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这话正说到薛太太心坎上,她自家人知自家事,见苏母也是爽利人,越发喜欢她们母子。她笑道:“去看你们大爷在哪儿,喊他过来见客。”
不多时,便有丫头过来,笑道:“老爷让爷去前头会苏老爷了,说稍后就把爷放回来。”
薛太太笑着对苏母道:“你家老爷是科举出身,说起来也真叫人羡慕。我姐姐嫁进贾家,他家姑奶奶嫁了林家探花郎,你们老爷许是见过他。”
林家虽说爵位没了要从举业发迹,但先祖也是开国的功臣,家底总归比寻常读书清流人家厚实些。林姑爷又是探花,先入翰林,出来选入都察院,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天下太平,武官出身越发不中看了,倒是文官得陛下看重。他们这样的勋贵虽说有陛下的宠信,又生活优渥,难免也想出两个读书人继承家业。可惜蟠儿不能耐得住读书的苦,珠儿那孩子虽聪敏,可恨又是个短命的。
苏母笑道:“我们老爷也曾与林老爷在翰林院共事过一段时日,曾说过林老爷雅量高致,只可惜我无缘见过贾氏夫人。既是出身荣府,其风采也可见一斑了。”
说话间,薛蟠从外头过来,先给母亲请安,薛太太便笑道:“快给你苏婶婶请安。”
苏鸿打量着薛蟠,见他约十二三的模样,眉目也算清秀,身姿挺拔,猛一看倒也不像书里那般不堪。但想到可能是薛伯父去世后无人教养,便也不再多想。待他给苏母见礼后,自己也口称大哥哥,和薛蟠见礼。
薛太太见薛蟠和苏鸿相处融洽,便自和苏母谈论如今都中时兴的花样绣法和新文。待前头来人时,薛太太才与苏母说:“咱们同在金陵,你们若不嫌弃要多来家里坐坐,我也正愁没个人说体己话呢。”
苏母笑着答应,对薛太太这样性格温柔爽利的人也很是投缘。原本担忧薛家门楣高,看不上苏家,见薛太太说得这样真心实意也松了口气。只可惜他们家虽出了热孝,却也不便频繁走亲访友,以免引人注意。
今日来薛家也是不得不来,所幸薛家也并非拘泥的人家,不然反而要嫌怪苏家多事了。
苏家一行人离开后,苏父便对苏鸿道:“方才我和你薛伯父说定了,你薛蟠哥哥随为父念书。为父想,他也不必从科举发迹,自是能袭官,读书不过是知道些道理就够了,为的是能约束他。你也警醒些,与蟠哥儿好好相处,若有不妥应及时纠正。”
苏鸿本在发愁如何与薛家亲近,闻言先是一喜,随即问道:“父亲,咱们尚在孝期,薛伯父难道不在意这些?”
苏父叹道:“你伯父说自小请了多少名师都不见效,见为父愿意,自是再无不从的。何况你没经历过,守孝虽说不宜访亲会友,难不成就真的在家关门闭户三年?多是出了热孝就无甚大碍。”
朝廷缺人才,莫说进士出身,就是举人出身都可分派到地方任知府。他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又可巧在金陵守孝。何况薛家于苏家有救命之恩,他自会尽心尽力,岂不比寻常坐馆先生来得更好。
苏母笑着搂住苏鸿,道:“咱们鸿哥儿自小就像小大人似的,可难住他了。说来我见蟠哥儿眼神清明,是有家教的孩子,听他母亲说人也孝顺。如今有了师徒名分,他自然也听夫君的。薛家不缺钱财,若能帮着薛老爷教导好蟠哥儿,也是尽我们的心意了。”
苏父笑道:“这话很是,就算蟠哥儿是个朽木,也得雕些花样出来。因咱们守孝,为父不便到薛家坐馆。幸而两家离得不算远,每日让他早来晚归,也不算麻烦。”
苏母笑着答应,心里盘算着给薛蟠收拾房屋住处,让他中午有个落脚之处。随即又道:“平日里夫君只教鸿儿,也没布置过正经书房。我看不如在外院寻个院落,再问问叔叔家的哥儿要不要一起,夫君也教导教导子侄。”
苏家是耕读人家,家中原先虽不富裕,但供养夫君等读书却是绰绰有余。待夫君高中后,自己也带了陪嫁,托名置办几间铺子,日复一日也有不少出息。如今老宅也已是翻修过两回,让弟子子侄过来读书也尽够了。
寻常他们在京城做官,不能照顾家中子侄。如今得了空闲正好照顾族中,也是结个善缘。不过苏家亲近些的也就只有珑叔家,他家的浩哥儿年方六岁,正是读书的年纪。
苏父闻言思忖片刻,点头称赞:“夫人说得有理。”
他又叹道:“我未曾上京前,甄家老兄还叮嘱我回金陵后支会他一声,要来会我。可恨这两年不曾收到丝毫音信,托亲友打探都只说是原本的宅子被烧了,投了岳父家。”
苏母亦然记得丈夫的至交好友和他夫人封氏,说道:“甄老兄家中也有资产,想必是要重整家业,顾不上与你通信,还是得咱们细细查访。”
苏鸿在旁听见,竟隐约像是甄士隐家,不由问道:“儿怎么没听父亲说过甄伯伯?”
苏父笑道:“为父未科举时立志游遍大江南北,却连金陵风光都没有游览完。在姑苏时可巧银钱被偷完了,正要想办法筹措时碰到你甄伯伯,他听了二话没说就慷慨解囊。我在他家小住几日,真是神仙一流的人品,我极感激敬服,便与他结为兄弟。高中后,又带着你母亲抽空去姑苏探望。”
他接连托付未果,不由做起了最坏的打算。便是甄家老宅被烧,甄老兄也不至于忘了他京中住址,总能捎来信件。如今必得他亲自派人查访,是死是活总要有个定论。想必过段时日就有信儿了。
苏鸿若有所思,没想到自家竟和甄家还有这段缘分。不由想起甄英莲,自己虽不知具体面貌,但眉间有胭脂记却是个极好认的特征。可惜书里不曾写那门子的家在何处,不然也能提早把甄英莲接出来。
回家之后,苏母便赶忙张罗起来,把外院的一处幽静院落收拾好,安置上书桌书案、笔墨纸砚等物。不过三五日,一切都准备就绪。薛怀又亲自带着薛蟠过来送束脩,拜见老师。
当日便命薛蟠留下读书,与苏鸿认了师兄弟。苏父本以为薛怀说薛蟠不学无术只是谦虚,没想到薛蟠长这样大,竟真是大字不识几个。但想到也不指望薛蟠科举,便安心教导薛蟠习字,又令苏鸿在旁辅助。
正巧苏珑家的浩哥儿也才习字不久,能与薛蟠作伴。至于苏鸿,他已将四书五经都看完了,如今不过是深入领悟、背诵,间或看些律法、讲解各地风俗、地理的书籍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