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陈骁站在法医中心地下二层那冰冷的走廊尽头,指尖残留着电梯井道特有的阴寒。他没说话,只是把那个从通风口抠下来的**器,塞进了传递窗。沈昭在防爆玻璃后接过,戴着薄乳胶手套的手指,在那个“Δ-13B”的编号上停顿了一瞬,像被烫了一下。
解剖室里亮得刺眼,无影灯打在金属台面上,反射出她左耳那枚银簪的一点冷芒。她把**器接入一台完全离线的分析终端。屏幕闪烁,跳出三重加密锁。第一层是标准的警用协议,轻松解开。第二层是动态密钥,她皱着眉输入“2013”,回车;再输入“0724”——屏幕跳出刺眼的红字:验证失败。
陈骁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把钢笔塞进嘴里,钢牙咬着塑料笔帽,尝到一丝铁锈味。他闭上眼,意识里那个冰冷的念头砸了下去:这鬼东西的日志协议,能对上号吗?
【线索关联启动】
目标设备编号Δ-13B→匹配市局2013年废弃日志协议V2.3
验证方式:警号后四位+结案年份倒序
置信度:94.1%
沈昭的手指在键盘上重新敲下:“2407”,回车。进度条跳动起来,三秒后,文件夹解锁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屏幕上弹出一个PDF文档,标题像块冰冷的墓碑:《2013·陈志远坠楼事件结案报告》。
她点开第一页。结论栏白纸黑字:“高处坠落致死,排除他杀”。陈骁走近,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勘查记录”那几行字上:天台护栏无外力破坏痕迹,监控显示死者独自进入,门禁记录完整无缺。
“放屁。”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沈昭的手指滑向尸检附录。死亡时间标注为23:17,但角膜干燥度与环境湿度的比对,硬生生差出18分钟。她放大一张尸检照片——师父那只摊开的右手掌心里,一道不起眼的擦伤,边缘呈锯齿状,像是被什么粗糙的金属构件狠狠刮过。
“汽修厂”三个字,像针一样扎进陈骁的眼睛。十年前,师父最后一次出勤记录,就是去处理一起汽修厂违规排放的举报!他咬笔的力道更重了,塑料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压得极低:“调原始监控。”
“硬盘三年前就被格式化了,抹得干干净净。”沈昭的声音没什么起伏,“但那个街角的加油站,有个监控头,拍到了当晚进出那栋楼的车辆。”
陈骁转身就走,带起一阵风。
城西,汽修厂旧址。楼体早拆成了瓦砾,只剩半截水泥基座孤零零地戳在风里。通往天台的铁门锈得死死的,他用**撬开锁舌,推门时,铁轴发出撕心裂肺的摩擦声。风从豁口猛灌进来,卷起地上积年的灰尘。
沈昭跟上来,站在摇摇欲坠的护栏边。她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夜空,估算着风速,然后从包里掏出激光测距仪,对准楼下那片冰冷的水泥地——师父当年坠落的地方。数据在屏幕上跳动,她飞快记下一个坐标偏差值。
“7度。”她说。声音被风吹得有点飘。
陈骁蹲下身,手指沿着锈迹斑斑的护栏底部慢慢摸索。一道细长的、几乎被岁月磨平的擦痕,横贯金属表面,方向跟护栏垂直。他掏出采样镊,小心翼翼夹起一丝嵌在缝隙里的黑色碎屑,装进证物袋。
意识深处,冰冷的念头成形:这玩意儿,哪来的?
【线索关联启动】
黑色碎屑含铁锰合金颗粒→匹配汽修厂吊车轨道专用润滑残留→工具磨损特征比对数据库→匹配度98%
关联案件:第五章码头吊车事故工具样本
置信度:96.7%
他盯着那个小小的证物袋。那晚码头吊车上要命的钢索,也是老谢的!
沈昭打开平板,调出三维建模软件。她输入风速、楼高、师父的体重参数,开始模拟坠落轨迹。建模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最终落点应该偏向西北角那片空地。但师父当年,实打实摔在了东南边的水泥台上。唯一的解释——要么是被人推了一把,要么……他根本不是从这里跳下去的。
“天台不是第一现场。”沈昭的声音在风里显得异常清晰。
陈骁站起身,走向那扇破铁门。门禁读卡器早就成了废铁,但他鹰一样的眼睛扫过门框内侧——一道浅浅的凹痕,像是被什么重物反复撞击留下的。他用镊子尖刮下一点附着在凹痕里的塑料残渣。
回到市局技术科,冰冷的屏幕光映着陈骁的脸。他调出老谢近三年的行车记录数据。系统像嗅觉灵敏的猎犬,自动筛出了师父殉职当晚的关键片段:一辆登记在“恒通汽修”(老谢的厂)名下的厢式货车,22:48驶入市区,23:03离开,路线鬼鬼祟祟地绕着师父的办公楼后巷兜了一圈。
他把时间轴精准地拉到23:12。加油站的监控画面跳了出来。影像模糊,雪花点乱蹦,一个跛脚的男人从驾驶室下来,慢吞吞地走向便利店买了一瓶水。镜头晃得厉害,画面还卡顿,但那家伙拖着右腿走路时,那一轻一重的独特节奏,像烙印一样清晰。
沈昭接过视频文件,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她截取了男人行走的七个完整步态周期,髋关节的摆动幅度、脚后跟触地的时间、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转换比例……所有数据被贪婪地吸进建模软件。模型完成后,她毫不犹豫地导入了近期监控里拍到老谢的行走样本。
匹配度:91.4%。
她没停,继续操作,屏幕上生成了一张热力图。那道代表跛行轨迹的红线,在23:15分鬼魅般地出现在办公楼后侧消防梯的下方!停留了整整两分钟!随后,红线沿着冰冷的外墙缓缓移动,最终……指向了天台那扇安全门!
“他在那儿。”陈骁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沈昭将消防梯底部的画面放大到极限。水泥台阶的边缘,几道轻微的刮痕,与老谢那双工靴的鞋底纹路完美契合。更致命的是,在梯子扶手的顶端,技术员用高倍放大镜发现了一粒几乎看不见的黑色橡胶微粒!质谱分析结果冰冷地显示:成分与老谢左鞋后跟磨损层——完全一致!
陈骁盯着屏幕,喉咙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师父最后一次通话记录显示,他在23:10接到一个没有号码显示的匿名来电,通话只持续了47秒。挂断电话后,他就独自一人,走上了天台。
而老谢,就在那架消防梯下面!
他打开视野中那个冰冷的系统,输入指令:那晚的门禁记录,有没有可能是伪造的?
【案情推演启动】
路径A:用复制卡模拟读卡信号(需贴近读卡器至少3秒)→老谢当晚以维修配电箱名义进过办公楼,有条件接触(概率72%)
路径B:后台篡改日志(需内网高级权限)→当年市局技术科由陆明川分管,权限可追溯(提示:暂无证据链支撑)
路径C:直接爬消防梯上天台(压根不需要电子记录)→与监控轨迹严丝合缝(概率89%)
结论:那份门禁记录,证明不了清白!
陈骁关掉界面。他不需要证明师父是被推下去的。他只需要证明,有人不想让师父活着走下来。
沈昭把所有证据打包,加密,上传到一个绝对离线的存储点。她取出第六章从电梯里搞到的那张滚烫的磁条卡,放进低温冷冻舱。二十分钟后,芯片活性被强行“唤醒”。数据读取成功。文件夹里孤零零躺着一份音频文件,录制时间戳冰冷地显示着:2013年11月4日23:09。
她点下了播放键。
电流的“滋滋”杂音过后,一段对话突兀地响起——
“你查得太深了。”一个模糊的男声。
“环保项目底下埋的不是管道,是人命!”师父的声音,压抑着愤怒。
“收手,不然……你徒弟也保不住。”那个模糊的声音带着威胁。
背景音里,清晰地传来金属在地上拖动的刺耳声,还有……老谢那标志性的、压抑的咳嗽!
录音结束,只剩下电流的嘶鸣。
陈骁站在原地,拳头死死抵着冰冷的金属桌沿,指节发白。他想起师父最后一次见他,重重拍着他肩膀说的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