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
两名使者把自己在伏俟城见到的一切,全部告诉了李靖侯君集等人。
最后两人说道:“赵二…这位吐谷浑的新首领,让我们给卫公您带来一句话。
他说,他虽然承诺过不会投靠外族,也不会帮助外族伤害大唐百姓。
但是现在,他不是投靠,而是统率管辖着吐谷浑,并且建立的是一个汉人名义的帝国。
他无意掀起战争,但如果我们大军不尽快离境,那么他只有反击。”
两人本想以大唐人熟知的‘赵二郎’称呼赵仙罴,可觉得不妥。
但要让他们用‘大秦皇帝陛下’称呼赵仙罴,他们又始终难以开口,无法接受这前后巨大的身份差异。
前些天赵仙罴在长安闹的风波再大,也不过是个升斗小民,身份远不如他们这些世家子弟。
可现在,赵仙罴一转眼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君主,身份顿时不知道压了他们多少头…
李靖听完这两人带回的信息,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听到两人说,现在伏俟城的吐谷浑士兵纪律严明,军容丝毫不比大唐军队差,并且在极其刻苦的操练,李靖的心顿时沉入谷底。
侯君集李道宗等大将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靖微微抬起头道:“传令三军,退回边境线以内,不得与吐…与大秦的士兵发生冲突。”
侯君集急道:“卫公,你真的承认他这个政权的存在?陛下是不可能信,也不可能承认。”
李靖道:“两国交战,岂是儿戏?如今赵仙罴成为吐谷浑的新首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陛下不信也得信,至于承不承认,那得交由陛下裁决。”
“可我们完全可以趁他立足未稳的时候,一举击溃吐谷浑大军,我们有八千着明光铠的健卒,您给我五千,不,您给我三千,我要让他这个所谓的大秦皇帝美梦,化成泡影!”
侯君集眼神充满自信道。
李靖看了眼侯君集,摇了摇头:“如果是秋冬时分,我还想真想出奇招,不惜一切代价一举拿下吐谷浑。
可现在是入夏…吐谷浑只需要用避而不战、烧毁草原,切断我军后路这几个惯用方式,就能将我们的战线无限拉长,让我们难以速胜。
现在又有一个实力不知具体深浅的赵仙罴,作为他们新的首领,还在日以继夜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直接交战,我们的赢面就更小了。”
李靖本来想说,是皇帝急于出征,而他的本意是最好等到秋冬寒冷季节搞奇袭。
可想到侯君集这个人实在算不上君子,往后在皇帝面前说他的是非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没有把这层意思说出来。
侯君集听完,还是不甘心。
“我知道赵仙罴个人武力很强,但一个人武力再强,在庞大的军队面前也是微不足道。
再说据我了解,他以前未读兵书,只是国子监太学一名普通学子,行军打仗是他的短板,此时我们不趁他立足未稳果断出击。
等过个三五月,以他的聪慧真摸索出了一些行军打仗的门道,那时候就真的是养虎为患了!”
李靖知道侯君集说的有一定道理。
可他不想冒险。
他一生未有败绩。
现在年纪大了,平吐谷浑一战,很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统帅大军出征。
如果在这一战里翻个大跟头,先不说对他名声有损,对大唐而言,也是极为受挫的。
况且,他深知李世民的脾性,此等大事如果不交由李世民亲自裁决,事后他胜了还好,如果是败了…
环视帐内诸将,李靖道:
“我的意思是先将此事禀告陛下,由陛下裁决,你们呢?”
帐内都是人精,谁也不想背锅,李道宗等人躬身,表示自己也是一样的看法。
侯君集眼睛转了转,见没人支持自己,道:“那就退军等陛下旨意吧,看陛下这一仗到底要不要打。”
李靖当即一边传令大军退回叠州城外,一边写了封密信,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回叠州路上,数万唐军不明所以。
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退兵,也不知道吐谷浑境内发生了什么。
而李靖、侯君集、李道宗这些知情的统帅、主将,则是心情无比沉重。
他们最想不通的还是,赵仙罴究竟是怎么让整个吐谷浑俯首称臣的。
如果是赵仙罴单枪匹马刺杀吐谷浑王室,还侥幸成功了,要挟了慕容伏允,那最多让慕容伏允表面上臣服,心里是肯定不可能服的。
更不可能让近十万吐谷浑大军如此听从。
几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赵仙罴的真正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更不知道赵仙罴此次带出大唐的仆人、护卫,每个都拥有不弱于,甚至胜过苏定方薛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