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40 章 以贪治贪,囚徒困境


百官的目光也纷纷**到了他的身上。
林平安的本事他们可是见过的。
林平安沉吟片刻,拱手说道:“陛下,贪腐危害甚大,腐蚀国家根基,必须打压遏制!
刚魏公和刘大人提的建议虽好,却忽视了人性的贪婪,和官官相护的特性!
这贪腐犹如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皆因诸多贪腐都藏于火耗、平余,解费等各种名目之下!
此乃朝廷默许之灰域,百官心照不宣之利薮!”
嘶!
这小子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百官闻言,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火耗指的是,官府以粮食、铜钱在熔铸、运输等过程中会有损耗为由,额外向百姓征收的附加费,实际损耗往往远低于征收额,多成为官吏盘剥的手段。
平余则是在火耗之外,地方官府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或中饱私囊,从征收的赋税(包括火耗)中再提取的一部分额外收入,本质上也是对百姓的额外剥削。
解费通常指的是赋税解运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这三种都是不合理的,但却大大减轻了朝廷国库财政的压力,维持了地方官府的运转。
而这也是为何历代统治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想要彻底根治,非雷霆手段不能奏效,臣有一计,名曰火耗归公连环互讦,其效如同刮骨疗毒,其行似驱虎吞狼,可让贪腐无所遁形,打破官官相护!”林平安接着说道。
火耗归公,连环互讦!
百官尽皆色变。
李世民双眼一亮:“说说看,如何实行?!”
林平安整理了一下措辞,开口说道:“第一步,陛下即刻下旨,诏告我大唐各郡县,所有火耗,平余,解费等项,一律尽数归公,皆为朝廷正项收入,所有耗损记录账簿,纳入国库,私留,加征者,以贪墨论处!”
唐检皱眉提出了质疑:“这地方公务繁杂,确需耗用,若一刀切,全部归公,地方运转怕是会陷入瘫痪,长安伯难道就没有考虑这一点吗?”
众人纷纷点头。
林平安微笑点头道:“唐大人说的我自然是考虑到了!朝廷可以根据州县大小,富庶程度,赋税多寡,公务繁简,重新核定下发一笔公事补贴款项。
这笔款项,定额,公开,专款专用,用于弥补地方因火耗归公而产生的实际合理支出!”
公事补贴!
听到如此新鲜的词汇,百官都不禁一呆,若真定额,公开,专款专用,哪还有什么油水可捞啊!
一时间,百官看向林平安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侯君集眼珠骨碌一转,看向林平安,开口说道:“平安伯的计策虽好,可依旧还有不少漏洞,这公事补贴若是被地方贪腐了怎么办?”
林平安回道:“可设立清蠹赏和连坐劾!凡**地方官员贪墨,克扣,虚报,挪用,一经查实,可获得贪墨赃款三成,且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地方低级胥吏官升一级,百姓赏赐良善牌匾可萌及子孙!
举报者为同级或下级官员,可优先考虑升迁,若为同级或上级,记大功一次,纳入政绩!
连坐劾,凡一衙之内,查出贪墨,主犯伏法后,其直属上官,以失察罪论处,按照贪墨金额大小,轻者罚俸降级,重择罢官流放!
同衙知情不报者皆视为同党,罪减一等论处,若主动举报同衙贪墨者,可豁免自身罪责!
如此这般,再搭配刚刚魏公所言让御史台不定期巡查,必能奏效!”
嘶!
此言一出,殿内百官直抽凉气声此起彼伏。
这清蠹赏和连坐劾直接打破了官官相护的局面。
在高额赏金和晋升的诱惑下,足以让普通百姓,底层胥吏,或不得志的下级官员,或者同僚红眼铤而走险举报。
一个衙门出现贪墨,全部人都要被牵连,人性本私,为了自保,知情者会疯狂的抢在别人前面举报同僚或上级。
上官为了不被下属牵连失察,会拼命的盯着下属,甚至主动揪出问题撇清自己。
这环环相扣之下,整个衙门瞬间从最开始的利益共同体,变成互相猜忌,互相监督,争相举报的地狱。
看着瑟瑟发抖的百官,林平安差点笑出了声,这囚徒困境果然好用。
“长安伯大才,利用人性贪婪,以贪治贪!”魏征激动赞道。
“陛下,长安伯所献之策确实妙用无穷,能有效遏制贪腐,老臣建议立马推行天下!”房玄龄朝李世民拱手道。
侯君集见状,急声道:“陛下不可啊!这连坐劾过于严苛,恐累及无辜,整个大唐官场怕是人人自危,人心浮动!”
“微臣附议!”
殿内不少官员齐声附和。
尤其是世家官员反对的声音最大。
李世民看向林平安:“小子,你怎么说?”
这么多人反对,他虽是大唐皇帝,却也不可独断专行。
林平安环视百官冷笑道:“水至清则无鱼,大家都懂,然今满池尽墨,天子脚下,都敢铤而走险,地方上的贪腐之风怕是更甚!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今日之严苛,为的是换取明日之清廉!
若诸公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