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大唐钱庄的门口就已经是人山人海。
队伍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拐了好几个弯。
昨天尝到甜头的老百姓,今天拖家带口,揣着家里积攒的所有铜钱,全都涌了过来。
“快快快!今天再晚点,那十文钱的添头就没了!”
“谁说不是呢!我昨天换了一贯,白得十个大钱,够我家娃吃两串糖葫芦了!”
“我跟你们说,这宝钞可不止是能换钱,西市那几家新开的粮铺,用宝钞买米,一斗还能便宜一文钱!”
人群中,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宝钞,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能换钱的凭证了。
它成了长安城里最新的“硬通货”,甚至比铜钱还好用!
因为方便,因为有优惠,更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能跟上潮流的体面。
钱庄的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储备金的铜钱流水般地换出去,又流水般地被百姓用真金白银买回来。
一进一出之间,宝钞的信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植人心。
与此同时。
清河崔氏的府邸深处,气氛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啪!”
一个上好的青瓷茶杯,被崔氏家主崔仁师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废物!一群废物!”
他须发皆张,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堂下跪着的一众管事。
“我让你们去散播谣言,去煽动人心!结果呢?你们把人心煽动到林浩的钱庄门口排队去了?!”
“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一个管事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声音发颤。
“家主……那林浩的手段,实在太毒了。他……他竟然真的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兑换,还、还倒贴钱……”
“他用咱们的四十万贯,来打咱们的脸!长安城的百姓现在都说他林浩是活菩萨,说咱们世家是吸血的恶鬼!”
“够了!”
崔仁师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案几。
“**?老夫不跟他们玩这些虚的了!”
他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
“传我的话下去!”
“即刻起,我崔氏旗下所有米铺、粮行、布庄、酒楼、当铺……所有商号,一律拒收宝钞!一文钱的宝钞都不许收!”
“还有,告诉那些依附我们崔家过活的小商户,谁敢收宝钞,就是与我崔氏为敌!断了他们的货源,让他们关门滚蛋!”
“他林浩不是想用宝钞流通天下吗?好啊!我倒要看看,他那纸片子,在长安城里,除了他那几家官办的钱庄,还能买到什么!”
“老夫要让他亲眼看着,他的宝钞,是怎么变成一堆废纸的!”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崔仁师的命令下,迅速张开。
不只是崔氏。
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这些盘踞大唐数百年的庞然大物,在同一时间,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他们要动用自己最根本的力量——对实体经济的绝对垄断,来绞杀这个刚刚诞生的新事物。
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正式打响!
长安东市,最大的粮行“常丰仓”。
一个推着独轮车的汉子,兴冲冲地拿着刚兑换的宝钞跑了进来。
“掌柜的!给我来两石粟米!”
粮行掌柜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拨弄着算盘,冷冷地吐出两个字。
“没空。”
汉子一愣:“掌柜的,我给钱啊!用宝钞!”
掌柜终于抬起头,瞥了他一眼:“宝钞?那是什么东西?本店只收铜钱,没有铜钱,就滚。”
汉子脸涨得通红:“你……你怎么能这样!官府都认的东西,你凭什么不认?”
“凭什么?”掌柜“啪”地一声合上账本,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就凭这粮行是我开的!我说不认,就不认!不买就滚,别耽误我做生意!”
同样的一幕,在长安城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对不住了客官,我们锦绣阁的丝绸,不收宝钞。”
“想在我的酒楼吃饭?可以,拿铜钱来。”
“什么?当东西也想用宝钞?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长安城仿佛被劈成了两半。
一半是热火朝天,继续接受宝钞,生意兴隆的官方钱庄和少数合作商铺。
另一半,则是占据了市场八成以上的世家商号,他们筑起了一道冰冷的经济壁垒,将所有拿着宝钞的百姓,拒之门外。
恐慌,开始蔓延。
那些早上还兴高采烈兑换了宝钞的百姓,此刻手里攥着那张精美的纸,却发现它买不来米,也买不来布。
“怎么会这样?这宝钞怎么突然就不好使了?”
“完了完了!我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换成这玩意儿了!”
“我就说这纸片子不靠谱!这下全砸手里了!”
质疑和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取代了早上的狂热。
宝钞务,气氛凝重。
墨顿一头冲进林浩的书房,脸上全是汗,声音都变了调。
“老师!不好了!世家……世家他们动手了!”
“他们联合起来,旗下所有的商铺,全都拒收宝钞!现在市面上已经乱了,好多百姓都堵在咱们钱庄门口,要求把宝钞换回铜钱!”
张铁山等一众工匠骨干也跟了进来,个个气得满脸通红。
“监卿大人!这帮天杀的!他们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太无耻了!明着玩不过,就来阴的!”
整个房间里,只有一个人,平静得可怕。
林浩正站在一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