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就在群儒为著书头疼的时候。
庄毅这个始作俑者,却已经到了文渊阁。
这是皇室藏书阁。
只有翰林才有资格进来。
结果,庄毅靠辩论伪书获得了机会,真不错。
他到的时候,翰林都没来,于是随手拿起一本书。
咦,太学石经!
翻开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儒校勘的七部经典。
石经,顾名思义就是刻在石头上的。
但是石头容易被破坏,所以拓印了书。
应该有些年头。
庄毅捧着书,到文渊阁一侧的书桌前坐下,打算慢慢看。
这时,就看到桌上有一幅字帖。
内容不长,是重复写的一行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每写一句就换一种书法,庄毅算了一下,有十三种书法。
还挺追求大而全,庄毅心想。
应该是一个有些狂气,又很自负的家伙。
庄毅来了兴致,决心和他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他打开砚台,倒了些水,拿起墨条,开始研墨。
一边研墨一边想,用什么语句回应他合适。
嗯……
就用那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研完墨,庄毅取出一张宣纸,铺在案上。
然后选择右手执笔,把那句话也写十三遍。
但是,写的不是楷书、狂草、今草。
而是……金文!
金文书法,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
文字的过程,是不断演化、精进的。
金文书法则是在金文基础上,重新写的书法。
既然这位翰林,在字帖上这么狂,就给他亿点震撼。
不久,庄毅写完,而后带着《太学石经》,深藏功与名。
一个时辰后。
应付完繁重政务的皇帝,到文渊阁放松一下。
四个皇儿虽然依旧极度不靠谱,但是比以前改观不少,因此皇帝心情不错。
来到桌案前坐下,皇帝扫了一眼案牍,想欣赏一下自己练习书法的成果。
太监捧来一盏茶。
皇帝端起茶盏,准备边看边喝,然而就这一眼,让他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连端的茶盏都气冲冲的放下。
哪个家伙,用这么丑的字,写出一篇字帖。
简直岂有此理!
等等。
能到文渊阁的,都是翰林学士,怎么可能写丑字。
还有!
好像有一个人能来文渊阁,且不是翰林。
愤怒片刻后,皇帝反应过来。
庄毅有资格来。
之前没发生这回事,我刚同意他能来,就发生了。
不是他还是谁。
出于对神童的敬重之心,皇帝耐着性子,仔细看一遍。
而后,皇帝发出一声轻‘咦’。
再然后,看到字帖的最后几行,眼睛都亮起来。
这、这是失传已久的钟鼎文!
每一个字,都来自青铜器,而其中蕴藏笔锋。
不错,不错。
只是这笔锋,怎么越看越熟悉呢?
皇帝拧眉,一边思索一边继续,突然眼睛瞪得滚圆。
好家伙。
这笔锋不是别人的,正是朕的!
这小子胆子真大,是嘲讽我虽写出十三种书法,却笔锋一样。
练了等于白练!
有意思。
还是第一次有人敢这么嘲讽,却又这么隐秘。
皇帝不想破坏这份‘美好’,于是蘸墨,取了一张宣纸,再在纸上模仿钟鼎文,写一篇字帖。
其实,他连字帖的内容叫什么都不知道。
但就是喜欢。
另一边。
庄毅带着书,到了御书房。
恰逢此时,四位皇子从御书房出来。
他们的脸上,都写着同款表情:痛苦、沮丧、生无可恋。
太难!
以他们的真实水平,哪能写得出《三国演义》,我很怀疑。
一开始,他们还自信满满。
今日,却在群儒的‘打击’下,毫无斗志。
好像真的不是写话本的料。
瞧见四位皇子的表情,庄毅心中有数,是该给他们打波鸡血。
“怎么样,四位皇子好像遇到困难。”
“好难。”杨征率先开口,“父皇让我们写,我怕是到死都写不出来啊。”
其他三位皇子连连点头。
庄毅笑道:“正是因为难,所以才珍贵。你们想啊,如果轻松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