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娘娘长命百岁》

30. 回京

对于后院的女人来说在西京的日子其实和在京城没什么两样。

反而要轻松一些。

不知不觉已经是显顺三十八年,再有一个月过了年就是三十九年,他们来西京已经快三年了。

三年过去,王府还是和三年前不大一样了。

先是二姑娘钰珍出嫁了。

钰珍早就定下了婚事,只是恰逢东宫事变、献贵妃病故一拖再拖。前朝是守孝二十七个月,但本朝有言“诚心以待,一日抵一月”,便只要守孝一个月。只是那时候局势不大明朗,又忙着搬家,所以就搁置下来,让钰珍多留一年。三十八年年初才嫁的。

钰珍是从西京出嫁的,嫁妆也颇为丰厚,但终究和她大姐姐不能比。虽说宣亲王看似没了机会,但好歹是亲王爵位,钰珍又是圣旨册封的平成县主,夫家再怎样说也是万万不敢怠慢的。

再来是大郎君和晏、王世子和曤、三郎君和显这几个年龄相近的都成了婚。大少夫人是将门之后霍氏、世子妃是原太子太傅、文华阁大学士的孙女孙氏、三少夫人是西京这边的贵女梁氏。四郎君和昀也已经相看好了人家,择日完婚。

除了这几个长大的,后院还添了几个小的。

万氏先头生了六郎君和暄,到了西京又生了七郎君和晔。只可惜七郎君天生不足,五个月大的时候还是没能留住夭折了。

李侧妃、李清平姐妹俩约好似的,竟然在显顺三十七年时同时怀上了,简直是又惊又喜,落地就是八郎君和晸和九郎君和昶。

不过叫人有些担心的是和昶的身子不太好,三天两头病一病,好几次李清平都差点以为自己留不住这个孩子了,都哭着狠心叫人预先准备小棺木了,和昶却又能慢慢好起来。

对于这个意外地顽强的幼子,无论是李清平还是宣亲王既感慨又心疼。

侧夫人白氏诞下十郎君和暾,但是也不幸夭折了。

今年京城那边皇帝终于是松了口,让宣亲王携家眷回京过年。当然这里的家眷指宣亲王妃和成年的孩子们。

等宣亲王一行人离开,还是李清平领着看家。

这些年众人也都习惯了,李清平深得王爷王妃信重,李侧妃还会给她撑腰,加上李清平也的确有本事,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姐姐。”等送别后,李侧妃捧着小巧的暖手炉来到李清平身边,同她看着已经变成黑点的车队,也不由得感慨一句:“一晃也过去那么多年了。或许这次回京什么都将不一样了。”

即便李侧妃性子再如何天真烂漫,但也抵不住岁月流逝。李清平和她都是显顺三年生人,如今也三十五快三十六岁了,十几二十年下来有些东西看一眼就知道了。

李清平笑道:“可不是吗?这几年在西京看他们鹬蚌相争,如今不就到了咱们爷渔翁得利的时候。”

宣亲王这些年以退为进,暗中积攒势力或许要到收获的时候了。

京中如今的局势不大明朗。

自打乾元太子去后皇帝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大好,所有人明眼都能看出来这位二十岁继位、在位快三十九年年近六旬的显顺皇帝大限将至。

但他始终没有立第二位皇太子,任凭底下儿子争斗,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但他又不允许儿子们一枝独秀。在显顺三十七年的时候眼看着越亲王势力越来越大,他老人家动动手指一封圣旨将灵郡王、照郡王都晋封亲王,一下子继后有两个儿子都位列一品亲王爵。

这些年淑妃所出的十皇子连郡王、兰嫔所出的十一皇子谦郡王也已经成年进入朝堂行走。皇子们和朝上大臣就大致分为几个派系。

第一个就是表面与世无争实则以退为进的宣亲王派。

别看宣亲王举家来了西京,京城里念着他的人还是不少的。皇长子的身份还是颇有分量的。加上宣亲王人虽不在京,但存在感依旧强。西京是商道重要节点,许多来自西域那边的奇珍异宝这里都能比京城更早见到,宣亲王就经常把这些商品和西京的土仪快马送京先给皇帝,还有时常给皇帝老爹真情实意的请安折子,让宣亲王比在京城的时候还要遭他亲爹念叨。

所谓远香近臭,儿子不在跟前皇帝反而像是忘记之前的龌龊心里全是这个大儿子的好了,时不时都要念上一句,反而看在京城的那些眼不是眼鼻不是鼻。总之皇帝还记着长子就足以让支持宣亲王的臣子定心。

第二个就是以肃亲王为首的文人派。肃亲王因着喜爱读书写文章在文人士子里呼声极高。但有些眼界的朝臣都对此不大放在心上。毕竟做皇帝不是只会读书写文章就行的了。

第三就是亲庆贵妃派。这一派主要是支持越亲王,纯郡王本来就以他亲哥唯首是瞻,又因襄妃与庆贵妃交好,襄妃所出的陶郡王也跟在了越亲王后边。其实越亲王自己并不见得有多想争,但亲娘身为活着的贵妃尊位、母族、妻族的强盛、以及最重要的皇帝就是要逼他去和继后儿子打擂台,这些外力迫使越亲王不得不站在人前去争一个到现在还是虚无缥缈的位置。

继后的三个孩子却没有自成一派。灵亲王一派,以照亲王为首、后边跟着拉拢来的连郡王、谦郡王又是一派。对于这种情况继后也是有心无力。照亲王性子倔,认为同是嫡子,凭什么他就要低亲哥一头。灵亲王也不惯着这个亲弟弟。于是兄弟两人闹崩,就差为了太子之位反目成仇。至于继后幼子鄂郡王,这小子哪个亲哥哥都不沾,反而是逢年过节的礼物给宣亲王这个大哥的暗地里总比别的兄弟厚几分。

这个年过得实在没有滋味。

哦,指的是别的皇子没滋没味。因为皇帝对宣亲王这个三年没见的儿子嘘寒问暖,将其他儿子都忽略了。

灵亲王等人面色都难看极了,但还是不得不端着笑看着皇帝和宣亲王父慈子孝。唯有越亲王借着喝酒的时候用酒杯挡着松了一口气。

过完年皇帝没让宣亲王再回西京,并点了让他三月开春之际伴驾去京郊春熙园。

这两年皇帝越发不爱待在皇宫了,一年中有大半年都会在春熙园待着。既然点了宣亲王伴驾,那就是老爷子态度软化的信号了。

宣亲王好像真的不在乎谁做太子了,也不向皇帝讨要正经差事,平日里无事就是待在宣亲王府里遛鸟逗狗,要么就是带着妻儿去园子住几天。即便不入宫请安,他也要时不时写一份请安折子递给皇帝,就写平常事,偶尔还会把一些新鲜的小东西一并送进宫。皇帝大赞宣亲王有孝心。

不过宣亲王和皇帝的关系到底不比以前了。所做一切都是在为自己谋划罢了。

或许是宣亲王的不争不抢实在太过突出,看着下边几个动作不断的儿子,皇帝气性就上来了,把人挨个儿召进宫臭骂了一顿。

“都骂什么了?”

宣亲王执着书卷靠在椅子上看,神色姿态都漫不经心的。

下属:“听说斥责肃亲王终日只知道读书写字,堂堂皇子一品亲王却像个抄书匠,却也不见得性子多沉淀,浮躁乖张。又说越亲王木讷愚钝,烂泥扶不上墙。训灵亲王为人刻薄、柔奸成性,最后还申斥照亲王不念兄弟情谊,狼子野心利欲熏心。”

听罢,宣亲王冷笑一声,放下书卷说:“老爷子这些话可真是句句往人心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