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从卖传国玉玺开始》
天光未亮,京城西门便传来沉重的马蹄声。
荆州铁骑涌入尚在沉睡的京城。
为首的韩王一身亮银锁子甲,猩红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他端坐于高大战马之上,眼神倨傲,扫视着晨雾中巍峨的皇城轮廓,嘴角不禁噙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得意。
他故意绕行皇城主街,率领部下走在青石板路上,战马铁骑与路面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惊醒了不少沿途居住的百姓。
众人纷纷出来看,下的大惊失色。
盔甲碰撞,旌旗招展,这本该是在战场之上才能看到的景象,可这些人此刻却堂而皇之地踏入了天子脚下,还是在皇帝即将大婚之事,其意昭然若揭。
百姓们不禁议论纷纷,不敢发出太高的声音,生怕惊动了面前路过的这尊大佛。
韩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
敲山震虎,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到来,以及他手中足以搅动乾坤的力量。
即便尚未开战,可也要把自己的士气展现出来,这也是他的一大策略。
宫门处,守卫的禁军显然早已接到旨意,并未阻拦,只是目光冰冷地注视着这支气势汹汹的藩王亲卫。
韩王对此浑不在意,只带了数名心腹悍将,昂首阔步,直闯内廷。
乾清宫,郑遂并未在正殿等韩王,而是身着常服,披着一件玄色大氅,独自负手立于殿前汉白玉丹陛之上。
“臣弟郑凛,参见陛下!军务缠身,兼之路途阻滞,来迟一步,还请陛下恕罪!”韩王大步流星地踏入,拱手行礼。
他动作看似恭敬,但那腰板挺得笔直,眼神更是直刺御座方向,哪里有半分“请罪”的诚意?
分明是**。
郑遂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
“韩王一路辛苦。”郑遂轻声道,“荆州军务繁重,你能在皇后册封大典前赶到,朕心甚慰。何罪之有?”
韩王闻言,心中冷笑更甚。
他向前逼近一步:“陛下体恤,臣感激不尽!不过,臣在路上听闻一些风言风语,说臣等几位兄弟迟迟不至,是拥兵自重,对陛下大不敬?”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郑遂,毫不掩饰自己的试探。
“不知陛下……可曾听闻这等宵小之言?若让臣查出是谁在背后嚼舌根,离间天家骨肉,定要将他**万段!”
他这番话,既是试探郑遂的态度,更是借题发挥,暗含威胁。
郑遂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分,目光平静地迎上韩王咄咄逼人的视线。
“哦?”郑遂微微挑眉,语气依旧不疾不徐。
“韩王的消息倒是灵通,昨夜麟德殿宴上,确有几位宗亲酒后失仪,妄议亲王行止。朕已当庭申饬。”
他顿了顿,向前走了一步,距离韩王更近了些。
虽未着甲胄,但那久居上位的帝王威仪,却已经在无形中弥散开来,竟让一身铁甲的韩王感到一丝莫名的压力。
“不过,”郑遂话锋一转。
“父皇在世时当时便言明,诸王或镇守边陲,或路途遥远,若京城有召,晚到情有可原。但韩王今日入宫,为何是特意来向朕解释拥兵自重、给朕难堪的吗?”
韩王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
他本想先声夺人,却不料郑遂轻描淡写地就将“妄议”的帽子扣回那几个倒霉宗亲头上,更直接点破了他话语中隐含的拥兵自重之意,反将了他一军!
这解释二字,更是诛心。
他堂堂韩王,手握重兵本就是先帝临终前的旨意,合情合理,合规合法,何须向人解释?
可郑遂偏偏用这看似温,实则暗藏锋芒的言语,逼得他不得不接话。
韩王喉咙滚动了一下,强行压下那股憋屈之感,朗声道。
“臣绝无此意!陛下明鉴,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荆州军,亦是陛下之军。臣只是忧心陛下受奸人蒙蔽,离间了手足之情。”
郑遂笑着点头:“你的忠心,朕自然知晓。否则,父皇当年也不会将荆州托付于你。只是……”
郑遂话锋一转。
“这忠心,需得以行动来证,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