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用马甲不就行了》
戏份不多的男配是不会有人全程跟妆的,不过宋寅进组时的那位化妆师已经做好了全程补妆的准备,她和宋寅说过一声,可以叫她鱼尾。
鱼尾给他上妆的时候提点了几句夏天拍冬装戏不NG的窍门,首先是少动,不是剧本里提到的必须有的大动作,其实维持古人基本的仪态就可以了,冬天人家本来也是怕冷缩着的。
其次就是千万不能碰脸上脖子上的妆:“就这影视城热的,碰一下直接给你全脱妆。”不碰好歹油是一起油的,摄像师技术好了完全能给你拍不出来。
当然,化妆师的手艺也是需要非常好的,因为这场有造雪机,而且清场清得人只剩下一些,倒没有原来那几天那么热,只是李若白的服装很厚重。
他在剧情里是个将死之人。
殷玉莲拍摄进度推得很快,不到中午就到了宋寅上场拍特写的时候,宋寅听说前面拍几个镜头也是为了调试造雪机,今天所有的重点都在宋寅这个镜头上了,当然,男女主也会来,但他们今天是“配角”。
白颖和周宇的休息位置靠在一块儿,不是为了花絮他们两个人也不能显得过于生分点儿,这会儿周宇在和白颖说:“宋寅的戏挺好的,剧播出了应该能火。”
白颖心中冷笑说,男配端的是男主的饭碗,你搁我这挑拨什么呢?男配上桌难道还会连累女主下桌不成,反正她的团队已经做好了男主男配CP两边吃的准备,她自己演技是不差的,可不甘心被周宇拖后腿。
虽然这么想,她还是替宋寅谦虚说:“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我想大家也会希望看到春夜爆火的。”
周宇转过头去,心里冷笑。原著小说感情线精华都在男女主这儿,白颖想要坐山观虎斗,也要看原著党吃不吃得下女主男二啊。但他忽略了,影视剧最不讲道理的地方,就是原著剧分开,而演技是最容易给人赋魅的。
这部小说的最后几个章节里,并没有吝惜笔墨给李若白襄助的秦家军一个结局,但她花大力气写了秦家军的功败垂成,写了他们的不甘与挣扎,写了河边无名骨,待子归家人的苍凉,却没有怎么写李若白。
她只是寥寥描述了几笔而已,然而李若白对于秦家军的重要性已经由那些他死后的悲怆场面体现出来。
殷玉莲要拍。镜头是导演的眼睛,导演的世界,她尊重原著的内核,但没说她完全不能用另一个方法把原著的精彩拍出来,她认为,李若白这个角色的精彩之处不在于爱而不得。
他对于云浅衾的爱只是他整个人人格底色的一部分体现,是他人生命运的具象化,而他性格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应该是殉道的。
大雪纷飞的时候,李若白伸出手,要随从把他从毡房里扶出来,他们那些健康的身经百战的将士随从们,都被冷冽的北风刮得睁不开眼。
可是李若白却顶着那傲慢的粗犷的冬风,弯了弯眼睛。这笑不类同于他作为世家子对任何人表现出来的温和有礼的笑,不是簪缨世家对粗鄙贫民的宽容体谅,不是他对心上人心有所属的沉默和无可奈何的退让。
这只是他作为李若白,他自己,清楚淡薄的一个笑。
风刮走秦家军求胜的良机,也许会给对面的敌军,送去秦家军气数已尽的消息,帐帷中他的好友秦亮的眉头紧锁着,也许还在思考如何破敌。
两三天前,李若白用他的足智多谋给秦家军带来了许久未逢的胜利,所以秦家军上上下下都很拥护这位军师和他的随从人等。
但他在他们眼里仍是孱弱的。他们没在外多久,那将领就背着风劝诫道:“军师,回营去吧,你身子还没大好。”
随从身子更弱,尚只能顶着风雪大声地喊:“公子!”这几句喊得,好像他离得很远的似的。
殷玉莲低声:“他把其他人带进戏里去了。”
片场的鼓风机风力有限,造雪机也不可能真的吹出让人两眼茫茫的漫天大雪,他们会有这么真实的反应,完全是因为看到李若白那种虽被风吹得左右摇晃,但仍发自内心感觉到长风吹彻的那种畅快感。
他们也并非愚蠢,他们感到了害怕。
军师这样,很像回光返照。
李若白却微微仰着头,雪粒落下来,未等他再去触碰就融化了,雪像一个个他一生的碎片,绕过他的灵魂,奔赴无尽的旷野。
殷玉莲用对讲机提醒录音师收音,这场特地清场想要同期音,倒不是想追求质量什么,是想搭配拍摄成片看看拍的效果怎么样。
台词是现场效果的重要质检标准。
李若白:“我亦并非长生不死。”
他这话一出,随从旋即哽咽了,将领更是大骇疑心他们秦家军大势已去,悔之晚矣——本就没有军师的话,他们早已落败,现在军师也要死,那!
李若白轻轻地说:“风啊。”
他遥遥望去,发现远处什么都没有,拍摄现场明明只有堆得凌乱的道具仪器,要么就是远远站着的被清场的工作人员。
可他们却好像在他眼里看到大好山河,看到被雪覆盖的山脉,它们绵延向远处,永远永远存在。他们看出他的眼神想要表达什么。
人这一生所求的,本就很短很短。百年千年之后,能留下的只有静默的群山。
此朝会告诉他,他和云浅衾所求的时代,谁是正确的吗?没有人,他们都只活百年,没有人知道,以后的世道会是怎样的世道。
他也回答了云浅衾的话。
无论她的想法如何,他是否认可,他只是做了一个作为此朝世家供奉,累世培养的人,该做的事。他只是历史的一颗尘埃。
至于云浅衾。
她活这一生,想选择自己心爱之人,何错之有啊。
一切都没有错,有的只是错过。
他还没有倒下,轻轻地吸了吸气,风雪依然绕过他的大氅,他侧脸边变形的柔软的绒毛,他苍白清秀的侧脸,他清澈安宁的眼睛。
他说:“扶我进去吧。”
他不能死在这大雪里,尽管他很想,但这是他能为秦家军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死在营内,他们尚可瞒住他的死讯,图谋后撤,或是反击。
都不重要了。他死之后,任他洪水滔天。
只是可惜。进毡房时李若白轻轻一顿,这是一整个长镜头里,宋寅第一次自由发挥,本来这个镜头都快结束了,可是他一点都不怕殷玉莲途中叫停,他也知道她能看懂他表达的真意。
盛蹊遇到过很多她想要这样细腻表达的角色,但是从未有机会过,所以无论上场前谁和他说任何,宋寅想的只是,好好沉浸在这里。
他没加台词,只是眼睛轻轻地一转,视线好像下落到什么熟悉物件上,但也只是轻轻弯了弯眼睛。
可惜。他只是在几天前见过她一面而已。
他也终是没有这样的运气,能让她像守着任玉一样,守着他度过整天整夜,岁岁年年。
……
长镜头结束了,毡房里宋寅还掀帘出来,预备补拍几个刚刚没有切特写和其他角度近景的镜头,但是离得近的工作人员,表面上都鸦雀无声,等宋寅去补妆了,他们才压低声音互相讨论:“太牛了!”
任谁都看得出来,宋寅刚刚是深入灵魂的表演,某些仅粉丝可见的演技可能还需要一帧帧切开来详细分析,补足人物设定,可是宋寅刚刚这一场戏,就把完整的,李若白这个人物的整个形象,塑造出来了。
看这个片段你可能不知道李若白是什么样的身份、有什么样的背景经历,然而你却能简单感觉到,他不是畏死之人,他进去毡房不是因为怕冷,而且,他在这世间仍留存许多遗憾。
但他最终选择是让他们都随风去。苏轼当年泛舟湖上,说到物与我皆无尽也,很难想象,竟然有人能在一部古偶电视剧里把这几句话的感想简单表达出来。
他的演绎很精准,人之将死,哪可能只有爱情的遗憾啊!他演的各种复杂感受的杂糅,正是李若白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
你看了十几集的他的温柔宽和,到最后发现原来他也是一个有自己自私之心的人,可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发现过。
无人发觉,无所不能的李若白,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前十几集的温柔男配花瓶景象,到最后一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