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第24章 周瑜:大乔,要不要跟我离开?

“夫君,东西已经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小乔的声音响起,将周瑜拉回现实。

“不是咱们的都封存留下,只带咱们的东西。”

“夫人做得很好。”周瑜看向甘宁,玩笑道:“兴霸,回头我再赔你几匹马。”

“嗐~骑孙氏的马,还脏了我的屁股.”

甘宁说着顿住,意识到小乔还在呢,连忙请罪道:

“夫人恕罪,在下失言。”

“兴霸快人快语,粗鄙也比卑鄙要好无数倍。”小乔摇头表示不在意。

“嘿!”甘宁重重点头,“夫人所言极是,匹夫也比小人强!”

“好了。”周瑜打断道:“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一切恩恩怨怨,都让它随风而去吧。”周瑜洒脱道:“咱们问心无愧便是。”

往后,江东之人提起周瑜。

只会说孙氏没有容人之量,把功臣恩人逼走。

而不会说周瑜是忘恩负义、叛出江东。

这点非常重要。

倘若面对孙氏母子三人的逼迫,周瑜最终选择忍让退却,下场才是真的凄惨。

不但把兵权赔进去,还会折损一世英名。

当下,虽然不是最好的局面,却也不是最差的局面。

一行人随即起程,离开大都督府邸。

甘宁头前开路,八百部曲亲兵护卫左右,浩浩荡荡朝着北城门而去。

一路而行、并无波折,周瑜等人顺利离开城池,来到江畔码头。

有几人已经提前在此等候,前来为周瑜送行。

鲁肃、诸葛亮二人,以及大乔母子,仅此而已。

以前任大都督的身份而言,貌似有些太过寒碜。

但没办法,来送周瑜就意味着得罪孙权。

江东文武之中,就算某人有心相送,却也不见得有胆前来。

说到底,周瑜的心腹嫡系,全在前线呢.

“子敬,今日多谢了。”周瑜郑重致谢。

今日鲁肃屡屡仗义执言,是为数不多力挺周瑜的人。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鲁肃微微摇头。

“那我就不矫情了。”周瑜唏嘘道:“当初,是我非拉你上江东这条船,不料今日我却要先行离开。”

“是啊。”鲁肃感慨道:“当初刘子扬邀请我投奔郑宝,我都已经答应下来,是你硬拉着我在江东出仕。”

“若没这件事情,恐怕我与刘子扬一样,已经在曹操麾下多年。”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刘子扬就是刘晔与鲁肃也是好朋友。

郑宝则是一个小军阀不值一提。

“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周瑜轻笑道:“刘子扬如今官居何职?子敬真随他去也没前途。”

“公瑾一语见地啊。”诸葛亮插话道:“曹贼势大非公瑾不能破之而今离去实在不该”

“公瑾再不走下场会更惨。”鲁肃反驳道:“还是离开为妙。”

作为朋友鲁肃确实没的说

“子敬今日屡屡回护我恐怕会被孙权所忌.”周瑜忍不住提醒。

“无妨。”鲁肃随意道:“大不了也学公瑾嘛。”

“那我就放心了。”周瑜转而道:“今日还是要多谢孔明仗义执言。”

“公瑾言重了。”诸葛亮摇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谢他作甚?”庞统摇头晃脑道:“公瑾今日这么一闹孙权不得不拿出五万兵力对刘备同样也有好处。”

“以我对他的了解”庞统看向诸葛亮嘴角一扯“肯定会趁着公瑾离开撕毁此前签订的盟书要求平起平坐。”

“五万大军有了孙刘平起平坐。”庞统嘿然道:“孔明才是今日最大的赢家他反倒要谢公瑾才对。”

“士元还是这般令人生厌。”诸葛亮气得甩袖子却也无法反驳什么.

“先前各为其主尔虞我诈、各凭本事。”周瑜反倒看开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

诸葛亮欠身拱手略表敬意。

“我们姐妹分离多年昨日才重逢今日就要再度分离。”大乔哀伤道:“往后天各一方不知还能否相见。”

“阿姊.”小乔眼眶泛红心中同样不舍。

“我不在江东你们母子往后彻底没倚靠了。”周瑜无奈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