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澳门耶稣会住所的密室中,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在烛光下缓缓展开。羊皮纸的质地泛着柔和的黄色,上面用多种色彩绘制着令人目眩的陆地与海洋。
这是奥特柳斯的《寰宇大观》,欧洲最新出版的世界地图,此刻正首次向中国士绅展示。
“诸位先生请看,”佩雷斯神父用精心练习的中文说道,手指点在地图中央,“这里是大明帝国。”
十二位被特邀的中国士绅俯身细看。他们中有致仕官员、有名儒、有商人,都是林弘仲精心挑选的开明人物。起初还保持着士人的矜持,但当看清地图全貌时,都不由自主地倒吸凉气。
地图上,大明被描绘成东亚的一部分,而非世界的中心。更令人震惊的是世界的广阔——无数从未听闻的国度星罗棋布,海洋的面积远超陆地。
“荒谬!”老儒生周夫子率先发难,“《禹贡》载天下九州,此图胡绘百国?且中国何以偏居一隅?”
通译紧张地看向佩雷斯。神父却不慌不忙,又展开一幅托勒密地图:
“此为古罗马人所绘世界图,亦将己国置于中央。人之常情耳。”
巧妙的对比例子让周夫子一时语塞。
年轻些的商人徐启明更感兴趣的是航海路线:“这些虚线是何意?”
“乃葡国船队航路。”安东尼奥接话,手指划过好望角至马六甲的航线,“需逆季风而行,历两年方达中国。”
众人咋舌。他们熟知下西洋的壮举,但郑和船队最远不过非洲东岸,而葡萄牙人竟绕过了整个非洲!
更大的冲击来自地球仪。当佩雷斯转动那个嵌在木架上的球体,展示中国在地球另一面的位置时,士绅们彻底陷入了认知危机。
“地...真是圆的?”徐启明声音发颤,“那下面的人岂不要掉下去?”
佩雷斯用孔子“譬如北辰”作比,解释万有引力。但更深层的冲击是文化性的:如果中国不是天下中心,那华夏文明的优越性何在?
辩论持续到深夜。士绅们用《尧典》《周髀》中的宇宙观反驳,传教士则展示星盘、象限仪等观测工具。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但某种变化已在发生。
最有趣的插曲发生在茶歇时。徐启明偷偷问林弘仲:“若地真为圆球,那美洲白银船来中国,是向东近还是向西近?”
这个问题触及了大航海时代的核心秘密。安东尼奥闻言一惊,佩雷斯却坦然回答:“向西更近,但飓风阻隔。故仍取道印度洋。”
徐启明若有所思。作为商人,他立即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商机——若能开辟新航路,贸易利润将翻天覆地。
会后,士绅们反应各异。周夫子连夜撰写《辟夷图说》,斥地图为“惑众妖言”;徐启明却暗中复制了航海图部分;更多人则陷入沉默的震撼。
消息不胫而走。三日后,香山县丞赵文华便装来访,要求“鉴赏奇图”。看完后沉吟良久,突然问:“此图可另有副本?”
佩雷斯心领神会,献上早已备好的复制版——特意将中国绘得稍大,且用朱笔标注大明疆域。
赵文华满意而去。此后官方便对地图事件保持沉默,既不禁也不倡。
真正的突破在一个月后。徐启明引荐一位神秘客人——竟是广州布政使的师爷。此人看完地图,只问一句:
“红毛夷距中国几何?船舰若干?”
安东尼奥如实相告。师爷默记而去,临行前意味深长地说:
“天下之大,非独华夏也。”
地图的影响悄然扩散。有画师偷偷临摹后流入市面,虽错误百出,却引发热议;有学者开始重新考证《坤舆图说》;甚至澳门工匠开始制作简易地球仪售卖。
最令人意外的是宗教层面的影响。有士人质疑:
“若泰西亦有文明,何以独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