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何如卿》
静玉轩内,馥姑洗执着笔在素白的纸上勾勒着。
突然一份加急的密报送了过来。
哑叔将一只沾着泥点的竹管递给了她,她放下笔展开了密报。
“八百里加急!淮阳道、平江道连续几日下暴雨,山洪突然爆发,淮水、青河多处溃决。万顷泽国,片瓦无存,万千良亩尽数被毁,灾民百万,流离失所,地方粮仓空虚,赈济无力。民怨沸怨,匪患初兴,恐生大变,恳请朝廷速决!”
馥姑洗惊眸一笑,这是一份劫抄的官报。
淮阳、平江......
天灾不假,但此等惨烈,岂是天灾一力可为?
这天灾来得正是时候。
几乎是同时,哑叔再次递上了另一份密报。
“淮阳道河道总督潘士荣,太子妃叔族。去年领河道修缮银二百八十万两,账目作假,以次充好,所筑的堤坝形同虚设。平江道转运使魏岩,太子党。去年截留漕粮三十万石,倒卖牟利,十仓九空。二人贪墨所得,七成送入东宫。众人举荐太子督办赈灾。”
馥姑洗将密报收起,不禁冷哼一声。
果然,蛇鼠一窝。酿此大祸,还想让太子督办?
监守自盗之人,如何灭火?
八百里加急的官报一出,朝廷震动。
太子自请督办赈灾,火速离京南下。
然而,东宫的车驾还尚未抵达灾区,一道道告急求援、弹劾地方官员贪墨渎职的奏章,已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静玉轩内,馥姑洗的面前正摊着厚厚一摞通过各种渠道汇集而来的账目抄本、漕粮转运记录与一些证人口供。
她在等,她在等一个能将这叠证据发挥到最大用处的人。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褚休出现在了门口,他的额间冒着汗水,显然刚从外面回来。也许他正是听闻了灾情,才一路狂奔于此。
“云先生。”褚休拱手行礼。
“嗯,淮阳、平江的惨状,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吧。”馥姑洗没有抬头,只是安静地看着书案上的证据。
“万顷泽国,此刻却与人间炼狱一般。”褚休点了点头。
馥姑洗抬眸迎上褚休地视线,不急不慢地说:“太子奉旨赈灾,岂不是监守自盗?你说,这灾他能平?这民怨他能息?”
褚休虽眼中不屑,但心中却是十分担忧:“不管如何,到头来受苦的,还是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
“所以。”馥姑洗的声音严肃,面容认真,“需要有人,将这真相曝光于青天白日之下,需要有人给那万千流民一条活路。”
“先生需要我做什么?”褚休闻言,心中便已了然。面前这位云先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与他谈论一些闲事。
馥姑洗轻轻敲了敲那叠证据,缓缓道:“五皇子刘鹜,素有贤王之誉,在清流中颇有声望,且对太子早有怨言,眼下他便是最适合南下赈灾的。”
褚休眉头紧锁:“五皇子?可我与他素无瓜葛,如何......”
“你有。”馥姑洗打断他,声音十分笃定,“五皇子幕僚之首,赵麓颉,此人重实务,惜人才。在你提出盐政革新之策时,他认为你有实干之才。”
褚休心头一紧,再次觉得眼前的这名女子,实在是手段高明。
“先生是想让要我向找麓颉献策?”褚休虽明白馥姑洗的意图,但心中还是疑虑万分,“献何策?又如何保证五皇子一定会采纳,并以此对抗太子?”
馥姑洗站起身,她走到书案另一侧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册子递给他。
“第一策,定要快刀转乱麻。”
“奏请陛下赋予五皇子行事之权,抵达灾区后,即刻捉拿潘士荣、魏岩等证据确凿的贪官。查抄家产后,所得钱粮尽数充作赈灾之用,震慑宵小,平息民愤,以此立威。”
“第二策,设立粥棚,确保灾民不死于饥荒。同时设立防疫,严防大疫。”她端起一杯茶抿了一下,接着又道,“第三策,在灾情轻缓后,即刻征召青壮灾民,以每日口粮为酬,重修水利。”
褚休看着册子上详尽的记述,以及对之后遇到的阻力都有了一个预估与对策。
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已深思熟虑,就等着这场天灾来临。
“此策,先生早已备好?”储休抬头,心中翻江倒海。
“未雨绸缪罢了。”
馥姑洗的声音平淡,转而却又无比坚定地说:“眼下没有人能比你更合适了。”
“先生想让我何时去?”褚休点了点头问道。
“现在。”馥姑洗没有任何犹豫,“哑叔会带你前去,记住,此策是你心系灾民,苦思所得,与旁人无关。”
褚休起身后,深深地看了馥姑洗一眼,不再多言。他仔细将册子收好,转头对哑叔道:“有劳了。”
他跟随着哑叔消失在了静玉轩内。
褚休献策的过程十分顺利。
赵麓颉初闻褚休来意时本有些不耐烦。但当他看见那册子的内容后,他反复研读,拉着褚休就是飞奔。
“好!好一个快刀快刀斩烂麻!”五皇子将册子捧在手心,“此策,既有铁腕手段,又有仁心妙术活民安邦,实乃解此危局的不二之选啊!”
他看向褚休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与急切,“此策,本王即刻修本并八百里加急上奏给父王,并请旨南下主持赈灾!”
五皇子奏本送入皇宫时,皇帝正在为了灾情失控,太子进展缓慢而龙颜大怒。
当他看到五子条理清晰,魄力十足的赈灾方略时,他当即准奏,命五皇子刘鹜即刻南下,接手赈灾事宜。
消息一出太子那边的人愤怒交加,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不计前嫌,准奏五皇子南下。这相当于直接打了太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五皇子刘鹜带着被临时任命为“赈灾策议郎”的褚休,日夜兼程,赶赴灾区。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是灾民的夹道欢迎,而是太子党的反击。
静玉轩内来自灾区的密报,再次被哑叔呈上。
“太子殿下虽表面移交事宜,却以‘恐生民变’为由,多次阻挠五殿下捉拿潘魏两人,两人的府邸内外已被太子的亲兵保护起来,外人不得进入。吏部尚书周付缙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