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霸道的体制大佬,新寡的她》

第23章 陵园


周蜜来的时间点临近中午,马上要下班,准备关门的时间。
本来不让人进了,管理的大爷是个一条腿有些瘸的老人,看周蜜年纪小,且一口一个叔亲切地叫着,让她进了里面。
“你是十六队收破烂周长发的女儿?”
老人突然问道。
“嗯,叔,你认识我爸?咱们是一队的?”
周蜜有些讶异。
她们村子算是镇子里最大的村子,有十六个队,七千多人,算是比较大的村子,很多人就是一个村子也互不认识,最多就是本队的人认识本队的。
这些年随着村镇的发展和外出打工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就是本队的人也不认识,尤其是年轻人,最多也就是一些四五十靠上的人彼此认识。
周蜜从小跟着周老头去城里收破烂,最多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回老家,老家的人最多也就是认识本家的几个所谓血缘关系还算近的人。
“哎!早些年集体挖河道的时候,我跟你爸一起干过活,我是三队的王新安,跟你爸以前关系可不错,闺女,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现在都这么大了。
长发比我有福气,这人走了还有个闺女惦记着。”
老人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
王新安,周蜜自然是听说过的,周老头提起老家经常提起的一个人。
原因除了两人年轻的时候经常结伴干活外,王新安也是孤寡老头一个。
相比较周老头结婚有过媳妇,还抱养了一个女儿,王新安因为小时候小儿麻痹症,一条腿不方便,没结婚,更没有自己的孩子。
老周头有一个抱养的女儿,还被人嘲弄是“半个绝户头”,王新安的境遇就更不用说了。
农村乡下这地方,虽然这些年相比较好了一些些,但仍然是个蛮荒弱肉强食的地方,家里没有儿子就容易被人欺负挤兑,更不用说孤寡老人了。
老周头相比较普通村里人还算是聪明些灵活些,看到农村种地很难摆脱贫困,还有在村里容易被人挤兑欺负,干脆带了媳妇和女儿周蜜直接到城里打工,不到逢年过节,很少回去,倒是少了早些年在老家弯弯绕绕的争执和生气。
周蜜对王新安也是有印象的,早些年上小学时跟着周老头回老家,还跟着周老头去过王全安家里,那个时候的王全安看起来很年轻,尽管住着一个有些旧旧的老院子,但无论是院子还是房间内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是个很讲究的人。
只是这几年的功夫,王全安已经老了太多,如果不是他自己提醒,周蜜都没能认出他来。
周蜜在王新安陪同下给周老头上了香,磕了几个头,从放骨灰盒的大殿走了出来。
这个陵园面积不算大,周蜜所在的村子叫周王村,因为距离县城不远,且早些年建了一个大些的化工厂,村子里的不少田地都被征占了。
村子里居民基本都靠在附近或者去城里更远的地方打工生活。
早些年村子里的村民去世都埋在自己家田地里,堆个小坟堆不耽误种地,但土地没了,人还是要埋葬的。
上面就划了一块地给村子里的做陵园,里面有墓地,但需要钱购买,好的位置需要七八万,很一般的位置也需要两三万,至于骨灰殿就是一个很大的房间,里面可以放骨灰盒,村子里的村民免费放置。
周妈去世后,就放在了骨灰殿,周老头去世后,周蜜手里的钱基本花光了,没钱给周老头安置好的墓地,就也先暂时放到了骨灰殿。
要买就买最好的墓地,周蜜是这样想的。
周老头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很爱面子的人,是那个年代人的特色,周蜜曾经很不服,觉得周老头都是为了别人的脸面活的,爷俩还发生过争吵。
年纪见长,周蜜渐渐理解周老头的心情,他们那代人受的教育就是那样,还有男人跟女人是不同,对于男性来说,老家就是他们心中的耶路撒冷。
周蜜不能改变他们,只能尽量按照老人的心意行事。
“叔,你现在跟着你侄子住吗?”
已经接近中午,周蜜看看时间,也该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
她记得周老头说过王全安后来腿脚不便,年纪也大了,跟着他侄子生活。
农村这地方,孤寡没孩子的老人,观念里就是靠侄子。
所谓的靠其实不过是自己**之后,侄子能帮忙埋葬、摔个盆什么的,不过这些事儿,侄子是不会白干的,基本老人的宅子、房子、田地什么的,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