抓走了,这里面一定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李纯听后,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派纪奎带人继续走访查探一番,还在百姓**的附近私下询问,又到其他地方验证。纪奎在充分了解情况,并掌握一些证据后,第二天就来给李纯汇报情况。
原来,楚州刺史汪大兴贪婪无度,依仗手中权力谋取不法利益,甚至巧取豪夺,侵占百姓财物,索贿**,打压异己,名声很差。
汪大兴非常害怕在李纯来楚州期间有人告他的状,所以在沿途布置大量的官兵、衙役,不让百姓接近圣驾,不给百姓告状的机会。
昨天,很多百姓也知道了皇帝出巡楚州,就想趁着这个机会状告汪大兴的不法行为,但最终还是被汪大兴派出的人发现,立即组织官兵弹压,大部分人都被驱赶走了,还抓了几十个人关进了楚州大牢。
李纯听到这些,感觉必须要对汪大兴进行彻查,于是下旨,对汪大兴进行停职审查,任命吕元膺为楚州查访使,对汪大兴在楚州的所作所为进行全面的审查,审查情况分别奏报给御史台和皇帝,由御史台拿出处理意见,报给李纯核准。
留下吕元膺等人处理楚州的事,李纯一行不作停留,继续沿宿州、宋州北上,于7月中旬到达汴州。汴州居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是兵家重地,周边人口众多,也是一个李纯非常重视的地方。
考虑到洛阳很多官方建筑都要搬到下蔡,老百姓还会迁过去不少,洛阳会明显衰落很多。而且洛阳在河南道内偏西,不利于对全道的控制,后面不太适合做河南道的首府。汴州的位置更好,还有以前的宣武节度使府可以使用,完全可以把首府搬过来。
到了汴州,李纯带人简单看了一下,城市规模不小,居民众多,在北方算是大城,原有的节度使府保存完整,整修一下就可以使用。于是打算后面将汴州作为河南道的新首府。
李纯认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汴州也是很适合做国都,而且基础比较好,但是李纯知道,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和人口都在南移,汴州偏北方,做不到南北兼顾。汴州位于中原腹地,作为河南道的首府还是很合适的,未来一定也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城市。
李纯在汴州也就待了两天,大概走访一番,就带人一行直奔洛阳而去,那里还有大事等着他去办。
回到洛阳已是7月底了,李纯在紫微城简单休整了几天,8月初朝廷的很多大臣也都如约纷纷来到洛阳。
首先来到洛阳的是御史台的裴度和元稹,他们报告了后续对**则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经查,**则确有贪腐不法行为,先是在凤翔,后是在河南道,都有借机敛财的行为,关于借皇帝出巡敛财的行为,由于李纯发现的早,金额还不够巨大,建议没收违法所得,并将官职由正三品降到从六品,贬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司马。
李纯想,正好安南道蛮荒之地缺少人员,就让他做贡献去吧,当即说道:“准其所请,就让他去廉州吧,以后官员犯法的,大部分都采取远贬、流放的方式,充实一下边远州县的人口,看他们还敢不敢违法。”
次日,吕元膺也到了,他报告李纯说,经过察访,楚州刺史汪大兴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反感,当初那些人就是要告御状的。经过认真收集证据,汪大兴****五千多贯钱,霸占土地八百亩,应当革职拿问,流放边远之地。
李纯想,对待这种顶风违纪的官员,没什么好客气的,就让他去岭南边远之地,当即道:“汪大兴所有违法所得全部充公,终生流放雷州(今广东湛江)。”
第三日,中书省的左右丞李吉甫、裴垍和令狐楚、李藩、李夷简三个光禄大夫也到了,他们汇报了朝臣们关于把东都迁迁到下蔡的讨论情况。
绝大多数大臣支持李纯的理由和见解,认为两京应该东西兼顾,迁都可以加强对东部和南方统治,但是也有人对把东都从洛阳搬到下蔡持有疑虑,认为劳民伤财,不值得。
李纯对两个都城的位置早就不满,说道:
“东南一行,让朕更加坚定了迁都的想法,两个都城都窝在盆地里,难以大规模发展,也无法带动全国的经济,就靠着东南部的输血维持,前面要动长安,有人反对,现在不动长安,只动洛阳,怎么还有人反对?”
李吉甫说:“有些人还是传统思想在作怪,安土重迁,在这边待习惯了,家眷也都在这边,不愿挪窝。”
李纯说:“朕在路上就想好了,新都不会一次性建到位,人员也不是一次性搬到位,诸王,皇亲国戚,国子监、匠作监等机构,还有一些制作兵器、服装的作坊也不会搬,首批搬的主要是皇宫、中书省、六部、大理寺等核心机构,而且大概五年以后再搬,中间完全可以调配官员,不想去的可以调到留守机构里去。”
裴垍说:“陛下这样一说,那些反对的大臣应该就没意见了,想跟皇上干事业的就过去,想留下来过安稳日子的也给机会。”
李纯道:“都过去,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盖房子,五年之内新都先搭个基本框架,以后逐步会越来越完善,以后等新都发展起来了,想去就没位置了。”
李藩说:“听陛下这么说,我们对新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李纯道:“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官员,不愿意去也可以理解,这样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