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李世民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魏征,怒声道。
“魏征!你强词夺理!朕乃天子,岂会畏人之言?只是御史台职责重大,需沉稳之人,林平安年纪尚轻,性情未定,还需磨砺!”
“磨砺?”
魏征的声音更加激昂:“何处磨砺能比御史台更能锻炼其心性?使其直面官场弊端,直面君王得失?”
“当年陛下不嫌臣愚直,委以谏议之职,如今有才胜臣十倍者,陛下却百般推诿!臣实不解!莫非陛下功业渐成,已不复当年虚心纳谏之胸襟了?”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简直是在说李世民膨胀了,飘了,不爱听真话了!
“砰!”
“魏玄成!”李世民猛地一拍案几,豁然起身,胸膛起伏,显然被气得不轻。
“你放肆!朕之胸襟,何时轮到你來质疑?朕看你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若是换作别的臣子,见李世民发这么大火,早该跪地请罪了。
但魏征不是别人,他非但不惧,反而更加挺直了腰板,直视着暴怒的李世民,慨然道。
“陛下若认为臣放肆,臣甘领罪责!然臣之所请,乃为江山社稷,并非为私!”
“若陛下因一己之喜恶,或因畏惮直言,而弃贤才不用,臣便是拼却这项上人头,也要死谏到底!”
“陛下今日便是杀了臣,臣也要说:拒林平安入御史台,乃陛下之失!”
李世民气得在原地转了两圈,指着魏征,周身杀气凛然,手指都在发抖:“好你个田舍翁,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他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事杀了魏征,那不成昏君了?
但他也绝不想把林平安这把“诛心”的利剑天天放在身边对着自己。
温彦博见状,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连忙打圆场:“陛下息怒,魏侍中也是一片忠心,只是言辞急切了些……”
可他话未说完,便见魏征抖了抖绣在官袍上的诗,朗声念道。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世民:“……”
大殿百官:“……”
(好活!这二凤确实过分了,看来我得加把火了!)林平安暗赞一声,跨步出列,神色肃然的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臣林平安,恳请陛下准臣入御史台!”
李世民浑身一震,眸光死死的盯着他。
百官的目光也齐刷刷朝他看来。
不等李世民发话,林平安竟然提高了音量,语气那叫一个诚恳又扎心。
“陛下!臣知陛下因臣与公主之事罚臣俸禄,臣甘愿领罚,绝无怨言!”
“然,臣细细思之,陛下罚臣,皆因臣未能谨言慎行,致使家事外传,有损天家颜面!”
“然则!”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臣思来想去,发现臣之问题,根源在于所处之位不对!”
“户部郎中之职,重在理财算账,琐碎繁复,易于使人拘泥小节,反而忽略了立身持正、言辞谨慎之大节!”
“臣之过,非不愿改,实乃环境使然,无处施展谨言慎行之才能啊!”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这…这混账小子!被罚了俸禄还不服气,居然能绕这么大个圈子,把过错怪到官职不对头上?!
林平安继续他的表演,声音愈发痛心疾首:“陛下!若能使臣入职御史台!臣必日日沐浴于魏大人等直言敢谏之忠烈氛围中!”
“耳濡目染,学习如何堂堂正正谏言,如何持公守正发言!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治臣失检之病!此乃对症下药啊!陛下!”
“再者!”
林平安根本不给人打断的机会,就是一顿输出。
“御史台职责便是纠劾风纪,监察百官,臣若在此位,即便言辞有所激烈,亦是职责所在,份内之事!”
“总好过如今在户部,稍有不慎便落人口实,动不动就遭**劾!”
“陛下!您将臣调入御史台,非是提拔,实乃是拯救臣于水火,矫正臣之言行啊!”
“陛下!您就允了臣吧!让臣去御史台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这一番话,林平安直接把李世民不想他去御史台的理由(言辞锐利)。
硬生生掰成了必须去御史台的理由(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发言)。
把惩罚(罚俸)说成了需要换职位治疗的“病情”,还摆出一副“你不让我去就是不肯救我”的无赖嘴脸!
听的殿内百官是直抽凉气,目瞪口呆。
知道这林小子能说,但没想到这林小子这么能说!就连魏征都震惊了。
“噗——咳咳咳……”
李世民这次是真的被气到差点吐血了!他指着林平安,浑身颤抖,对着下方百官道。
“你们听听!你们听听!他这说的是人话吗?啊?朕罚他,倒成了朕的不是?”
“朕不让他去御史台,倒成了朕不让他学好?混账!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百官面面相觑,默然不语。
林平安这张嘴太可怕了,竟能颠倒黑白,可以想象,若是他们敢跳出来应和李世民的话,怕是会被林平安给喷死。
魏征见状,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长安伯所言,虽似诡辩,然细思极有其理啊!”
“玉不琢,不成器!长安伯此等璞玉,正需御史台此等良工加以琢磨!”
“陛下将其置于户部,确是埋没其才,亦不利于其修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