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许君长乐》

33. 赵未女

杨快以一己之力,剿出京郊私兵数桩,立了大功,旋即五大营各自出动,七七八八地将藏在山里的线索挖了个遍。

只是还未等刑讯司审出份严实的口供来,赵青却忽而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京郊各关口追查数日,竟然都没查出一个详实的去向。

不过他不跑倒还好,这一跑,几乎是把罪名给坐实了。

哪怕是公侯之家,私养甲士超过二十人便属于逾制,五十人以上就可视为谋逆,况且还是养在京畿要地,乱臣贼子之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朝野哗然数日,亦是感叹这赵氏怎的一朝还是天子近臣,一朝就接二连三地爆出惊雷,直接从云端一下子摔死到了十八层地狱,莫不是祖坟出了问题,就是惹到了哪路神仙罢。

执金吾赵免作为掩护之人,当即被拿下,赵免原就只是执金吾下头的一个小兵,靠着赵氏族亲的身份才坐上了统领位置,入了刑讯司才没几天,就招了个干净。

数年前,皇后薨逝之际,他就受赵青指使,买通人在京中四处散播七皇子克亲之名,后来又利用职权,调换了太初观的守卫,以便造成山贼害命皇子的假象,就连赵氏在山上豢养私兵时的粮草兵械运送,都有他在其中做过掩护。

消息传入宫中,赵贵嫔被禁足在寝殿里,过了阵不见天日的日子。

她没心思点灯,殿内昏沉沉的,脑子里反复谋算着,心里却越想越凉。

此前,赵家的人在外面捅了篓子,哪一次不是她从中斡旋,可这一家子人净顾着野心,却都是些没脑子的,到头来竟没一个靠得住。

就连自己的枕边人,也是一样。

赵氏私募死士,本是赵贵嫔替赵家筹谋的退路,为了帮景和帝监察朝臣,打压异己,赵家得罪了不少人,手里没点钱粮兵铁,以后要如何自保,谁曾想他们做得如此不谨慎。

她太了解景和帝了,这个外表和气内里善疑的君王或许可以容忍自己在后宫搅弄风云,容忍外戚私下手脚不干净,但他却万万不能容忍自己手下的权柄生出异心。

这些年来,她做着景和帝身边的解语花,靠着揣度圣意铲除异己,才得来了一方荣宠。

早年,吕美人仗着母家在南境一战中立下军功,五皇子又天资聪颖,便渐渐失了收敛,越发骄横,景和帝心里对她母家多有不满,明面上却也只能暂且容下,直到五皇子出事后,吕氏的气焰才被削去了半截。

后又是七皇子血痣克亲一事,话是赵家人传的,但事却是景和帝默许的,赵家所为,哪次不是顺着景和帝的意思来的。

这些年,赵家看似风光,实则不过是景和帝挑中的一把好刀,如今这把刀也钝了。

东窗事发,弃车保帅,景和帝既然能借赵氏这把刀杀人,也未必不会卸磨杀驴。

“贵嫔,你一日未进水米了,好歹喝点茶水吧。”婢女慧安奉上茶盏劝道。

赵贵嫔枯坐在榻边,直了直身子:“玉瓒是又哭了吗?”

“贵嫔是不是糊涂了,公主已被送去三皇子殿中照顾了。”

“噢,对,是陛下的旨意。”赵贵嫔端起茶盏,饮了半口,望着茶杯上的浮末,出了神,“我幼时家中贫寒,平日待客的茶叶都是集市上讨来的陈茶碎末,用油纸包得再严实,喝起来也总有股子霉气,那时候总想着,这没有霉味的茶,会是什么滋味?”

“贵嫔是贵人命格,不论出身如何,都是能享福的命。”就连贴身伺候的慧安也鲜少见主子如此颓然的模样。

“咱们的那位七殿下,生来就是中宫嫡出的皇子,多尊贵的命格,还不是被叩了个克亲的贱名。”赵贵嫔轻笑一声,心下生出几分不甘,“小小幼子,心思倒狠,害我费尽半生力气为家族挣来的权势,竟然就这样一朝败了。”

“不会的,贵嫔诞育皇子,公主也备受圣宠,陛下不会真舍得罚您的。”

“赵氏被抓死了把柄,已经是无用的刀了。”赵贵嫔嘴角一勾,露出一个酸苦的笑,“谋害皇子,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就算陛下不认,眼下朝臣们这架势,也会逼着他认的。”

赵氏一族是逃不了了,自己谋害皇子的罪再被落实,那三皇子作为有罪妃嫔之子,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若还想为赵家留条后路,还想东山再起,三皇子的名声便不能有污。

赵贵嫔隔着窗纸,望向缓缓欲落的斜阳,未施粉黛的脸透出几分毫无血色的白:“真是草舍廊前燕,恨生明月志……”

她是未时所生,未时生的女儿,便被草草取了个未女的名字,不似兄弟那般有名有意,像是刻意要将她区别在外。

可这赵家一族的荣耀,偏偏是她这个最不受待见的女儿挣来的。

她入宫争宠,步步为营,从一个铁户女爬到贵嫔之位,她为兄长铺路,为家族敛权,让赵氏从一个不起眼的庶族,变成举足轻重的一方势力,她费尽心机,让儿女受尽圣宠,眼见着天家延绵不绝的富贵近在眼前……偏偏就是错了一步,满盘皆输。

半生心血好似镜花水月,真是成也圣意,败也圣意。

“慧安,替我存两封密信,一封留给三皇子,另一封,待日后寻得机会,送出宫去。”她默了良久,声音轻得宛如一阵叹息,“再去将我与陛下初见时穿的那身罗裙找出来。”

“喏。”

-

张岁安还是每月例行公事地进宫向景和帝奏报修典进程,若景和帝抽不出空,他也是亲自入宫将文书奉上。

朝堂上赵氏一族的大案接二连三,闹得沸沸扬扬,他倒是稳如泰山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同文典,规整得让人挑不出错处。

温承殿的后院池子里养了一团子鱼,景和帝批折子批得乏了,便靠在竹椅上喂鱼。

“这窝鱼养在这池子里,不愁吃喝,久而久之就懒得动弹,朕此前命人找了条大鲶鱼放进去,这大鱼吃得多,性子也蛮横,进去一搅和,原本那些老鲤鱼反倒回光返照似的,一下子都活过来了。”景和帝靠坐在竹椅上漫不经心地说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