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江山一统志》
俱文珍走了没多久,吐突承璀进来禀报,太子右庶子武元衡求见。
李纯在脑子里过了过武元衡这个人,知道他是个人才,也是支持自己的铁杆亲信,想着早晚都要见,晚见不如早见,就说:“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只见进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风姿儒雅,仪态俊朗,果然是当朝第一美男子!
李纯笑道:“现在都没有太子,你怎么当起了太子右庶子。”
听到这,武元衡讪笑一下说:“殿下就不要取笑我了,都是王叔文他们折腾的。”
李纯故作疑惑:“你跟王叔文他们有仇?为什么要折腾你?”
武元衡恨恨地说:
“王叔文他们一伙当政后,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我特别看不惯,他们还要拉我入伙,我是断然拒绝。我原来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安葬德宗皇帝时,朝廷委任我担任山陵仪仗使,负责葬礼的一些事宜,王叔文的亲信、监察御史刘禹锡,是我的下属,要求充当仪仗判官,我看他们不顺眼,拒不答应。王叔文等人怀恨在心,肆意诽谤,利用职权罢去我的御史中丞官职,贬为太子右庶子。”
李纯想起来了,这个武元衡是王叔文和刘禹锡的死对头,斗了几十年,二王八司马事件后,刘禹锡还被他多次打压,而且此人颇有才华,坚决支持唐宪宗削平藩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干将,于是说:
“既然王叔文拉拢你,你为何不愿加入他们,能升官不是很好吗?”
武元衡听了后,有些不满地说:
“王叔文、王伾早年我就认识,他们本没什么本事,以前靠着下棋、伴读接近皇上,王叔文骄狂自大,王伾丑陋猥琐,都不是干大事的料,不过是以改革为幌子,收买人心,拉拢建立自己的小集团,居心叵测,早晚会失败,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李纯还想继续摸一下武元衡的想法,就说:“对现在的局势,你有什么看法?”
武元衡的态度很直接:
“目前皇上因病难以很好的处理朝政,应当早立广陵王为太子,为皇上分忧,可是王叔文一伙为了自己的私利,居然从中阻挠,着实让人可恨。”
李纯又说道:“你对王叔文这个小集团怎么看,听说他们**了不少人,也算是人才荟萃。”
武元衡哼了一下:
“人才荟萃谈不上,他们这个小集团,以王叔文、王伾、韦执谊为核心,以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人为骨干,人数虽多,但是在朝中资历尚浅,又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很多老资格的官员对他们敬而远之,他们对朝政的掌控力不够,全靠着皇上的支持,才横行无忌。他们这伙人,干事的能力不大,吹牛的本事却不小,居然互相吹捧是伊尹、周公、管仲再世,都是什么玩意!”
李纯知道武元衡是可用之人,就说:
“你的想法我已知晓,咱们也算是一条道上的人,但是要有所作为还是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徐徐为之,其他合适的大臣你都可以先联络,有事可以随时来见我,今天先聊到这里吧。”
武元衡听了这句话,知道李纯已经跟自己交心,就放心地拜别而退。
李纯后续又接见了几个重要人物,通过直接谈话和派人沟通,初步建立了一个拥护自己的小圈子,心中有了一些底气。他通过不断的了解和分析,对朝中的人员进行区分,把这些人分为三个派系。
一是以王叔文为首,包括王伾、韦执谊、**言、牛昭荣等人的派系,包围在顺宗身边,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希望皇权一直在顺宗手里,可以方便他们掌权。
二是以杜黄裳、俱文珍为首,包括卫次公、武元衡、刘光琦、薛盈珍的派系,支持立自己为太子,对权力进行重新洗牌,形成新的权力体系。
三是以杜佑、高郢、郑珣瑜等人为首的骑墙派,这些人有的年老昏聩,有的人胆小怕事,不愿参与权力斗争,谁也不帮,暂时屈从于王叔文等人的权势之下。
李纯在前世读过不少史书,深知拉拢一帮人为自己所用的重要性,对于这些人,李纯自然是想办法扩大拥立自己的派系。但是目前王叔文等人掌权,短期内难以扭转局势,如果轻举妄动反而不利,暂时只能积蓄力量、蛰伏待机。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纯感觉身体已经好利索了,就在王府陪着郭妃和儿子李宥玩耍,儿子李宥已经9岁了,正是活泼可爱的年龄,李纯也很享受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这时,吐突承璀走过来说:“殿下让我找的会制作**的道士找到了,名叫清虚子,正在终南山修道,不知殿下要何时召见?”
李纯觉得,搞**这事会产生不小的动静,在长安城里必然不合适,需要找个僻静的地方,就问郭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