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对文坛炮仗[民国]》
朗文薰和莫霞章客客气气地出去,又客客气气地回来。
眼看二人之间的氛围没有变得亲密半点,两方的家人们却是多了几分忧心。
莫家人今天来只是走个过场,并不能留下吃晚饭。等到半下午莫家人回了旅馆,在自个儿房间里,嫂子苏瑞芬和丈夫怀章说起了今天的感想。
“你说,霞章到底有没有相中朗小姐?”
怀章笑了一声,“他要是没看中,早跑了,怎么会愿意跟着我们登门?”
瑞芬听他语气不大在意,没好气道:“是是是,你自然是最了解你兄弟的。只是,我瞧着霞章像是个不会谈恋爱的。”
怀章脱去西装外套,又把领带松了,总算能喘口气,“那群老先生把他教偏了,二十出头,还情窦未开呢。”
瑞芬走过来,随手拿起他的外套挂到一边去,“男人啊,过于油滑不好,过于老实也不好。我打量着霞章和朗小姐,虽然是郎才女貌,可孩子似的,真叫人担心他们以后的婚姻生活。”
莫怀章真乐意听到妻子操心家里事,这份看重直叫他愉悦,“这还没发生的事,夫人杞人忧天了不是?就算再不懂,结了婚就好了。”
瑞芬不太赞同,“结了婚,新婚燕尔,自然哪里都好。可若是不懂得夫妻相处之道,怕是也不得长久安宁。”
怀章听她这么讲,竟顺着她的意思认真分析起来,“朗小姐家教好,仔细瞧着,脾气秉性也不错。霞章除了志向叛逆了些,本不是爱拈花惹草的性子,他既然愿意,婚后肯定会好好对人家。如此良婿,朗小姐怎么会闹呢。”
瑞芬却哼了一声,佯怒道:“去,我可没有指名道姓,背后编排妯娌的不是。怎么话到了你的嘴里,倒成了我在挑朗小姐的刺了?”
“哎哟,”怀章连忙讨饶,伸出巴掌,“是我说错话了,罚我掌嘴。”
瑞芬急忙过来拉他,不让他拍嘴。夫妻俩顺势凑在一处,挨着坐下。只听瑞芬继续说:“霞章在我看来是很可怜的,不怪他如今还和父母置气。也是你们家迷信,好端端的男孩,因为算命先生一句话当成女孩养了十四年。本该是知事的年纪,却落得了个懵懂,后来也不安排个人教。说句不知上下的话,爸妈精明了一辈子,却在这件事上犯糊涂。都是知道上帝和无神论的人了,偏偏迷信成那样。”
怀章听她这么说,知道她是好心,也不生气,“嫂嫂既然心疼他,这小两口以后还烦心嫂嫂多费心照顾、提点。”
瑞芬微微抬头,神色和目光中满是自尊自傲,“那是自然。都说长嫂如母,我做了你们莫家的大妇,难道连这等心胸都撑不起来?岂不是丢了我们姓苏的教养。”
听丈夫失笑,她丢了个眼刀过去,继续道:“实话跟你说明白,我对府上的三少爷结婚,是没有半点意见的。我知道妈给朗家准备的聘礼比我和老二家的要多几抬,我还知道爸爸要把临安的洋楼陪给他们小两口生活。哼,所谓钱财,不过外物。有一两是一两,谁用的舒心,谁去用好了。我只盼下月三弟妹进了府,能和大家好好相处,不要整日生事,做那搅家精。”
怀章喟叹,轻轻拍着她的胳膊,把她拉过来搂在怀里安抚道:“朗小姐出身与你相似,自然会比其他两个弟妹与你更投契。”
瑞芬不知怎么红了眼睛,靠近了丈夫的怀里。
到了晚饭时分,莫怀章独自下楼,去餐厅和弟弟吃饭。
老远看见兄长的身影,霞章立马起身相迎。等到人靠近了,他才问:“怎么不见大嫂?”
怀章回答:“她不太舒服。我点些菜,让侍应生送去房间给她吃。”
霞章露出关心的神色,“是不是又生病了?”
“没什么大事。”怀章拿起桌上的热毛巾擦手,想着这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便就地取材,“霞章,你平日除了看些正经文学,也该多去看看画报之类的,哪怕是为了排遣。你看多了就能知道,这女人呐,可以说是情绪动物。一被情绪左右,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这种例子多得是。”
霞章误会大哥大嫂生了口角,帮忙说话:“大嫂是性情中人。”
怀章“啧”了一声,有种对牛弹琴的无力感,“我又不是在说你大嫂。”
霞章分辨着他的神色,见确实如此,脑筋一转,已是明白了其中真意。
怀章往前俯身,凑近了说:“哥哥这是在教你怎么做丈夫,你明不明白?”
霞章点头,嘴角含笑,顺手端起面前的茶盏,“多谢大哥。我会听话,也会去看书学习的。”
此话一出,直叫莫怀章头疼。
合着说了一大堆,偏偏就听进去了“看书”二字。
莫家三个儿子,自己圆滑,老二世故,怎么老三竟是个书呆子!
别说莫霞章“照本宣科”,朗文薰这边竟然也是一样的打算。
她对莫霞章发表的关于婚姻的看法,本就来缘于她看遍各类书籍后的总结。她读了中外很多世情小说,里面哪一本内容没有讲过男女之爱?文薰从书里见了完美的爱情,看了一些错误例子,虽然自己没有感受到那种意识,可内心里却将这些文学作品作为参考蓝本。
这两个年轻人,一顾地埋头读书,如今要带着满腔热忱成为夫妻了,也不知以后如何。
莫家大哥登门之后,第二日便带着朗家送来的,小姐也点了头的消息回了家。按如今的婚嫁流程,下一次莫家再来人,就是求八字,送聘礼了。
莫霞章那天对自己说过的话,文薰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一来是无法改变什么,二来省得父母忧心。她在家中待嫁,日常跟着母亲学习,为日后为人妇做准备。
恰逢母亲说起嫁妆的事,文薰顺口提及:“妈,我之前听巧珍说,你要让我带着她嫁去莫家。我知道妈是好心,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夫妻结婚,哪有女方还带陪嫁侍女的?巧珍十几岁的姑娘,跟着我去了别人家,像什么样子。”
朗太太觉得这是大户人家应有的排场,“带个陪嫁丫头怎么了?我告诉你,我还准备让王妈与你同去呢。你不要觉得这有什么,聘媳嫁女,放在哪个年代都不是可以糊弄的事。光说你的嫁妆,妈妈十多年前就开始一点点备着了,谁家都是这个道理。也是现在社会新了,不然再早个二、三十年,我还得给你备上绣娘、厨娘、账房、跑腿,以及梳头娘子呢。”
一番话,说得女儿哑口无言。朗太太抬头看她,又换了更平和的口吻劝道:“我那天听莫家大少奶奶说,莫家尽管只有三个儿子,人口简单,可家里内宅还住着莫老爷的一房姨太太,和带着两个孩子回来生活的姑妈一家。不说以后,临安大学9月下旬才开学,你8月中旬就进府了,满打满算得和三公子在宅子里住一个月。在大家庭生活不是容易的事,你身边没个亲近人帮衬,我如何能放心?
说完瞟了一下女儿的神情,软下语气,“你不在家的这几年,我和你爸爸收留巧珍,那是悉心教养,把她当半个小姐对待的。我们或许别有心思,可实际上不过是想让她做一阵你的帮手。妈妈知道你心善,也不是批评你的好心,只想着,等你习惯了在莫家的生活,届时你放巧珍自由,我都是不管的。”
母亲的话,一度让文薰无法反驳。
长者赐,不敢辞。何况是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事实上,整座朗府的下人老早就知道,小姐的奶娘王妈和她的干女儿巧珍未来是要跟着小姐去莫家的。
巧珍就像她嘴上说的那样,觉得这是自己分内之事,没有半点意见。偏偏有些好事者跑来恶意打趣她:
“巧珍,我听说莫家老爷还娶了姨太太,那莫家姑爷会不会娶姨太太?你跟着小姐嫁过去,是不是过两年,就要做姨太太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