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叫招娣》
话是这么说没错。
毕竟当下的实力,就是说话的底气。
见识过沈梦砚刚才的速度,叶欣还是多少认同了这份底气。
“你能自己练成这样,也算是不容易。但,过去不代表未来。而且你还有发育关。对于未来四年的训练规划,我还是更信任我们国家团队。”
“我也信任国家团队。”
沈梦砚非常给对方面子。
但诉求始终不变。
“但我确实还有学业要完成。除了好好锻炼,我也想好好学习。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平衡这两者。”
叶欣不说话了。
如果是别人跟她说这些,她可以当场反驳:正常人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不错了,还想文武兼修不成?
但面对的是沈梦砚,她就说不出口了。
因为很明显,沈梦砚不属于正常人行列。
她是真的天才,是从小就被全国人民盖章的神童,肉眼可见未来在学术界必有一席之地。
但,这些年,她分明不只是专心扑在学习上,还三天两头往报刊杂志投稿。从小时候的童稚小作文,到稍大些的童话,再到后来的随笔杂文……全国人民都知道,她绝对是能把两件事做到极致的人。未来文坛,必定有她一席之地。
如今,她又开发了新技能:奔跑。
而她刚刚的奔跑速度,也足以证明:她能把第三件事也做到极致。
且确切做成了。
眼见叶欣心动,沈梦砚赶紧继续劝说:“教练,这样吧,我每年来你们这考核一下速度,如果您不满意,半年考核一次也行。到时候您再看看,我速度有没有提升?”
叶欣的眼睛亮了:“你速度真的还能再提升?”
“当然!”
沈梦砚答得斩钉截铁。
“速度就是用来提升的。”
“好!”
叶欣终于也斩钉截铁答应。
“只要你能保证速度有提升,我可以允许你加入国家队但自主锻炼,只需要每年来核实一次速度即可。如果状态一直很好,就一直这样。”
“成交!”
沈梦砚仗着少女外表,愉快地跟叶欣教练拉钩盖章。
“……”
这童真的一幕,让叶欣陡然被萌了一下。
随即也绽放笑意。
“成交。”
自此,沈梦砚正式成为了国家队运动员。
只待四年后为国出征。
而这些,对她的日常生活倒是没什么影响。
依然是该读书读书,该写文写文,该吃饭吃饭,该运动运动。
只是在以前日常运动的基础上,更增加了些运动量。
也不是无止境增加,而是到自己的舒适程度为止。
反正,这一世,一切都要以自己的健康为上。
更何况,她的跑步速度也不是靠运动练出来的,完全是靠爱心值堆出来的。
所以,作为有系统的宿主本主,还是要努力赚取爱心值为上。
所谓锻炼,只是让自己更能敞开吃喝,也让自己更舒适,以及让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总之,虽然加了日常锻炼内容,该写文还是得写。
不为扬名立万,只为能以文动人,收获真心实意的爱心值。
《雪娃娃》系列第一部已经在《小说文艺》上连载,意料之中,获得一致好评。
读者的来信如雪片一般飞到编辑部。
编辑部主编舒庆华亲自带着这些信来找沈梦砚。
“小砚啊,你现在很受读者欢迎啊。”
舒庆华笑得一派喜庆。
“读者们可都写了信来催稿呢。一个两个都说看不够,就盼着下一部赶紧上呢!”
既然来了,肯定不只是转交个读者来信那么简单。
而是想趁机敲定下一部的系列连载。
沈梦砚微微一笑:“好说好说。吃完饭再说。”
“吃饭?”
主编舒庆华同样一愣,如同当初的张安。
诚然,他专门过来送信+约稿,对方略尽地主之谊是应该的。但对方的未成年少女身份,一下子让这事又显得不那么合理。
“我爷爷和我爸爸会作陪。”
沈梦砚仍旧补充。打消对方的疑虑。
果然,舒庆华闻言,终于放了心:“非常荣幸非常荣幸,听说沈老爷子也是教育界名宿,才能培养出令尊那样的教育家,然后令尊又培养了你。一门三代英杰,我还真想见见呢!”
不得不说,人文化刊物的主编,谈吐就是不一样。
沈梦砚只能笑着还礼:“过奖过奖。他们也是仰慕舒主编已久,早就盼着能一见呢。”
一番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的商业互吹,愉快地在两人间来回拉扯。
而那顿接风宴,也如期举行。
“咦?”
走进饭店,舒庆华就被大大的客厅大相框所吸引。
相框里,正是沈梦砚和张安的大合照。
而旁边,还有张安和沈文远、沈慕舟、沈梦砚一家的大合照,依然被精心装裱,只是相框要小些。
这下舒庆华吃惊不下:“张安大导演也来过这里?”
“那可不,常来。”
沈梦砚笑眯眯。
“谁让这是我们县最出名的饭店呢!”
当然最出名。
因为县城最出名的两位名人,一位是这家饭店老板娘的丈夫,一位是这家饭店老板娘的女儿。
而沈梦砚本人,就是这家老板娘的女儿。
是的,这家饭店正是冯招娣所开。
之前按照沈梦砚的指点,她买下铺面,将早点铺一扩为二,再另开了一家饭店。
这家,就是她另开的饭店。
如今,这家店无论从名气到口碑,都已经初具规模。
赚了些钱后,在沈梦砚的建议下,冯招娣也不抠搜,直接把收益全砸进去搞装修。如今,这饭店已确确实实成了县城首屈一指的高端去处。
在此处招待舒庆华,也确实说得过去。
甚至,在饭前,舒庆华还特地被请去了茶水雅间。
上好的茶叶,古朴的屏风,让这间茶水包厢有着别样的雅致。
“舒主编,这会离饭点还有些时间,我们就先聊聊杂志和连载的事吧。”
茶气氤氲,茶香四溢。
连带着,沈梦砚的话都显得格外优雅。
舒庆华也自然而然应了景,连声音都和缓欢愉了许多:“好说好说。我们这《小说文艺》啊,是一本……”
两相聊得不亦乐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