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我靠空间种田娶美纳妾》
沈其不知道叶老爷的打算,他正把新买的衣服放进衣柜,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切,心里美滋滋的。
之后,他就钻进了空间。
灵田里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昨天种下的野山参竟已长成胳膊粗细,褐红色的参体上布满珍珠点,须根盘绕如银线,凑近了闻,一股醇厚的药香直往鼻子里钻,一看就有百年火候。
旁边的枸杞子更离谱,藤蔓爬满了半面墙,红玛瑙似的果子足有半个拳头大小,比寻常枸杞大了几十倍,泛着莹润的光泽。
沈其摘了颗枸杞塞进嘴里,清甜中带着点微酸。
咽下去没片刻,忽然觉得小腹升起一股热流,浑身筋骨都舒展开来。
连带着小兄弟也昂首挺胸,跟要上战场的兵卒似的。
“好家伙!”
他又惊又喜,这枸杞竟是天然的温补良药,比那些名贵补药还见效。
达官贵人们最稀罕这等玩意儿,拿去长兴坊,怕是能卖出天价。
他小心翼翼地摘了半篮子枸杞,又挖了棵山参,用软布包好藏进背篓,这才美滋滋地退出空间。
刚推开屋门,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噼里啪啦”打在新糊的窗纸上,像有人在外面撒豆子。
沈其抬头看天,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伸手就能摸到,雨丝被风裹着斜斜地扫过来,打在脸上冰凉刺骨。
“这雨来得邪乎。”
他皱起眉头,转身找出蓑衣披上,蓑衣是陈母给的,虽然有些破旧,却还能遮雨。
沈其径直往村头走去。
一路上,不少村民都站在屋檐下跺脚,看着瓢泼大雨唉声叹气。
张二婶站在自家柴门前,手里攥着块抹布,一个劲地擦着门框上的泥点,嘴里念叨着:“这雨再下,我家那点腌菜怕是都要潮了,冬天可咋过哟。”
李木匠蹲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个没做完的木凳,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雨帘,连手里的刨子停了都没察觉。
里长冯寿站在自家土坯房门口,手里攥着旱烟杆,眉头皱成个疙瘩,烟锅里的火星被雨打湿,早就灭了。
他身后的婆娘正往灶膛里添柴,烟筒里冒出的烟被风吹得斜斜的,很快就融进了雨幕里。
“里长,这雨怕是要下透了。”
旁边的王三喜跺着脚说,他刚从地里回来,裤腿卷到膝盖,满腿都是泥,泥点子顺着裤管往下滴,在地上积了一小滩水。
“我家那几亩地地势低,再这么下,怕要淹根了。”
冯寿叹气道:“我们村的地,地势都低。而且,淹根还算轻的!”
“十几年前那场涝灾,你忘了?连下七天七夜,河水漫到村东头,百亩良田全成了泥塘,饿**三十多口,李老栓家五口人,最后就剩个小孙子……”
他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当年他爹就是在那场涝灾里没的,为了抢最后一点口粮,掉进河里再也没上来。
王三喜打了个寒颤,缩了缩脖子:“可不敢再提那茬,太吓人了。要不,咱还是去求求龙王爷?”
另一边,沈其加快脚步往河边走。
小牛村坐落在山坳里,像个盆底,后山的雨水全往村里灌。
他又绕到村西头的河边,只见河水已经涨了不少,浑浊的黄水里卷着枯枝败叶,还有谁家冲走的破草帽,“哗哗”地往上涨,离堤岸只剩半尺多。
河道中间有处狭窄的卡口,是块突出的岩石,水流到那儿就打旋,形成一个个漩涡,明显泄洪不畅。
更糟的是,岸边的农田比河床还低,田埂矮得像小孩子堆的泥巴墙。
有的地方甚至被雨水泡得塌了个小口,浑浊的河水正顺着小口往田里渗。
沈其蹲下身摸了摸河堤,泥土已经泡得发软,用手一捏就成了烂泥,还能闻到一股土腥味。
这样的河堤,根本经不起洪水冲击。
“得赶紧想办法。”
他心里盘算着,转身往回走。
刚到冯寿家门口,就见冯寿正指挥着几个后生搬桌子,桌上摆着猪头、馒头和香烛,猪头肥硕,油光锃亮。
这些一看就是家里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旁边的馒头还冒着热气,看样子是要去河边祭龙王。
“里长!”
沈其喊了一声,大步走过去。
“祭龙王没用,得赶紧挖沟引水!”
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