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天幕的背景就此固定,虚化的背景左右分明,一明一暗,明的是百姓的欢腾大梁的繁盛,暗的是倭岛的昏暗与寂灭,年轻的将军站在昏暗交叠的中轴线上,矗立的宝剑鲜血犹腥……】
“这就是……武定侯?”
“不愧是灭国将领,看着就凶残!”
“我不好奇武定侯,一个小岛上的人,还能多过武安君坑的人数不成?我只好奇,真有皇帝不让武将背锅担责的吗?”
“反正史书上不是这样写的。”
“不怪武定侯把天子比作太阳,这谁忍得住不追随啊……”
姜衡呼吸都重了几分,“父皇,我要他!”姓名+脸,还能找不出不成?
鸿威镖局:
“这脸,就是少当家吧?”
许当家和少当家许本本人同样震惊,若说之前还能想着同名同姓……
武定侯竟真是我自己?
【灭倭一战,是分析弘德一朝不可避免的一战,也是鹤仙唯一下令屠国的一战,但绝对不是鹤仙为了所谓给左相一系下马威而轻易下令屠杀的一战,灭倭,是纯粹的深思熟虑后的利益使然。】
【经此一战,鹤仙有了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战功显赫的军队,君权即军权,再没人能阻挡鹤仙的步伐。
同时,早朝的对峙,君主亲自为将军作保,替将军担责,没有武将能拒绝这样的君王,哪怕不是武将,也无法拒绝这样一个能稳定后方的君主,此为收心。】
【其次,“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是公羊学说的内容,鹤仙当众以此为由质问丞相,也预示着当朝风向的转变,儒学岂是如此不便之物?有心的,便该主动为君主分忧,以谋君主开拓之心了。朝堂的风向,定了。
不仅如此,周边的小国,有倭国的后果在这儿,杀鸡儆猴,既能起到威慑作用,也能在大胜周边小国而不屠戮,反施以仁德后,彰显大国容量,更快臣服。】
合着……圣天子的仁德,是这样来的?
小国:我们虽然灭国了,但人还好好的啊!你看看那个倭国,嗨呀!臣服好,中原王朝心里有我们的!
倭国:*****
【最后,灭倭,巨大的银山自然归属大梁,在银山的基础之上,圣明的陛下足以提早大施拳脚,兴国水利等基建也早早有了保底,更是在之后一步步为确定以中原王朝白银本位的全球贸易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等等?君臣同时恶狼环顾,盯紧天幕:
“银山?”
“没错,银山!你看天幕上的图!真的!”
“陛下!臣请发兵倭国!”
白银,能滋生梁军!
【我们不得不怀疑,鹤仙是否早就知晓倭国之上有银山,不然何至于拿倭国开炮?明明李国更近,也更方便,需要花的军费也更少,不至于和郑尚书这个貔貅死磕那么久,甚至下令屠国后,偏生留了几万人做苦力挖山做工搞基建,真真是用人用到了极致。】
【结合鹤仙早年就潜人四处游历勘测地形的经历,这一可能性甚至很大,虽然鹤仙日记中也没写,但,很合理。】
【不过不管为何,弘德一朝,除了倭国外,鹤仙对周边小国,也的确至始至终,都存以包容,教化的心态,甚至专门设立官职,派遣先生前往草原区域施以王化……】
原来宁王殿下的圣天子之名,不是刷出来的,竟然是真的做到了教化万民啊,还专门为此设置官职。
对此,他们很理解,若是不设立官职,跑到草原去任教,再有理想也支撑不住,这官职俸禄肯定不能低,不过跟他们这些老家伙没关系,他们身体受不住,但这是个好政策,殿下显德啊!
至于倭国,那能一样吗?谁让倭国不老实?牺牲一个倭国,幸福全天下,便宜倭国了。只是殿下到底文学功底差了些,弘德一朝的小年轻也是,檄文都不知道帮君主写好,没用的东西……
【回京后的武定侯,已然完成蜕变,真正成了鹤仙手中锋利无比的利剑。鹤仙让武定侯回乡祭祖,衣锦还乡,此后长居皇城武定侯府。
五十岁以后,鹤仙几乎没有再让武定侯上战场,却没有阻止武定侯的子孙上战场,且给武定侯派遣了专属太医调养身体,直到鹤仙都驾崩了,武定侯都还好好的,四世同堂,享年九十有五,宪宗追封其为韩王,以王礼下葬,陪葬太宗帝陵。】
“封王……”
“帝陵……”
“九十五……”
“不就是运气好吗……小小倭国……”
姜衡并未多加关注发疯的武将们,长长呼出口气,心情甚是愉悦,灭国屠岛这种事儿,他干不出来,但若是倭国,他就很担心还留有祸患了,这武定侯都讲完了,也没提后患,他放心了!王位,就凭他敢跟着自己疯,武定侯值得!
唯有元泰帝,察觉到旁边姜衡的一系列转变,有些担忧了起来,小九虽然自小调皮,但却是儿女中,最为心善体贴宫人的,屠岛这样的作为,太不像他了作风了。
还有天幕中的小九,分明应该算是政治演戏,可那杀气和演技,不像是演的,小九的演技,短短几年能提升那么大吗?就是为了白银,屠岛也说不过去啊,想不通,真想不通,不应该啊!
天幕却在此时卡了进度条,第一节武定侯篇完结了,在下一节广宁侯篇停住了,君臣都明白,得明天了,这天幕一天不会播太久。
先是一个武定侯,这又来一个广宁侯,哪儿来的那么多新侯?而且天幕这一期开头,说的是黄河水患后续的用人吧,连锁反应这么大的?
“广宁侯,宁王殿下自己就是宁王,这广宁侯是谁?封号竟包含了宁?”
群臣议论纷纷,这一个武定侯就屠岛灭国了,这又来个同样没印象的广宁侯,让他们心里难安啊,总感觉,不太妙的样子。
姜衡倒是心宽,反正都是自己的卡,怕啥,越是新卡他越喜欢。
“爹,武定侯,方舒安。”姜衡跟在元泰帝身后,再次明示。
“绣衣卫不是傻的,找到了就给你带来,至于那方舒安,是个秀才,肯定也好找,你是先见他,还是扔给林朗?”
“先见见吧,潜之还不是知府呢。”
“这林朗你打算如何?竟让他当二十多年丞相,真是有你的。”哪儿有这么胡来的。
姜衡眉梢一挑,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