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待父亲说完,魏小婉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吟片刻,亲自为父亲斟了一杯热茶,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一丝冷静的分析。
“阿耶息怒,您的担忧,婉儿明白!礼法纲常,确是立国之基,不容轻慢!”她先肯定了父亲的核心观点,让魏征的脸色稍霁。
但紧接着,她话锋一转,语气轻柔却坚定:“但是阿耶,您方才也提到了,那林平安所言土豆、化肥,若果真能亩产千斤,增产数成,此乃何等功业?!”
“婉儿虽深处闺阁,亦知民生多艰,若真有此神物,活命无数,富国强兵,其功恐不下于古之神农,此乃泽被苍生、功在千秋之事啊!”
魏征一怔,眉头依旧紧锁:“功是功,过是过!岂可因其功,而恕其过?更不能以此作为要挟之资!”
“阿耶所言极是!”魏小婉点头,随即引导道:“那依阿耶看,是立刻**他,阻止他继续研制那利国利民之神物为好?”
“还是暂且观望,待其功成之后,再以国之法度、君臣之礼对其约束规劝为好?”
她看着魏征疲惫发红的双眸,继续缓缓道:“阿耶**他,自是秉持公心,维**度!”
“可若因此事,寒了其心,令他真的赌气不干,长安伯少年热血,冲动之下若将那祥瑞搁置或毁去,那天下等待救济的百姓又当如何?”
“届时,是维护了虚无缥缈的颜面重要,还是实实在在的万民性命重要?”
魏小婉的声音不高,却句句敲在魏征的心坎上。
他一生谏言,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康!
“再者!”魏小婉微微低头,淑丽的脸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声音更轻了些。
“婉儿虽与长安伯仅有一面之缘,但观其行事,虽看似跳脱不羁,但其人似乎并非大奸大恶之徒!”
“其心中,或许确有济世为民之念,只是行事方法过于惊世骇俗!”
“阿耶素以慧眼识人、善于引导著称,为何不能对其耐心些,先观其行,待其功成,再以师长之风,徐徐教化之?”
“如此,既可得其利国利民之实,又能导其向善守礼,岂不两全其美?”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阿耶,您官袍和官帽上绣着他写的诗,可见您内心深处,亦是惜其才,赏其志的,为何不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也多给天下百姓一个希望呢?”
魏征沉默了。
他看着女儿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又看了看奏章上林平安的名字,再瞥见官袍和官帽上的诗句,心中的愤怒和失望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
女儿的话,有理有据,更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格局上。
他固然要坚持原则,但若因坚持眼前的“礼法”而可能损害更大的“民生”,这绝非他魏征所愿。
而且,女儿的劝说,也触动了他心底那丝对林平安恨铁不成钢的惋惜之情。
良久,魏征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思索。
他伸手将那份刚刚写到一半的**奏章拿起,就着烛火,将其点燃。
火焰跳跃着,吞噬了那些激烈的言辞。
“罢了!”魏征看着化为灰烬的奏章,声音有些沙哑。
“婉儿,为父便依你所言,暂且观望些时日吧!但愿此子,莫要辜负了这份期许,更莫要辜负了这天下百姓!”
魏小婉见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阿耶英明!”
平安,婉儿能帮你的也就这些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和阿耶失望啊!
看向林府方向,魏小婉心头喃喃。
…………
翌日,阳光微暖,秋风送爽,禄东赞在两名随从的搀扶下出了太医署。
他脸色苍白,连续两次被林平安气得昏厥,不仅身心受创,更让他的自信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他眼神阴郁,再无之前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挫败感和不甘。
大唐公主难道真的就如此遥不可及吗?天神难道真的不再护佑吐蕃了吗?
他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愤懑,漫无目的地沿着繁华的朱雀大街走着,两名随从见状,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伴随着车轮辘辘声由远及近。
一辆装饰颇为华丽却不失雅致的马车,在一队护卫的随行下,从不远处的街角缓缓驶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