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二天。
武大郎早早起来,准备去炊饼铺子干活。
现在的武大郎不同往日,除了炊饼铺子,还有肉铺、绸缎庄、粮铺。
但是他最喜欢去的还是炊饼铺子,每天都要子做上十几笼炊饼。
刚刚走出门,就看见武松走进来。
“二郎,这么早?”
“哥哥又要去炊饼铺子?”
“是啊,我这一天不做炊饼,心里闷得慌。”
“今日且在家里待会儿。”
“二郎有事?”
“无事,我们且回去。”
武大郎回到屋子,黄秀秀知道咋回事,连忙泡了茶,让武大郎和武松说话。
不多时,门外来报,说薛婆婆来了。
武大郎奇怪,问哪个薛婆婆?
武松嘿嘿笑道:“哥哥,你跟我来。”
“嫂嫂,我们出去。”
黄秀秀欢喜走出屋外,就看见薛婆婆领着5个容貌平平,但是屁股很大的妇人进来。
“解元老爷、武老爷,你们要的人带来了,你们且看。”
“这些几个都是生养过的,只要娶进家门,保准今年子孙满堂。”
武大郎看着五个妇人,皱眉道:
“你这老虔婆,我家二郎是解元老爷,你找这些臭婆娘作甚?”
武大郎以为这是给武松的。
薛婆婆笑道:“错了、错了,是解元老爷给你找的。”
“啊?我?”
武大郎吃了一惊,赶忙看向黄秀秀。
武松笑道:“哥哥莫怕,这是嫂嫂吩咐的,让我替你寻几个能生养的妾室。”
“不过,既然哥哥说长得丑陋,那便不要了,再寻几个美貌妇人来。”
听是给子的,武大郎嘿嘿笑道:
“怕是不好,你嫂嫂...”
“你现在是老爷,哪个老爷不娶小妾的。”
黄秀秀十分大气,丝毫不介意。
武松劝道:“哥哥,你想想,你不娶小妾,嫂嫂如何做得大老婆?”
“你须有小老婆,嫂嫂才是大老婆。”
黄秀秀比较实诚,附和道:
“二郎是读书人,他说的对,这五个都要了,多少银子?”
薛婆婆看了一眼武松,笑道:
“解元老爷给过了,她们今日就可以进门,只是没有嫁妆。”
“要个甚么嫁妆,我家里吃穿不愁,那就进门吧。”
薛婆婆把五个小妾叫过来,一个个拜过武大郎,再拜过黄秀秀。
这就算是进门了。
黄秀秀吩咐婢女把五个小妾带去入住,一应家具全部买新的。
武大郎的嘴角根本压不住。
其实,每个男人都想三妻四妾。
武大郎也想这样。
只不过以前苦日子过多了,他自己长得又不好看,所以不敢有这个心思。
“二郎,你说你这...哎呀...这弄的。”
“哥哥且努力,待我中了状元回来,给侄子贺礼。”
“诶,那成、那成。”
武大郎摩拳擦掌,想着今晚先睡哪一个。
武松自回家里读书。
三天后。
武松把包袱挂在马背上,挎着两口雁翎刀,翻身上马。
潘金莲、孟玉楼和秀眉含泪送到大门口。
“官人路上小心,如今天寒地冻,晚些出门、早点歇宿。”
“我知道,你们在家里等着,春闱我必中。”
武大郎把满满一袋炊饼递给武松,说道:
“在外头不要吃酒,不要与人合口。”
“记住了,家里若遇到事情,便去找知县相公,昨日我与他说过了。”
“我晓得,你不用记挂。”
昨天武松特意去了县衙,和张知白聊了很久,请他照看家眷。
张知白自然答应,让武松安心考试。
嘱咐完毕,武松骑着马出发。
潘金莲望着武松离去,两眼泪汪汪。
“官人,路上一定要平安啊。”
孟玉楼安慰道:“姐姐不必忧心,官人武艺高强,路上定然不会有事。”
“我们只需准备好,待官人中了状元回来,需好好庆贺。”
潘金莲擦了擦眼泪,点头道:“妹妹说的是,官人一定中的。”
...
武松骑着马,很快出了清河县地界。
北宋的京师汴梁在清河县西南方。
离开清河县后,武松往西南方进发,二龙山就在那个方向。
武松骑着马,路上晓行夜宿。
正值寒冬腊月,路上少不得风餐露宿,受那寒凉之苦。
好在武松身体雄壮,不怕风霜。
因心里想着到二龙山找鲁智深、杨志,走得比较急切,不想居然错过了宿头。
眼看着天上乌云密布、路边积雪尚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