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泡上维多利亚女王,掌控大英》
两天后的一个黄昏。
伦敦东区,胖老板的杂货店后院里,林默正专注地对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修修改改。图纸上画着的,正是那台结构简单但却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手摇式缝纫机。他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传动结构,让机器运转得更流畅,噪音更小。
他的小工坊已经初具规模,第一批十台缝纫机已经组装完成,正准备推向市场。这一切都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林先生,林先生!”
胖老板略带谄媚和急切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他手里捏着一块用丝绸手帕包裹的东西,一路小跑过来,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
“您要等的东西,来了!”
林默放下手中的鹅毛笔,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知道,自己等待的“东风”,终于还是刮来了。
他接过胖老板递来的东西,打开手帕,里面静静地躺着那块熟悉的、其貌不扬的肥皂,以及一个封着火漆的信封。火漆上印着一个简洁而优雅的字母“V”。
“很好,你先下去吧。记住,今天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林默将东西收好,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是是是,我懂,我懂!”胖老板点头如捣蒜,连忙躬身退了出去。他现在对林默是又敬又怕,这个神秘的东方少年在他眼里的形象,已经从一个聪明的穷小子,升级成了一个能量通天、与王室有着秘密联系的大人物。
等到后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林默才不紧不慢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维多利亚的来信。
信中的字迹娟秀而又带着一丝少女的稚嫩,字里行间充满了困惑和求助的意味。
《济贫法修正案》?
当看清问题的核心时,林默的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这……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啊!
对于一个熟读历史的现代人来说,19世纪英国的《济贫法》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经典议题。他太清楚这个法案的背景、争议以及它在历史上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了。
维多利亚的“师长”,也就是康罗伊,所持的那套“懒惰罪恶论”和“铁腕惩罚论”,是当时英国上层社会非常主流的观点。这种观点将贫困完全归咎于个人道德,充满了精英阶级的傲慢和冷血,也直接导致了“济贫院”这种人间地狱的诞生。
让维多利亚这样一个未来的君主,去公开支持这种毫无人性的观点?这简直是在给她未来的声誉上抹黑!
林默几乎可以想象,当维多利亚在国王和首相面前,念出康罗伊为她准备的那些陈词滥调时,会引发怎样的灾难性后果。威廉四世或许会失望,而那位以圆滑和富有同情心著称的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勋爵,恐怕会立刻给她贴上一个“冷酷无知”的标签。
“看来,我这位未来的女王陛下,确实是被人往火坑里推啊。”林默摇了摇头,拿起笔,铺开一张新的信纸。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答案。
他要给出的,是一套完整的、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认知的施政纲领雏形。他要通过这次回信,彻底颠覆维多利亚对“**”和“治国”的理解,将她从康罗伊那套狭隘的宫廷权谋中解脱出来,带到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维度。
这,将是一场来自21世纪思想对19世纪**的、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
他沉思片刻,笔尖饱蘸墨水,飞快地在纸上书写起来。
他没有直接去驳斥康罗伊的观点,那样的做法太低级了。他开篇第一句话,就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尊敬的殿下:贫穷,并非一种罪恶,而是一种社会性的疾病。高明的医生治病,会探究病理,对症下药,而非仅仅将病人隔离起来,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新颖的“社会疾病论”,瞬间就将问题的格局拉高了。
紧接着,他开始逐条分析,层层递进。
“其一,关于‘济贫院’。将贫者悉数关入高墙,强迫其劳作,此举看似严厉有效,实则乃藏污纳垢之举。殿下可曾想过,将成千上万心怀不满之人**一处,断其希望,绝其生路,此非为国分忧,实乃为帝国埋下无数**桶也。此法如同将垃圾从明亮的客厅扫入阴暗的床底,看似洁净,实则隐患无穷,终有一日,会腐烂发臭,败坏整座房屋。”
这个“扫垃圾”的比喻生动而又尖锐,让复杂的社会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然后,他笔锋一转,开始抛出自己的核心解决方案。
“故而,治贫之道,不在‘堵’,而在‘疏’。与其耗费巨资修建‘济贫院’,不如变救济为机遇。我有一策,或可称之为‘以工代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