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夏:文德皇后》
长孙青璟嘱咐阿彩带上自己多个书箧,常用衣服首饰与香料,准备启程去终南山翠微别业。
当她和李世民搀扶着窦夫人跨出寝室时,三人忽然觉得天空明净如拭,而窦氏的心胸也如拭般松爽,数月间淤积的浊气一吐而尽。
两辆马车并列于国公府正门前。李建成夫妇,李琼曦、李陇月、李元吉诸子女皆来送行。
李智云有些慌乱地拜别万宣道,便径直回到兄姊中间,不敢再目送这位亲舅的马车远去。
一家之主李渊姗姗来迟,好像刻意回避着万宣道,也许还在思索着如何挽留妻子。
长孙青璟意识到,窦夫人和李世民这对母子赌赢了。
但是窦夫人似乎对这种赌局兴意阑珊,她赢得凄惨,并无快慰之意,只是望着南方山峦的苍翠。
“夫人,我已经照你说的,委托宇文士及将那几匹上好的突厥马与几头鹞鹰进献主上……”他们没有直接谈论万娘子、万宣道,好像这二人在他们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
但是唐国公确实用最为倚重妻子的方式来重申窦氏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李世民面有喜色,他终究是窦氏与李渊共同的血脉。他身上属于母亲的那一部分指责着父亲的薄情,而属于父亲的那一部分却因为一些轻易的示好而快速地原谅了父亲。
窦夫人只是点头,却没有回头看丈夫一眼。李渊尴尬地摘下自己的裘皮手衣,为妻子戴上。
“我把孔雀屏风留给国公了。今早我突然想起那是当年国公向我父亲讨要的。一件旧物什而已,任由国公处置。”窦夫人冷冷地说。
“洛阳那边一有我右迁的好消息,我就告诉你。”李渊望着妻子苍白的脸,握紧她的手道,“我会尽早来翠微别业陪伴你——你、我、毘提诃,加上青璟,一切都像过去游宦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你记得加餐饭、寒添衣,勿思虑。”
他没有强作挽留,因为妻子所下的决定无不一一兑现,多劝无益,索性遂她心愿。
窦夫人罕见的没有回应这份期待与柔情,抽回手:“叔德,我走了。”
马车疾驰在朱雀大街上,把车中人三十年的柔情、理想、愁怨连同漫卷的尘土全部抛在了身后。
车内剧烈的咳嗽声时不时引来李世民勒马探身询问母亲是否需要歇息,车夫也每每因不忍而按辔徐徐而行,拖拉了许久才驶出明德门。
在城郊的大道上,窦夫人有一瞬间恢复了精神的清朗。
“青璟,你看过《踏谣娘》吗?”
“看过。”
“你喜欢看吗?”
面对精明的窦夫人,长孙青璟犹豫片刻,她决定坦诚以待,没有必要用拙劣的谎言掩饰自己敢爱敢恨的性格。
“不喜欢。”贤德的定义并非以顺为正,她暗想。她准备接受婆婆的裁决,也希望婆婆接受自己的爱憎。
“啊——那我就更喜爱你了。”窦夫人如有所指,却不明言,“青璟,你记住,若是毘提诃将来某一天变成苏郎中的样子,你切不可学他妻子那般自怨自艾。”
——这是母亲与女儿才会诉说的秘密。
“我好像听到阿娘在青璟面前偷偷说儿子坏话?”一张清俊的笑脸探进帘帷中,“观音婢,不要听阿娘胡说,她总喜欢没来由地揭我的短。”
窦氏抓起裘皮手衣,拍打儿子的脸:“赶你的路,不准偷听我们娘俩聊天!”
大家一同开怀大笑起来。
长孙青璟突然想到,如果苏郎中的妻子狠狠甩苏郎中一巴掌然后飘然离去,再不回顾,这个故事将会多么大快人心。
一行人走走停停,向午之时便距翠微别业不远。十几个家生与婢女早已恭候于道路两侧。
长孙青璟搀扶窦夫人走下马车。家生早已准备好空置腰舆,于是婆媳又换乘腰舆。
两位女眷与李世民指点着目之所及的几处胜景,谈笑之间便进入翠微别业。
待得所有随身行李器用摆放得当,窦氏也不愿歇着,趁着晌午和暖之时在中庭中散步。
她因终于经受不住风寒,便躲入屋中。
婢女早就将凤栖梧桐的屏风置于榻前。窦夫人仔细端详一番,面露喜色,直夸新屏风比老旧之物能更御寒挡风。
婢女将烘瓶烧暖,移近卧榻。又将两个手炉分别奉上。
窦夫人打发李世民去附近寺观祈福。不过安睡了两三刻的工夫,她便在咳喘中醒来。她喝了几口丁香饮,斜倚在榻上口述大意,令长孙青璟为自己代写数封信札——有给窦氏诸兄弟的,有给表妹宇文氏的,有给柴氏、段氏、王氏诸位亲友的。
长孙青璟根据窦夫人言谈中呈现的亲疏构思着不同的措辞,勉强跟得上一个身患重疾之人的想法。
写完信,长孙青璟又依言写下各种西域珍玩采购名册,传讯令婢女家生旋即去城内两市采集,之后与书信一同寄送亲友处。
婆媳二人忙乱半日,窦夫人神思恍惚倦怠,又有些心疼长孙青璟从清晨庙见到薄暮代笔未曾休歇,心中有些歉疚。
她仔仔细细看完儿媳代笔写给陈国公的家信,斟酌半天道:“削去前几句客套话,再告诉舅父:若舅父侍奉陛下左右,多言唐国公得突厥马之不易,在西京如何思念陛下,毗提诃在东都时如何感念侍奉陛下的荣耀。若有奸人构陷,望舅父竭力申辩,勿令天子生疑。将你父亲的处境写得艰难一些,令舅父动容。”
“好,我这就改。写完再给母亲过目,之后马上誊抄。”长孙青璟熬不住疲倦,打了个哈欠。
“先不急改。明日给我过目,连同我为陈国夫人订做的波斯项链一同送达即可。”窦夫人有些歉疚地说道,“我性子急,眼里容不下沙子。除了毘提诃一人——三娘已出嫁算半个——阿璀也勉强算半个,大概全家没有他人办事令我心安。幸而你我意气相投,你跟得上我风风火火处世之道,我又多了一个帮手。”
长孙青璟微笑着喝了一口丁香饮,以为今日信札往来到此为止,揉捏着酸胀的手腕,小口咀嚼着婢女端上的水晶酥。
“——青璟,你扶我起来,替我拿一张蜡笺。”
长孙青璟闻言,立刻将沾了油酥的手擦拭干净,在案上抽取一张白纸。
“不要白蜡笺。”窦夫人指着案上这一沓纸的最底端,“用最庄重的硬黄纸写。你把放置笔砚的小案移近我一些,扶着我,为我端稳黄蜡笺,我要亲自给你母亲写信……”
“阿娘,不必如此郑重——我母亲知晓您如此操劳会过意不去的。我在此过得很好,可以自己写信给母亲。”长孙青璟吃惊道,“这种小事不该劳动阿娘。再者,依旧你说我写也未尝不可。”
窦夫人已经提起毫管,另一只纤弱冰凉的手掌轻抚长孙青璟蜜桃般饱满的脸颊,摇头道:“礼节不可偏废,我应当亲自谢谢你母亲,将荆玉随珠一样宝贝的女儿交托给我们李家。”
窦夫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中掏出来一般坦诚,令长孙青璟突然想伏在榻边大哭一场,可是残存的理智约束住了她,协助窦夫人完成一封如千金般贵重的书信。
………………
李世民从南山几处宫观、寺庙回到翠微别业时,已是更定。先拜见母亲,母亲已安歇。
婢女转达窦夫人的意思,要郎君先去照看长孙娘子。
阿彩跑来告诉李世民,长孙娘子就把自己安顿在窦夫人寝室边的小阁中。
他随阿彩来到妻子安排的临时住处,只见一地墨迹未干的王字书写的信札,与新近采购的珍奇一一对应摆放。
长孙青璟正趴在书案上假寐,手中还握着毫锥。屋内突如其来的响动令她惊觉起身。
“毗提诃,你回来啦!你有没有替母亲占卜?”长孙青璟在一堆白蜡纸中抬起头,襦袄滑落,花钗委地,只有笔杆还紧握在手中。
“大吉。”他不相信龟卜,但是这次他选择相信。
“你那么孝顺,上天不忍心把你和母亲分开的。”她努力挤出一些安慰人心的话,只觉得舌头发麻。
“你真是善解人意。我听说你代母亲写了一天信。”他的微笑似乎治愈了她一天的疲惫。
“不值一提,母亲病苦,我无能为力,也只能做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她的愁绪涌上心头,竟然不受控制地呜咽起来。
李世民一时愣怔在那里,不知道该劝劝她,还是找块巾子,或者干脆将她揽在怀里。
他只觉得她一感伤,似乎自己也会禁不住落泪。
他瞥到了书案上的酒壶,便问道:“青璟,你怎么喝酒了?”
“这是玉薤酒,母亲赏我的。”长孙青璟含混不清地说道,“我们一起写了很多信,嘱咐奴婢们购置了一堆礼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