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只见一甲榜单上,武松、李杰并列第一。
没有第二名,只有第三名何运贞,然后是第四、第五...直到第十名庐陵欧阳雄。
“怎么并列第一?”
“哪有这等事情?”
临川陈欢中了一甲第八名,欣喜之余,却也发现问题。
“大人,为何武松、李杰并列第一?”
王禄也在人群中,他中了一甲第六名。
武松、李杰同时看向礼部官员。
“你们就是武松、李杰?”
“学生武松。”
“学生李杰。”
礼部官员说道:
“你们最后的得分一样,这一甲贡士由圣上钦定,你们都是第一。”
“如果你们想争个高下,还有殿试,看看谁是状元。”
礼部官员这话是故意火上浇油,让武松和李杰比个高低。
“居然是圣上钦定!”
“并列第一,那谁是省元?”
“既然圣上定了,那就都是省元。”
武松、李杰对视一眼,两人心里都有数。
武松觉得李杰肯定有关系,所以并列第一。
李杰心中也想,或许有人想打压武松,故意并列第一。
“大人,能否将两位省元的卷子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庐陵欧阳雄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答卷,能让两个人并列第一。
礼部官员早有预料,马上把武松、李杰的卷子张贴出来。
王禄、欧阳雄、陈欢一帮人围着卷子看。
李杰也很好奇,挤在人群中看卷子。
看完之后,李杰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暗道:
有人看穿了我的身份?故意让我第一?
如果公平阅卷,武松绝对是第一。
看过卷子,王禄惊讶道:
“格物致知,这学问足以称当世大儒。”
看过武松的卷子,在场士子都很惊讶。
因为武松的格物致知心学独树一帜,非常精妙。
何运贞看过后,赞叹道:
“哥哥,去年你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已经登峰造极。”
“今年居然又提出‘格物致知’,你是一等一的大才啊!”
所有人都在称赞武松,李杰感觉自己待不下去了,偷偷溜走了。
明明两人都是第一,所有人都在称赞武松,这不是打脸么?
武松只是笑了笑,默默离开贡院,回到客店。
科举就是**,越往上走,权力的干扰越大。
看过李杰的卷子,这人才华确实不错。
但明显不如自己的阳明心学。
特别是对西夏的策略,李杰其实泛泛而谈,并没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
最后李杰并列第一,只能说他背后的势力强大。
当然,武松并不知道是童贯在捣鬼。
刚刚回到客店,就看见国子监博士胡瑗坐在课堂。
“胡博士?”
武松赶了两步,对着胡瑗行礼:
“学生武松,拜见胡博士。”
“多礼了、多礼了。”
胡瑗扶着武松坐下,问道:
“看过榜单了?”
“看过了,并列第一。”
胡瑗冷笑道:“不要放在心上,省试之后还有殿试,到时你必定是状元。”
“胡博士这话...”
胡瑗摆摆手,说道:
“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外人道,不说也罢!”
“朝堂之上,不平之事很多,何止你我!”
武松心中了然,果然有人插手,才让李杰并列第一。
“我且问你,格物致知之说,你可有成篇学问?”
胡瑗的意思,问武松格物致知的说法,有没有系统的论述。
武松马上说道:“有。”
“好,殿试之前,你把格物致知之学写出来,你便可扬名立万。”
其实早在恩州府的时候,胡瑗就想让武松把朱子理学写出来,然后出版印发。
如此一来,武松可以借助朱子理学名扬天下。
但是考虑到今年要省试,胡瑗担心耽误武松科举。
现在省试已过,接下来殿试只考时务策,不用再担心耽误时间。
武松拜道:“学生记住了,今日便开始著书立说。”
“好,写完后交给我,我与你刊印。”
“谢胡博士。”
胡瑗起身道:“不要在意省试,该你的就是你的!”
“记住了。”
武松送胡瑗到门口,看着胡瑗离开。
回到房间,武松提笔开始系统地阐述阳明心学。
特别是王阳明的《传**录》。
不说武松在房间里著书立说。
这一科省试出了两个省元,很快震惊了汴梁。
所有人都在谈论两人的答卷,大部分都说武松的好,也有人说武松的时务策过于小气,未能坐而论道。
当然,只要是打过仗的,都说武松的时务策更好,李杰的时务策泛泛而谈。
不管其他人怎么议论。
接下来的时间,武松一心在房间里著书立说,闭门谢客。
何运贞来了好几次,武松都不见。
终于,武松把完整的阳明心学写完。
当然,其中不少是武松自己的见解。
拿着厚厚一本书,武松到了国子监。
胡瑗听说武松来了,鞋都没穿,匆匆跑出来迎接。
“学生见过胡博士。”
“哎呀,武松来了,里面坐,你的书写好了?”
“刚写完,送来给胡博士过目。”
“好说、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