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1960s》
“真费钱啊,只是勉强够用就要快两百块了,这还是丽莲之前在拉斯维加斯已经置了一些行头...一个淑女的衣箱大概就是她们最大的支出了。”结束了采购,玛丽看到售货员将东西都打包起来,丽莲一部分拿现金付账,一部分则签了支票,对比自己的付账有些感慨地说。
玛丽到现在为止都是少女妆束,虽然相对此时的收入,那些衣服也不能说是便宜,但总归不会特别夸张——夏天的裙子最便宜,5块到10块之间就差不多了,就算是正式场合穿的,她这种家庭也不会买超过二十块的。冬装最贵,可其中最贵的羊毛大衣也不会买超过40块的(能穿很多年呢!)。
参考丽莲之前在百货公司上班,一个月底薪就有120块,算上提成很容易赚180、190,少女服饰价格尚可。
当然,这也比丽莲上辈子买衣服贵多了,主要是缺少特别平价的选项(除非买二手)。这也没办法,这个时候纺织业原材料基本上还是天然的,人造纤维也有,但并不多见,也不见得便宜(比如制作丝袜的尼龙,制作紧身内衣的氨纶)。
而制衣工序上,越来越多的机器参与没错,可人工还是用的很多...这些都是导致成本没办法进一步压缩的原因。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此时的衣服不能算是一种快消品。一件衣服大家会尽可能地穿久一些,即使是会购买大牌服饰的富裕中产家庭也不例外。
“这也没办法,如果没有好一点的衣服,根本没办法找工作呢...这年头就算是餐厅女服务生,也要求应聘者穿着得体。”听到妹妹的感概,去过一趟纽约的珍妮弗无奈地说。
华莱士家的经济情况还不错,虽然摩天轮经营者不算体面职业,但收入上是达到中产水平的。然而就是这样,出发去纽约之前,家里为她准备的服装也差得远——不少《少女》杂志客座编辑的行李箱都让她咋舌。
这也算是这个时代女性的负担之一了,进入职场不只是选择受限,有各种各样装都不装的性别歧视,还对她们的形象要求很高。如此,衣服和化妆品就得花不少钱,每天用这些一丝不苟地‘武装’自己更是要花大量时间......
“听起来很糟糕,我是说,上班的姑娘们真的能攒下钱来吗?如果攒不下来钱,干什么还去工作呢?”玛丽的想法是务实的。
珍妮弗听了妹妹的话却笑了:“亲爱的,当然不可能攒下来钱!也不需要...大家只要在工作的几年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自己找一个能在郊区买下小别墅结婚的丈夫就行了。”
丽莲也听到了珍妮弗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当然不可能认同这样的观点,可是面对两个在这个时代长大的姑娘,她也很难居高临下地输出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买好了东西,丽莲是在8月20日这天下午,先坐华莱士家的车到亚特兰大,然后乘火车——如果乘飞机,这段旅程会快得多,三个小时不到就能到达目的地。但六十年代初,乘坐飞机绝对是高消费,从亚特兰大到纽约,单程也要一百美元出头。
相比之下,火车则是便宜得多的选择,卧票只要二十块左右...对比丽莲上辈子,简直倒反天罡!丽莲上辈子,美国很出名的就是乘飞机往往比火车便宜,尤其是亚特兰大和纽约之间火车班次还比较少,飞机票可能只有火车票十分之一不到(廉航的话)。
丽莲和玛丽一家人道别、安顿行李,直到火车开动才能坐下。这时候她才发现,和自己同车厢的人里居然有一个熟面孔!
“嗨!你也去纽约吗?”对方比丽莲先一步打招呼。
这是个金发的漂亮姑娘,名叫露丝,丽莲之所以认识她,是因为她是萨凡纳河节时选出来的‘嘉年华会女王’——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选美比赛。此时选美活动非常常见,大概是因为电视媒体还没能让全国看一个选美?总之地方选美非常有市场,也不缺赞助。
丽莲在萨凡纳嘉年华卖饮料时,‘嘉年华会女王’就负责穿上礼服、戴上王冠四处巡礼,也算是嘉年华的一部分吧。
“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