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反派夫郎投喂指南》

第34章 正月日常

“秦老弟,那边好似有人叫你。”

秦夏正在陪着虞九阙看街边小贩卖的首饰匣子,木头做的,外面上了一层漆,称不上多精致,可下面也做了几个小抽屉,里面还嵌了一面镜子。

看得秦夏有些心动,正打算讲讲价时,察觉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韦朝见秦夏转过头,就指了指那老汉所在的方向,秦夏顺着看去,蓦地一笑。

“老伯,没成想在这里见着您了。”

“可不是么!这就是缘分!”

卖糖球的小车推到了街边,秦夏和虞九阙率先迎了上去。

韦朝和曹阿双虽不知怎么回事,可到底是一起出来的,也紧随其后。

老汉不绕弯子,上来就直接从草垛上往下取糖球,四串山楂的,四串山药豆的。

“快,都拿着吃!”

韦朝和曹阿双惊觉还有自己的一份,前者茫然道:“秦老弟,这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平白无故地还有人白给糖球吃!

秦夏三言两语,说清了前因后果。

他当日也是随口一提,纯属无心之语,没指望面前的老汉真的照办。

毕竟在人家眼里,自己多半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罢了。

没想到老汉不仅做出来了,还没有食言。

“这东西好啊,那天我听了你的话,回家就找出来一口袋老家送来的山药豆裹糖试了试,家里孩子都说好。这不,今日赶着大过年第一天卖,一共做了五十串,这都出去一大半了!”

连秦夏也挡不住老汉的“盛情”,最后好说歹说,收了两串山楂和两串山药豆。

“多了也吃不下,岂不浪费了,您老人家留着买钱去。”

老汉搓搓手,一张老脸被风吹得通红,眼睛却是亮的。

对他而言,这遭不仅是学会了一个赚钱法子,还打开了思路。

卖了这么多年糖球,只知道山楂能裹糖,现下就知道了山药豆也可以,那别的呢?等夏秋天果子下来,他打算多备一些果子试试,什么枣子、海棠果的,怕是滋味都不会差。

还有乡下山上有些小野果子,就指头那么大,单吃有些酸,到时候全做成糖球,怕是也不愁卖!

离开时,老汉还特地嘱咐道:“记着咯,以后想吃糖球就来找我,不要钱!”

看他刻意虎起一张脸的架势,好似秦夏要是敢去别家买糖球,他就

要翻脸似的。

秦夏手里攥着四串糖球,客客气气把人送走。

“韦大哥,双姐儿,这两串你们拿着吃。”

旋过身,秦夏分出去一根山楂和一根山药豆。

夫妻之间,交换着尝尝没什么不妥的,如此两样还都能吃到。

“那我俩就不客气了。”

韦朝笑呵呵地接过,同时啧啧称奇道:“你瞧你就是不一般,经你两句提点,我看那老汉乐得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

有时候他真是奇怪,人都是一个脑袋两只眼,怎么偏偏就秦夏这小子的脑袋里有那么多点子?

秦夏先把山药豆的给了虞九阙,闻言笑道:“也是那日突然想到了,我又不靠卖糖球吃饭,便跟这老伯提了一嘴,哪成想人家还真的当回事了,就当结善缘了。”

羡慕归羡慕,韦朝却不是那等会眼红的。

又夸了几句,他先嚼了两个山楂,又去叼了两口自家媳妇手里的山药豆。

平常他不乐意吃甜的,今天难得一吃,还品出些滋味。

曹阿双也笑眯眯道:“过去总觉得糖山楂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今天一吃这不起眼的山药豆子,只觉得山楂都被比下去了!”

尤其是年轻姐儿的胃口都不大,往常买一串山楂,吃上两三个就半饱了,再好吃的东西,吃到不想吃了,也就没那么诱人。

山药豆就不一样了,小小一个,抿一口就没了,一整串下去既解了馋也不占肚子,怎么吃怎么美。

秦夏也和虞九阙分着吃了两串糖球,欲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一下子想起刚刚看好的首饰匣子来。

其实本就是路边随便一瞧,哪知秦夏就铁了心要买了。

虞九阙只好说自己没有多喜欢,这才打消了秦夏掏银子的念头。

他暗暗松口气。

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自家相公哪里都好,就是太大方了些。

这一条街从南到北摆得满满当当,要真是自己多看了几眼什么,秦夏就买什么,怕是大年初一头一日他俩就要破产了。

怎料拦下了买首饰匣子、买珠花、买香囊……

却没料想秦夏遇见了一个少年猎户。

“小兄弟,这回又打了什么好东西?”

面前的小猎户,就是上回卖给过秦夏一只兔子的那位。

秦夏正愁正月里没什么新鲜吃头,遇见了他,说不定还能打打牙祭。

小猎户今日从村里头出发得晚了些,正在四处打量找地方摆摊

,听了秦夏这话,就知晓定是曾经照看过自己生意的主顾,遂客气道:“我娘大年夜里犯了咳疾,我进城抓药,顺便卖几只年前打的兔子,还有几只风干的野鸡和一些鹿肉脯,换些药钱。”

秦夏一听便懂,应当是本打算过年这阵子歇一歇不卖货,故而把一些不易储存的野物风干处理,这样什么时候卖都不耽误。

活物要剥皮现杀,虞九阙和曹阿双在,不太合适。

鹿肉难得,可暂时不是他这个身家的人吃得起的,于是秦夏道:“给我看看风干的野鸡。”

“好嘞。”

少年放下肩头担子,弯腰掀开筐子上盖的干草,从里面提溜出一只野鸡。

冬天的野鸡不如夏天的肥,风干之后更是看起来个头比平常小了两圈。

秦夏凑近打量,这野鸡被处理得很干净,回家不用费什么事就能料理。

他颇为满意,问道:“一共有几只?什么价钱?”

少年道:“一共带了四只,个头都差不离,一只您给一百五十文就成。”

秦夏又道:“我要是四只都要呢?”

少年睁大眼睛,面露惊喜,抓了两把后脑勺,他下决心道:“你要是都要,我一只给您让十文,不能更多了,冬天野物难打,风干的比鲜的还贵。我也是赶着抓药回家,能不多耽误,就不多耽误,不然可不舍得给您这个价。”

做生意的,面对讲价的都要有些说头。

秦夏笑了笑,倒是能接受这个价钱,也就没再多费口舌。

见他点了头,少年生怕他反悔一样,麻溜掏出草绳捆了四只鸡的爪子,还抓出来一把艳丽的野鸡羽毛。

“这都是我打猎的时候特地存下的,平日里也是卖一文两根,今天送您几根,回去剪一剪做个毽子,好看得很。”

秦夏接过来递给了虞九阙,一共十根,虞九阙分了一半给曹阿双。

曹阿双没怎么见过这东西,拿在手里对着光看,蹦跶两下道:“这个真漂亮,九哥儿,你会踢毽子么?回头做好,我去找你耍!”

他俩兴致勃勃的说起毽子的玩法,那头秦夏已经准备掏钱付账了,余光瞥见少年的筐子里还有一个干净的布包袱,里面露出一角皮草。

“可是还带了皮子卖?”

他冷不丁想起昔日尤哥儿提过一嘴的卧兔,要是有合适的兔皮,倒是可以买一张,需知猎户可不容易遇到。

少年见秦夏感兴趣,

擦了擦手,把布包袱拿出来解开道:“确实也带了皮子来,本是要拿去卖给成衣铺子的,您瞧瞧?

面前是几张叠在一起,已经鞣过的好皮子,都是兔皮。

两张灰的,两张白的,看不出有什么杂**。

风一吹,兔毛随风摇摆,顺滑如缎。

莫说秦夏,韦朝也走上前来。

他一直想给娘和媳妇一人买一个兔毛围领,直接去铺子里买现成的,一条就要七八钱银子。

但买了皮子回家做,就能省下一大半。

韦朝打算要两条,秦夏的想法也一样。

虞九阙不会针线,做卧兔的事还得麻烦方蓉,正好另外一条就当是孝敬干娘。

少年一听,这是四张皮子也是一口气卖出去的意思,就差磕头喊俩人财神爷了。

四张皮子最终以一张二百文的价钱成交。

少年猎户一下子得了一两多银子,东西才只卖出去一半,药钱已经有了。

秦夏和韦朝则都买到了惦记许久的东西,彼此心里皆是满足。

手上提了东西,一条街走到头,逛得也差不多了,四人打道回府。

到家门口时,秦夏和虞九阙说了一声,拎着其中一只野鸡给了韦朝。

“咱们两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就不特地上门给叔婶拜年了,这只鸡拿回家吃,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少不得又是一番客气,这等事最令秦夏头大。

生怕一会儿又引得葛秀红出来,他索性发挥腿长的优势,两步跨上前,把野鸡放在了韦家门前的台阶上,拉着虞九阙就跑。

大门一关,他韦大郎不收也得收!

虞九阙一开始还没搞清楚状况,进了自家门回过神来以后,忍不住展颜笑道:“你纵然是送出去了,回头韦大哥还要给回礼。

秦夏无奈地摇摇头,“等他回礼,我定不会和他拉扯。

老一辈才爱干这事,秦夏小时候跟长辈出去拜年,当着面父母不让收红包,那些亲戚能追出来顺着车玻璃缝塞进来。

现在想想,也都是一桩桩让人会心一笑的乐事。

如虞九阙所料,晚饭前韦朝果然来登门送年礼,拿来两大块年糕、一兜蜜橘和一方丝绸帕子。

“蜜橘和帕子都是我那小弟从南方捎回来的,橘子比咱们这码头买的更甜,帕子的花样是阿双专门给九哥儿挑的,都收着,别客气。

这回礼比秦夏想象中的还要贵重,可韦

朝做事也周到一句曹阿双专门挑的就堵了秦夏婉拒这三样东西里最贵的帕子的理由。

东西拿回来年糕放进灶房明天正好当早食蜜橘现在就能吃剥开以后汁水丰盈咬一口甜入心脾。

而绣着兰花的湖蓝色帕子也被虞九阙小心地收了起来。

“按理说我也该回赠双姐儿一条帕子的只是我拿手绣工着实拿不出手出去买怕也买不着比这条更精致的。”

虞九阙有些发愁没想到这年节的人情转了一圈落在了自己头上。

秦夏把剥好的橘子送到他的唇边“既然帕子是韦夕带回来的那双姐儿肯定也有了本就是一对的你又何苦在帕子上费劲。”

想想也是。

有这南府的丝绸珠玉在前自己再送帕子反而不美。

虞九阙张嘴叼走那瓣橘子刚咽下去

过去秦夏对他也处处照顾可远没有照顾到这个程度。

虞九阙眨眨眼睛确信秦夏之前八成也忍得辛苦。

足以说明自己过去种种因不得亲近而生的忧思绝非一头热。

两人腻腻歪歪地分吃了两个橘子期间掉地上一点橘子皮被大福眼疾嘴快地吞下去了惹得两人面面相觑。

“鹅能吃橘子皮么?”

秦夏比起虞九阙稍微多一点经验想了想道:“应该可以。”

以前乡下养鹅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在他印象里爷爷家的大鹅除了肉什么都吃。

不过只吃橘子皮多少有点可怜虞九阙分给大福两瓣橘子也被它欢天喜地地吃掉。

“嘎!嘎!”

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尝出味道但起码看起来是很喜欢的样子。

吃完后就叫着扇起翅膀用脑袋把堂屋的门挤开一条缝自己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

初二一早秦夏和虞九阙拾掇一新拎着年礼外出拜年。

第一站先去了兴奕铭兴掌柜家过去两个月兴奕铭对他们的小食摊关照甚多加之按照年龄算又是二人长辈没有过年不上门的道理。

但大户人家节日里必定迎来送往十分忙碌规矩也多按理说上门之前都要递上拜帖看人家有没有时间招待。

故而当秦夏向兴家门房递上年礼与名帖得知兴奕铭一家三口外出走亲戚了后也并不多意外只让门房代替转交又给人塞了几文赏钱便离开了。

甘源斋是城中传了几代的老字号商户,平日里上门的人多是商贾掌柜,秦夏在里头算是穿着寒酸的。

但即使如此,门房也不敢怠慢手里这两个封了红纸的篮子,谁不知道自家大爷是个吃遍县城的,只要得了他青眼,便是个路边卖烧饼的也对人礼遇有加。

记得有一回有个商贩送来两罐子酱,闻着一股腥味,看起来灰乎乎的,半点不值钱,被上一任门房忘在角落,后来翻出来都长绿毛了,才知道那是人家特地孝敬兴奕铭的什么虾酱!

上一任门房因此挨了好一顿骂,还罚了半年月钱,赶去后院干粗活了。

现任门房想到这件事,当即打了个激灵,赶紧叫来小厮,让他将篮子送到兴奕铭一家所住的院子。

“记着别放暖和地方,只怕里面有吃食,要是放坏了咱都要吃挂落!

小厮也清楚兴奕铭的做派,应了一声,麻利儿地朝宅中大房专属的小灶房跑去。

至于晚间兴奕铭回来,发现里面是一份包给兴圆的压岁钱,以及秦夏专门给他做的几样精致小食,惊喜万分,这便是后话了。

另一边,秦夏和虞九阙已经顺路回家取了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