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被儿女冻死后,窝囊老爹重生了》

第四十五章 一抔黄土,三代人的红线


孙庆华的实验室,在主楼最深处,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角落。

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怪味的标本仓库。

空气里,混杂着**、酒精和各种干辣椒在不同湿度下所散发出的、奇异的复合香气。

墙壁上,挂满了全国各地的辣椒植株剖面图,桌子上,则堆满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玻璃瓶,瓶子里,浸泡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数不清的辣椒标本。

一个头发花白、身形瘦削、戴着一副瓶底一样厚的老花镜的老人,正背对着门,趴在一台显微镜前,一动不动,像一尊入定的老僧。

他,就是孙立平口中那个“怪人”,中国辣椒研究领域的泰山北斗孙庆华。

“老师,我……”

孙立平推开门,刚想说话,就被老人一个不耐烦的手势,给打了回去。

“别吵!”

孙庆华头也没回,声音沙哑,带着一种长期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不容打扰的偏执,“没看见我正在给‘朝天一柱香’做减数**观察吗?天大的事,也给我等我看完这对同源染色体再说!”

孙立平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出声,只能带着江建国,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悄悄地,站在了门口。

江建国没有丝毫不耐。

他只是静静地,打量着这个奇异的空间。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挂在墙上的图谱,扫过那些泡在瓶子里的标本,最后,落在了那个瘦削而又倔强的背影上。

他知道,他找对人了。

只有这样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上那一抹红色的人,才能真正听懂,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足足过了半个小时,孙庆华才直起身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转过身,看到门口站着的两个人,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立平,我不是说了,不要随便带外人来我这里吗?”

他的语气,充满了“生人勿进”的警惕。

“老师,这位……这位大爷,他……”

孙立平刚想解释,江建国却上前一步,打断了他。

江建国没有介绍自己是谁,也没有说自己是来求助的。

他只是,将手里那个用油纸包着的土包和那几颗辣椒籽,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孙庆华面前那张唯一还算干净的实验台上。

“孙教授,”

他开口了,声音沉稳、沙哑,像戈壁滩上的风,“我从甘肃来。我来,是想替我们那里上百户靠这土、这籽儿活了一辈子的老乡,问您一句话。”

孙庆华扶了扶眼镜,浑浊的老眼,扫了一眼那抔平平无奇的黄土,和那几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种子,语气里,依旧带着几分不耐烦。

“问什么?”

江建国缓缓地,将林晚秋和那个德国人克劳斯·施密特,关于“土壤重金属残留”、“农家肥有机标准”、“国际认证体系”的那些,他从黄国强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却又字字诛心的“理论”,用他自己的、最朴素的语言,复述了一遍。

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夹杂任何个人情绪。

他只是,像一个最忠实的信使,将那套来自另一个文明的、冰冷的“审判书”,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了这位中国最顶级的农业科学家面前。

孙庆华静静地听着。

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表情一点一点地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不耐烦,到疑惑,到凝重,最后,当江建国说到“他们说,我们这养活了祖辈的土,是垃圾,我们这传了几百年的种,有毒”时,这位一辈子都与土地和种子打交道的老人,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骤然,爆发出了一团骇人的、如同要将人焚尽的怒火!

“放**狗屁!”

孙庆华猛地一拍桌子,那台精密的显微镜,都跟着跳了一下。

他那瘦削的身体里,爆发出与他外形完全不符的、雷霆般的咆哮!

“一群只认洋人数据、忘了自己祖宗是谁的二鬼子!一帮连中国的土都没踩过、中国的辣椒都没吃过,就敢在这里对我们指手画脚的洋奴才!”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江建国带来的那抔土,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嘶哑。

“重金属?他懂个屁的重金属!他知不知道,我们河西走廊的土壤,是典型的碱性钙质土,土壤里的重金属,天然就处于一种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稳定态?”

他又指着那几颗种子。

“有机标准?他德国人的有机标准,是拿来种他们那温室里的番茄的!我们这‘板椒’,是在戈壁滩上,一年三百天,顶着太阳,喝着雪水,靠着风沙长大的!它骨子里,就带着这片土地的魂!拿你们那套娇贵的‘标准’来衡量它?简直是对牛弹琴,是对生命的侮辱!”

孙立平站在一旁,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跟了老师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

江建国的心,却在这一刻,彻底地,放了下来。

他知道,他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怒火。

他点燃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最深沉的、关于民族尊严与文化自信的那条红线。

“他们要数据,是不是?”

孙庆华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江建国,“好!我就给他们数据!”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来回踱步。

“立平!”

他突然停下,指着门口,厉声喝道,“去!去把封在档案室最里面的,那份关于‘国家区域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003号课题报告,给我找出来!”

“再去!把我们去年,联合地质所,做的关于‘河西走廊土壤微量元素普查’的所有原始数据,全部调出来!”

“还有!”

他最后,指了指江建国带来的那抔土和那包种子,“把这些,立刻,拿去做质谱分析和基因序列比对!我要用我们中国自己的仪器,我们中国自己的方法,我们中国自己的数据,来告诉那帮洋人和二鬼子,什么,才叫**……标准!”

……

接下来的三天,江建国就住在了这间充满了怪味的实验室里。

孙庆华,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仿佛焕发了第二春。

他带着孙立平和几个最得意的门生,不眠不休,将自己几十年来,所有关于这片土地的研究成果,都翻了出来。

江建国,则成了最好的倾听者和提问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