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照组文里发家致富》
“村里人都在传你挣了大钱,传的那叫一个神乎。今日一早,又听薛大娘说你们要搬进城里住了,我实在好奇,这才多问了一嘴。”
李妍闻声笑道:“之前还都传我命里带煞,谁靠近我谁倒霉呢。如今我同嫂子好,嫂子可倒霉了?”
不但没倒霉,还跟着挣了些钱。
“那些都是碎嘴子,你别往心里去。”何氏赶紧安慰她,“但现在村里风向又不一样了,现在都说你是有福之女,说薛家娶了你进门,是薛家福气。”
李妍则说:“哪有什么福气啊,若真有福气,就不会自小被爹和后娘所不容了。我是我奶一手带大的,我奶教会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我知道,只要待人真诚,那别人也会待你真诚。凡事儿,得付出真心,才能换得真心。”
“有些人不值得,但如嫂子这般心地善良的还是多数,是值得的。”
李家的事儿,何氏自然有所耳闻。
听说那日,那李家老爷同后娘都找到她摊位上去寻麻烦了。
哪有那样当爹的。
“你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何氏也不知怎么安慰,只能用最直白的方式。
进了村子,李妍直接去程家还牛车。
何氏同李妍不是一个方向,且天又晚了,她得赶紧回去忙家里两个小子,于是就先走了。
等李妍还完车,天又暗沉了许多。
最热、日照最长的时间段已经过去,现在是一天比一天日照短。等再过些日子,就得渐渐进入到秋季了。
晚风沁凉的,李妍慢慢走着。当快到家门口时,黑暗中瞧见一个身影正鬼鬼祟祟往薛家院子里探。
李妍下意识就大喊了一声:“是谁?”
那人似是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现般,立刻撒腿就跑。
因为天太黑,又不知来人是谁,李妍没敢追上去。
而李妍的这一声喊,自然把屋里的祖孙三人给惊动了。
旭哥儿反应最灵活,听到婶娘声音后立刻撒腿就往门外冲来。
薛大娘年纪大了,反应慢些。但待反应过来后,也赶紧跑院子外面来。
李妍还驻足在原地,只望着贼人逃走的方向略有失神。等到薛家祖孙都迎出来后,她这才收回目光,笑着安慰说没事儿。
进了屋后,薛大娘赶紧把给儿媳妇留的饭菜端来。
这些日子李妍忙着做肉、做饮子,家中一日三餐自然都是薛大娘在做。薛大娘厨艺虽然不如李妍,但天天有肉,大家也都吃得很是开心。
吃完晚饭后李妍就洗洗身子躺床上去了,但却没像之前一样躺到就睡,而是一直在想刚刚门口有人偷偷看薛家的事儿。
若非做贼心虚,听到她声音跑什么?
李妍忽然想到了前阵子薛家失窃一事,就想着,会不会今天鬼鬼祟祟偷窥薛家的人,就是之前偷走薛二郎丧葬费的人?
当时薛家丢了银子,都传是原身带来的霉运。可银子丢了,肯定是被人偷走,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没了的吧?
这段时间,因为一直忙着做菜和做饮子,也就没往深处去想这银子失窃的事儿。现在,李妍倒是觉得该好好查一查这事儿了。
当时丢了有八、九两银子,若能把银子找回来,进城谋生之事就会顺利很多。
这般想着,李妍慢慢进入到了梦乡。等第二日中午,从山上采了桑葚果子回来后,李妍寻了个时间同薛大娘说起了银子失窃一事。
那八、九两银子里,六两是儿子的丧葬费,另外的二两多,是她这么多年来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这些银子不见了,比剜她身上一块肉还要疼。
如今儿媳妇说有找回来的希望,只是需要配合着演一场戏,薛大娘当然十分愿意。
“娘,您就照我说的去做……”说着,李妍凑过去,附在薛大娘耳边低语起来。
薛大娘认真听着,神色严肃。每听一句,她都郑重的点下头。儿媳妇对她说的每一个字,她都牢牢记在了心中。
说完这些后,李妍如往常一样继续去做饮子。等饮子做完,见时间还早,李妍便按着昨晚何氏跟她说的,去找了许多黏土回来。
陶制冰鉴是双层的陶罐,一大一小两个陶罐之间,可以加热(或凉水、冰块等),以来达到保温(或制冷)的不同效果。
李妍之前只知道原理,这是第一次动手实操。没有经验,自然第一次尝试失败。
可一个时辰摸索下来,李妍自然是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来的。
等到第二日这个时间再挑了黏土回来制作时,做出来的效果自然比前一天进步不少。
只是这陶罐本来就难做,何况还得要做双层的,还得大小合适的,无疑是更增加了难度。
李妍也不急着求成,只慢慢的一点点研究、改善。
这两日,薛大娘按着李妍说的,开始有意无意的在村里提起李妍要带他们一家老小进城一事。
然后当乡邻们问起李妍如今能挣多少银子时,薛大娘又装着家中有事的样子,立刻避而不言。
只这样一两回下来,村里便到处传起李妍跟元宝楼合作挣了大钱的消息。
有的甚至传得很邪乎,直接说李妍现在一天能挣一两银子。
这日,李妍又让薛大娘散出消息去,说他们一家要去华亭县看宅子去。白日忙,只能晚上天黑前出发去,但这样一来,当夜肯定就回不来了。
做好这一切准备后,李妍同薛大娘便把两个孩子带着一起赶车往镇上去。
给元宝楼送了肉,又卖了饮子后,婆媳二人更是把戏做足了,只赶着牛车往华亭县方向去。
而一直都在暗中盯梢这婆媳二人的人,见状露出笑来,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