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贼休走!》
侠声振聋发聩。
翰林们回首怔怔看向拱手而立的江湖侠客。
唐翰林嘴唇颤着不知想说些什么,半晌,神色慢慢变得凝重,双手平举,弯腰深弓回礼,他哑着嗓子道:“本官,懂了。”
长公主穿过人流,行至人前对他颔首回礼,而那些身后的将军们,他们今日赴宴并未着甲,拳头磕在胸口,竟也传出咚咚的战鼓声来。
此间宴饮,舞乐无声人有声。
“诸位坐吧,继续宴饮。”
“山君?山君,可以坐下了…”
陆衔蝉久久未动,还是晏如瑜拉扯两下,才回过神来,重新坐下。
褚卫凑过来问她:“陆少侠也是雍州旧人?”
“感慨诸君侠义而已。”
陆衔蝉举杯敬酒:“我生于雍州,也有战死在雍州城的亲友故旧,褚大侠,在下怎么说,也该算得‘雍州旧人’吧。”
褚卫高举酒杯,他笑道:“是我方才说错了,这席间江湖侠客,皆是雍州后人!”
二人酒杯磕碰,将杯中酒饮尽。
梨花香直冲鼻梁眉间,陆衔蝉的大脑越发清醒。
昭国地广,这席间人终是少数。
雍州一战死伤惨重,如陆衔蝉这般参与过雍州战事的,尚不清楚其中内情始末,遑论平民百姓呢?
他们只晓得自家兄弟子孙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却不曾见到守城将军同生共死,他们恨且怒,将陆渊一家当‘国贼’看待。
若陆衔蝉在此自爆身份,没有父母兄长尸身,不仅证明不了陆家声名,反倒可能坐实民间‘陆家并未死战’一说,逼迫朝堂给陆家定下叛国之罪。
倒叫此间人为难。
陆衔蝉,本应随父母兄长一起战死在雍州城的。
若那时马儿再快些,她是不是还能见到活着的阿爹阿娘,还有阿兄呢?
只恨当初…
年少力微,肩薄身瘦。
她会查清始末,找回父母尸身,以正安国公一脉身后名。
到那时,父亲失城之罪。
她担着便是。
……
陆衔蝉在长公主眼前过了明路。
她正式加入调查队伍,手中还多了块京城兵马司副指挥使的令牌,虽说只是七品小官,但进出内城各司衙门、外城诸坊,方便不少。
她跟着晏若岫几人满城搜寻,行至城门。
这里虽还在戒备,却已无长公主身影,那张陆衔蝉的通缉令,被数张告示压于下头。
陆衔蝉掀开几张告示,鬼怪面具栩栩如生,可见下笔人画功扎实,她问晏如瑜:“那潜入奉朝馆的小贼,只抓两天便不抓了吗?”
“阿娘说,关于那贼人身份的线索太少,再抓下去也是无用,不如按小山君~所说,先将不渡川杀手一网打尽。”
晏如瑜侧头朝陆衔蝉眨眼睛,她背着手蹦蹦跶跶往前走,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山君不愧是我朋友,这么快就得到了阿娘青睐。”
“阿娘眼光果然同我一般好。”
陆衔蝉跟在她身后,左手指尖忍不住摩挲掌心,她记得宴席上,长公主看见了这里淤青,好在福字反印,当时她搪塞两句,糊弄过去。
可是,她当真糊弄过去了吗?
陆衔蝉那日在奉朝馆将长公主药倒,长公主次日醒来后,分明是气急败坏、怒火冲天,一副不抓此贼誓不罢休模样,怎么可能只抓捕两天,便将此事揭过?
但若说她已然知晓‘陆山君’便是前日小贼,那为何不立刻将她抓起,反而放纵自己在儿女身边?她就如此笃定自己不会伤害他们?
长公主究竟在盘算些什么?
“山君?”
“山君?”
晏如瑜的手在陆衔蝉眼前晃悠:“你在想什么?如此出神?”
“我在想…”
陆衔蝉回过神,缓缓道:“我在想,西无常到底会藏在哪里?”
晏如瑜毫无形象地趴在茶水摊桌上,她拉着长音:“山君,昭国那么大,谁知道他会在哪啊?”
陆衔蝉沉吟片刻,从头解释道:“不渡川的刺杀目标,乃是戎人二王子与晏将军。”
“这背后之人是一方,还是多方暂且不提。”
“由此可推,他们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破坏和谈,二是为削弱昭国战力。”
“不渡川这把刀,若想达成幕后之人所愿,就必须赶在和谈达成之前动手。”
“京城不比来京路上,四处荒野守无可守,这里城池高驻,城墙高耸且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算是不渡川的西无常,也得老老实实从城门走进来。”
“若想完成刺杀,西无常定然要潜伏在京城之内。”
陆衔蝉指着守卫森严的城门口:“这就是为什么这几日城门戒严,来往人查得如此严密。”
“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一个人若真想藏身,要么藏于山林人烟稀少处,要么找个市井,换了身份,藏在百姓之中。”
“若他安分度日,我们自然找不到他,”
“可西无常既然想动手,便安分不下。”
“他那武器是两柄长弯刀,显眼至极,入了城门便能被守卫发现扣下,为了隐藏身份,他只能空手进城。”
“所以,他进了城,一定会去一个地方。”
她坐在晏如瑜身侧,用手指蘸取茶水,画出京城大致地图,手指圈出数处。
晏若岫和余少良盯了地图半天,对视一眼,两人齐声道:“铁匠铺!”
陆衔蝉悠哉悠哉喝了口茶水:“既然调查有了方向,在下便先回酒肆了。”
“欸?山君,你不随我们一起去铁匠铺吗?”,晏如瑜死死扯住陆衔蝉袍袖,可怜巴巴的问。
陆衔蝉用力往回扥自己的袖子,“小郡主,你知道京城有多少铁匠铺吗?”
京城的铁匠铺,她去不得的!
不过陆衔蝉到底还是跟着一同去了。
晏若岫指着面前的铁铺道:“按周少卿的说法,京城最好的铁匠铺,便是这一家。”
陆衔蝉在铁匠铺门口捂着脸,迟迟不进。
她初始接触暗器机关,苦于材料难得,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个打铁师父,便是这昭国最好的铁匠,江湖人称兵道仙的李百锻。
称他为昭国打铁一行的祖师爷,也不为过。
李百锻徒弟不少,大多是跟他学习打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