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养》
姜姒发现谢云朔的三妹妹专心致志地盯着她看。
这个小姑娘,生得像谢将军,有几分英气。
一对干净利落剑眉,一双英气明澈丹凤眼,不过因为鼻唇随了夏容漪,整张面庞偏向柔和后,英气作为点缀添花,恰到好处。
见谢清菡对自己好奇打量的目光是松范温和的,姜姒冲她笑了笑。
她推测谢云朔与谢清菡这一对兄妹,不像别家“兄友弟恭”,几个孩子之间友爱谦让,不然的话,谢清菡会像谢云陵这样冷眼旁观,对她并不好奇。
甚至觉得她是多余的,是祸害谢云朔的存在。
三妹谢清菡喜欢她,就说明和自己亲长兄关系一般。
她想在将军府立足,谢云朔这条路是没指望了,但是可以从谢云朔的爹娘及兄弟姐妹着手,获取她们的信任和喜爱,也能成为这大房的一份子。
不论谢云朔喜不喜欢她,总归她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迎回来的正妻,又有家人对她满意,谢云朔翻不出天去。
翻不出她姜姒的手掌心。
打定主意,在用完早膳之后,一家人以茶水漱口,待膳食撤下去后,又略坐了坐。
姜姒看着谢清菡微微笑,主动问她:“三妹妹如今多大了,正在读什么书?”
姜姒与谢清菡说话,其他人朝她们看过来,温和注视。
姑嫂关系好,夏容漪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满意。
虽说新妇嫁进门后便是一家人,可真能做成一家人的可不多。
关系处得好不好,不仅看人与人的性子投不投缘,更看作为外人嫁进来的女子舍不舍得下生人的脸面,与新妇的矜持。
姜姒自愿与家人说话,是好性子。
谢清菡仰起头,自己回话:“大嫂嫂,我已过十岁的生辰了,跟着读温太傅温府的族学,正读《孔子家语》。不过,我不喜读书。”
谢清菡的祖父与父兄都是武将,受家人影响,她自幼也是个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女孩儿,爱爬山骑马玩球,喜在户外奔走。
她不仅答了话,还多余说了句知心话,说自己不爱读书,这便是一个极好的话头。
姜姒从这句话迅速辨认出谢清菡对她的确有几分初见的好感,否则她只需答前面两句话就成了,不会说这句推心置腹的话。
谢清菡这句坦然的话,致使夏容漪的脸色都有些微妙的变化,眉头微微上抬,显然不赞同她这么说。
姜姒坦然接话,像是闲聊一般随意。
“也并非人人都是读书的人才,读书是为了明事理、辨是非,能懂得世事即可。男儿学武,可保家卫国。女儿家若能上阵杀敌,也有巾帼不让须眉。三妹妹骨骼清奇,没准还是穆帅木兰之辈的女英雄。退一步说,即使上不了战场,学武亦能保护自己,强身健体也很不错了。”
谢清菡听多了教条规训,听长嫂说这话,一双眼睛都亮了。
“嫂嫂说的是,我便是这么想的。为何父亲和兄长可以上阵杀敌,可以保家卫国抵御外敌,我就不行了?”
长房这一家人坐在一起,表情各异。
谢将军低头喝茶。
对他而言,虽不赞同女儿有此超脱世俗的想法,不过他也欣慰,虎父无犬女。
谢家满门都是忠勇豪义之人。
夏容漪作为母亲,深知女子不易,更希望女儿能像自己这样,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学掌家看账本,打理好内宅,将来相夫教子,做个名扬京城的高门主母。
因此,她听姜姒应和谢清菡的话,心里生了不满。
但因为想好了要拉拢这个儿媳,并未表现出来,也没开口否定她。
她只是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姜姒。
素闻姜姒之名,没听人夸她才情,说明这是个不善诗书的。
她方才说出这种话,未必只是为了迎合谢清菡,是因为她自己也这么想。
嘴上话说得好听,实际上不过是不乐意读书弄墨的借口。
当今这太平盛世,哪里像穆桂英那时的年代,需要一个女子挂帅出征,都是无稽之谈。
夏容漪越想越不满,索性也端起茶杯,低头品茶,藏匿脸色。
姑嫂两个沿着这话题,谈起不读书女子还能做什么。
她们读书,也无非读些千字文弟子规,《女则》《女诫》之类,读些无病呻吟的诗,学不了治国工商,学不了史事兵法。
要真能读些有用的,与男子一样治国平天下,不拘泥于这四方天空,倒也可以读。
谢云朔默默听着,意外姜姒竟然能和他三妹妹聊得来。
谢清菡不像别的姑娘,才几岁时就要跟着他一起去草场跑马,母亲怕她危险不让她去,他只能拒绝她。次数多了,谢清菡耿耿于怀,和他这个兄长并不亲近。
总觉得他能做的事,却不让她做,很不公平。
是以,在家时除了称呼几句,她一向不与他多说话。
可谢清菡今日却与刚一见面的姜姒侃侃而谈,谢云朔有些意外。
更意外的是,姜姒讲起女子刚强的道理,也说得头头是道,坦坦荡荡。
看得出,她也不是那等适合三从四德,一颗心挂在夫君子女身上的人。
她说的这些话,面上笑意盈盈,眼睛明亮粲然。
莫名的,谢云朔忽然意识到,其实他对女子的了解知之甚少。
他曾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妻子,只是因为有姜姒这样的存在,她与他作对,害他屡屡碰壁,因此他所求贤良淑德。
可其实像姜姒这样的女子不多,温柔和顺知书达理的女子才是绝大多数。
只是他与那样的人从无往来,他与其他女子的交际,还不及与姜姒交际牵绊的一半。
不提柳蔚宁那些有亲缘关系的女子,其实以谢云朔的身份地位,不乏有女子接近相识,只是他都没什么印象。
也没将那些点头之交、几句问候当作一回事。
所以他并不知道,若不娶姜姒,他所希望的正妻人选在京中比比皆是。
可他能不能与其说得上两句话,能不能如诗文中所说那般琴瑟和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谢云朔又看向谢清菡。
他清楚,若好好培养,谢清菡必定是个女中豪杰。
她五岁时第一次摸弓,就能拉开一斗的小弓,第一支箭都擦到了五步外的草靶边缘,比二弟要强不少。
只可惜生了个女儿身。
他们的母亲要教导她读书写字、刺绣弹琴,做兄长的插不上手,只能配合母亲不带她出去撒野,做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谢清菡是懂事的孩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