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也能当首辅吗》
“傅兄,我有话要跟你说。”宴会后,四人在城门口即将分别之际,顾靖川突然开口。
江幼宜无视李云承和王砚秋两眼好奇的模样,点点头,朝旁边伸手:“这边说。”
“傅兄,我心有愧,不吐不快。”
“这是做什么?”江幼宜把行礼的顾靖川扶起来。
“我……”这件事对于一个天之骄子来说实在难以开口,“其实你才应该是状元。”
江幼宜一愣:“何出此言?”
“你的殿试文章我看了,写得比我好,状元本应该是你的。”顾靖川满脸愧疚。
江幼宜笑道:“原来顾兄就是为了此事,名次如何都是陛下钦点,陛下自有他的评判标准,顾兄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可是,我祖父是首辅,陛下又是我的表弟,这些关系摆在这里,你不在意吗?”
“素来听闻顾家大公子文采斐然,才名远扬,国子监内考核次次头名,乡试会试均得榜首,如此成绩得殿试榜首理所应当,而会试我只得第四,综合考量也该是顾兄头筹,顾兄无需妄自菲薄。”
“傅兄大义,顾某佩服,如傅兄不介意,你我可以名字相称。”
“自然可以,靖川。”江幼宜微微一笑。
“嗯,文松。”
两人相视一笑,走回城门边。
“靖川,王兄,时候不早了,就此别过。”江幼宜朝两人行礼拜别。
“哎哎哎,先别走,你怎么喊他靖川,喊我王兄?”王砚秋一脸不服气。
江幼宜好笑:“砚秋?”
“这才对!”王砚秋指着自家马车的方向,“文松,云承,坐我的马车吧,你们住哪儿?我送你们回去。”
江幼宜婉拒:“不用了,我们住得挺远的,去车行租辆马车就行了,省得你一来一回折腾。”
顾靖川:“文松,那你是不是要换个地方住?不然之后上值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
江幼宜点头:“这几天正准备去看,等调令下来确定好就换。”现在的小院确实太偏了,本来古代上班时间就早,再住得远,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她可受不了!
“我家有一个之前做仓库用的宅子,距离翰林院不远,闲着也是闲着。如果文松不介意,可以租给你。”顾靖川看江幼宜想要推辞,忙道,“市价。”
江幼宜笑出声:“多谢靖川,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文松,你都要租他家宅子了,今天必须坐我的马车,我今天正好把你们送回去认认路,等你要搬家的时候我去帮你搬家。”王砚秋不由分说拽着江幼宜和李云承就往自家马车那边去。
“那也多谢砚秋了。”经过今天的相处,江幼宜也了解王砚秋是个什么性子。王砚秋是家中幺子,备受宠爱,自恃才高八斗,怎奈通往文学高山的道路上杵着一个顾靖川。
他们俩年龄相仿,不论是国子监还是科举,有顾靖川在,王砚秋只能在他身后当个万年老二,所以王砚秋总是处处想争顾靖川一头,有点儿小孩子脾气,没什么坏心思,单纯得可爱。
吏部签发的任职凭证很快就送到江幼宜手里,确如惯例,顾靖川是翰林院修撰,王砚秋和她是翰林院编修,三日后赴任。
时间紧,江幼宜没办法亲自回家报喜,只能雇人给姨母传信,还捎回去一笔钱。她这一任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回去一趟,要尽快挣钱,买个宅子把姨母和表哥接过来,京城的医疗条件也比县城好,能让表哥早点好起来。
赴任前一日,王砚秋果然如他所言找到江幼宜租住的小院,还额外赶了一辆马车要帮江幼宜和李云承搬家,顾靖川也来了。
顾靖川所说的宅子面积不小,之前应该的确是做仓库的,院子很大,能住人的房间却不多,只有三间,正好她、李云承还有李云承的书童墨砚一人一间。
宅子顾靖川已经提前让下人帮忙打扫干净了,江幼宜和李云承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月租二两银子,还有李云承跟她平摊,很划算。
这里距离翰林院真的很近,连车马费都省了,直接每天步行上下班都行。
次日江幼宜和顾靖川王砚秋一同到翰林院赴任,一位侍讲带领三人简单介绍了一下翰林院里的同僚还有日常的工作,给三人安排在同一个屋子里,之后就再没出现过。
这间屋子里还有一个人,跟顾靖川一样是修撰,叫孟宪和,是往届榜眼,在他们进去时热情打招呼,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翰林院任职的第一天,江幼宜通过观察孟宪和得出这里可以摸鱼的结论。
之前她答应过要帮李云承备考朝考,翰林院里别的没有,书管够,而且还有外面买不到的孤本,但翰林院里的书是不能外带的,所以江幼宜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后都在抄书。
有了这批资料,再加上顾靖川和王砚秋的热情帮助,李云承不出所料通过朝考,正式成为一名庶吉士,四人一起在翰林院共事,同时进入翰林院的还有另外二十几个庶吉士。
“云承,下值后一起去吃饭吧。”与李云承同屋的周元才突然开口。
李云承有点奇怪,进翰林院这几天,这个周元才总是对他很热情,但他对别人的态度却让他感到不舒服,所以他并不愿意跟对方来往太密切。
“不了,今早吩咐了家里的厨娘早点做饭,不回去就浪费了。”他跟江幼宜都不会做饭,厨娘找的附近女郎,每日只负责做饭收拾厨房,其它时间可以回自己家。
李云承跟书童占了两间房,江幼宜跟他平摊房租,李云承觉得他占了便宜,所以雇厨娘的钱李云承坚持要自己出。
“那有什么,一顿饭而已,去吧去吧,我知道有一家酒楼特别好吃,我请你。”
“今天真的不方便,改日吧。”李云承看着自己手里的书,头也不抬。考上庶吉士并非万事大吉,三年后的散馆考试成绩优异才能留在翰林院,否则还是有可能被外放。
“好吧,那我们下次再约。哎,我看你跟咱们这一届的一甲三人走得很近,你们很熟吗?”
李云承蹙起眉头,看向对面的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就随便问问,你不是京城人士吧?怎么会认识顾编撰和王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